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十周学习清单
本周知识梳理
亲爱的小朋友们,经过本周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回顾梳理本周的知识吧。
1. 6的乘法口诀:掌握6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2.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1)求两部分的和时候,用加法计算;
(2)求几个几的时候选择用乘法解决更合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周学习清单
本周知识梳理
本周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并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因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积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周学习清单
本周知识梳理
本周我们学会了画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这一周的学习,老师相信你对直线的位置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希望你能用数学创作出更多生活中的美。
知识链接:
1. 如何画出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
方法一:用两把三角尺来画
方法二:用量角器画
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 画长方形的方法:
第一步:画出长方形的一条边。
第二步:以这条边的两个端点为垂足,向同一方向画两条长度相等且与这条边垂直的线段作为它的邻边。
第三步:把这两条边的另外两个端点联结起来,画出长方形。
例: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周学习清单
本周知识梳理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10周里,我们主要一起学习了第四单元《可能性》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的用字母表示数。你们学得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一下吧!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我们称为“一定"事件;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我们称为“不可能”事件;事件是否会发生不能确定,我们称为“可能”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个体数量的多少,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3.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运算定律、公式和数量关系等。在这里字母可以是任意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4.用字母表示数时,乘号一般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字母与数相乘时,一般数字写在前面,字母与1相乘时省略“×1”。
5.只有字母与数字相乘是可以省略“×”,加、减、除等运算符号都不能省略。
6.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例如: a×b=b×a(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或ab = ba。
7.用字母表示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
例如:若a为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写成S=a²
正方形的周长可以写成C=4a。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周学习清单
本周知识梳理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 比的各部分名称: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 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4.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 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两个整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6. 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7.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新|课 |标|第 |一| 网
除法 | 被除数 | 除号(÷) | 除数(不能为0) | 商不变性质 | 除法是一种运算 |
分数 | 分子 | 分数线(—) | 分母(不能为0)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数是一个数 |
比 | 前项 | 比号(∶) | 后项(不能为0) | 比的基本性质 |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