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庄的
江苏/居晓年
这里,一河之隔便是扬州高邮,两地相望,共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季家庄,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不仅承载着过往的烽火连天,更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与淳朴乡民。
回望往昔,季家庄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硝烟曾无数次在这片土地上空弥漫。其中,“三郎庙战斗”尤为惨烈,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远的痛与骄傲。
那时,季家庄的碉堡如同两座冰冷的巨兽,被侵略者牢牢控制,而地方武装则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园的长城,每一滴汗水、每一声呐喊,都是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
正是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为兴化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季家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在这片热土上,还孕育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儿女。朱彪、周广艮、季春雨、李永康……这些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季家庄的天空。
他们或投身军旅,成为保家卫国的将领;或步入政坛,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他们的家国情怀,如同季家庄的河水一般,源远流长,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季家庄的村民们,世代以农耕为生,他们憨厚老实、善良淳朴、勤劳能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他们用汗水浇灌着播种的希望,用双手编织着生活的梦想。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雨雷电,他们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种农耕精神,不仅是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时代的变迁,季家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年轻人选择走出乡村,到城市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或成为公务员,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或成为能工巧匠,用精湛的手艺赢得社会的认可;或成为商人,在商海中搏击风浪,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然而,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牵挂始终未曾改变。
如今的季家庄,已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在父老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整洁的街道、优雅的环境、错落有致的房屋……每一处都透露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特别是每当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村庄更是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这时,村庄的大街小巷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镇。
在季家庄的众多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新兴的企业和产业园。
比如朱文友老板创立的“上海忍重建筑有限公司”和“江苏万丰高效农业有限公司”,它们不仅为季家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是朱文友个人奋斗的结果,更是季家庄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
对于每一个离开季家庄的人来说,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牵挂始终如影随形。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月光洒满窗台,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那片遥远的故土。那里有我儿时的欢声笑语、有我成长的足迹、有我永远的牵挂。
因为在我心中,故乡永远是最美的风景、是最深的牵挂、是我永远的根。
记得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回到季家庄,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热情地邀请我到家中喝酒叙旧。
那晚的月光格外明亮,我们围坐在院子中的酒桌旁,一杯接一杯地畅饮着家乡的美酒。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但那份与老同学欢聚的愉快心情却让我忘却了饥饿与疲惫。
最终,我们俩都醉倒在了桌上,但那份纯真的同学情、浓浓的乡情却永远留在了心间。
岁月悠悠,季家庄的故事仍在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新的篇章,用真挚的情感维系着彼此之间的纽带。
无论未来如何变迁,季家庄都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最深的牵挂。
文/居晓年 江苏兴化人,泰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曾发布于《人民武警报》《中国民兵》《江南时报》《现代快报》《台湾好报》《泰州日报》《扬州晚报》《泰州晚报》《兴化日报》《盐都日报》《泰兴日报》《高邮日报》《东方文学》《聪明山文艺》《一线》《文化时代》等报刊和网络平台。
“本书题材真实独特,故事新颖感人,写作手法独辟蹊径,是青少年励志教育和爱心教育鲜活生动的好教材。”——全国政协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三十九度人》作者:《人民作家》总编。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栏目主编:王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