不忘初心,落实立德树人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又内涵丰富的讲话精神,我主要基于在张进老师带领的“文艺学导学团队”中的科研成长体验,谈一谈自身的感受。
我是2012年进入文艺所开始硕士阶段的学习,于2015年考取了张老师的博士,一直到入职工作,近12年的时间,在学习中受教良多。在我的记忆与感受里,张老师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对“学术为天下公器”治学理念的强调。他时常教导大家要破除门户之见,不过分局限于自己属于“何门何派”,应该以研究所与学院的所有老师为师,善于敞开自身,打开思想,从各个维度汲取知识,培养学术能力与判断力,锤炼个人的学术品格。张老师对文艺所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是“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老师十分强调大家在学习中应该树立学术共同体意识。张老师也正是围绕着这一治学理念指导学生,帮助文艺所的青年教师成长的。
张进老师为本科生授课
课题引领,构建学研共同体
自2017年张老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其滚动资助项目以来,借助这一平台,张老师注重以课题引领,构建学研共同体。他带领文艺所的教师与学生打造“文艺学导学团队”,致力于围绕“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议题,建构丝路审美共同体以辅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工程,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十余次,每次会议特设青年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学术工作坊,为所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与青年教师提供了学术展示、交流与提升的平台。在目前共计6期的“丝路审美文化高级研修班”与4次的兰州大学“暑期国际课程与实践周”特色品牌性学术活动中,文艺所学生的学术能力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怀着强烈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张老师尤为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他常常与大家平等地讨论自己最新的思考成果,为我们后辈指点迷津,成为了大家学术上的领路人。在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张老师时常分享国内外罕见的一手资料,将他的国内外学术资源向大家敞开,帮助大家指导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本子,毫无保留地详细阐述项目可行的基本构思、结构框架、核心观念与参考文献,有很多想法都是老师刚思考成熟但尚未发表的观点,都会敞开地向我们言说,在这种“老带新”“传帮带”互助体系中,帮助我们完成了自身学术的转型与提升,文艺所内所有老师都收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张进老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明德慧,潜心问道执教
在学术研究中,张老师特别强调要做具有现实性的学问,他时刻提醒我们要注重理论思辨与现实关怀的有机结合,强调学术研究应当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做面向现实的真学问。他时常提到自己在山东大学求学期间的导师曾繁仁老师是如何强调与践行“做学问,要从国家需要出发”。曾老师的研究在国内生态美学领域是引领性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老师赴河南开展项目合作,一行人乘着面包车跨越黄河大桥,穿越鲁中、鲁西南、河南兰考,直达开封的时候,在沿途看到一座座化工厂冒着柱柱黑色浓烟,造纸厂污水横流,渗入到十几公里外,一方方良田沃土被污染,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气味,那时候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起步的初期阶段。曾老师当时在心中作出的论断是“为了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生态系统受损问题多、历史欠账多”。正是基于这次走一程、痛一程的体验,曾老师回到山东大学开始琢磨如何发挥绵薄之力,结合自身所学,改善当下生态问题。在曾老师的学术思考中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其理论底色的,即便是“后现代”的环境美学,仍然保留环境围绕人这样的“人类中心论”色彩,这种审美态度是具有较大局限性的,不应当让环境围绕着人。这就是曾老师转向生态美学研究道路厚重的现实性考量。
传承于这一学术思想,张老师在指导我们学生做学术研究时亦是特别强调要做基于现实性问题的大学问。我自己于2022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论题“丝路视觉艺术会通与审美共同体研究”中便是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指向的思考而确定下来的,试图将长期学术训练中的西学理论积累对接到本土化的具体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上,面向国家需要转化理论,努力做到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相结合,而这更多源于张老师的教育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科研中,张老师特别强调“知困知不足中的教学相长”。他身体力行,教导我们保持勤奋、谦逊、努力求知的科研状态。张老师的勤奋程度往往是令我们望尘莫及的,记得2018年11月跟随张老师及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赴比利时参加国际学术工作坊的时候,在飞机上老师还不辞劳苦地为我指导博士毕业论文,在行程中不断打磨与推进我的论题的思考;参会过程中,紧张的会议发言,加上我们大家都在倒时差,比较疲惫,回到酒店后几乎是倒头就睡的状态,张老师却以此为契机整理了大量外文资料,老师的勤奋与求知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
张老师是国内较早关注“新历史主义诗学”“翻译文论”“活态文化”“物性诗学”“物性美学”等理论的学者,近年来基于现实命题考量,将相关理论积累转化到丝路审美文化研究领域,在文艺学领域,老师始终保持着对前沿理论的深耕状态,以一个研究领域为基点,但又不固守于一个领域,时刻敞开自身,保持开放性与可能性,学会不断转化与延展问题,最终成长为“大学者”,这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青年学者学习的。
张进老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
实践育人,满庭芝兰玉树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张老师特别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与自由。老师的指导既宏观高远,又切实可行,不只停留在方法、要求层面,更多注重学生长远的治学成长,彰显“术”“道”合一。读博期间由于学识积累不到位,学养积淀还不够系统,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思考理路,会时时处于困惑与焦虑的状态,也正是这种对理论问题摸索不透的“痛点”状态,推动着我不断地往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是提灯引路的仁慈长者。直到入职工作之后,特别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指导风格对于青年学者通往“更高阶”的学术之路是既深远又有效的。他不会为我们的学术发展与成长之路设限,严格高要求中又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尊重每位青年人基于自身状态而要通往的未来道路。
在教学中,张老师时刻提醒我们青年学者需要注重将研究议题转化与应用于教学实践。他自己也是亲身去践行这一点,构建了“六提挈六协同”的教学体系,革新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贯通式导学,落实学校与学院强调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提倡问题式研习,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紧密结合;看重前沿性引领,强调理论与生活、历史与当下的充分结合;提出研究性探索,注重从实践出发理解理论再从对理论的新知出发指导实践;围绕着理论性操演,积极开采中外文艺美学思想资源,将理论批评化和批评实践化有机结合起来;倡导美育性化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此外,他还注重文学思政协同、“说”“做”协同、课题研学协同、线上线下协同、课堂内外协同和科际交叉协同。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张老师致力于打造一支“本硕博”贯通的“文艺学导学团队”,将专业教学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注重提升团队的国际合作能力,始终保持开放性格局,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和安特卫普大学建立了教育教学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集聚国内外平台、资源与成果,致力于帮助我们成长为教学骨干。
作为师者,张老师躬身践行何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无论是作为寒门出身的学生还是同事,张老师都会提供给我不断向上的力量,是值得我终身学习的好榜样。
(作者系兰州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姚富瑞)
文章来源 | “师道如兰”微信公众号
执行编辑 | 王天奇
责任编辑 | 王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