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通缩阴影挥之不去,政策需加码,思维要升级

财富   2024-11-26 20:10   中国  





【中制导读】

2024这一年,民间普遍感叹“时代变了,钱难挣了!”

产能过剩、消费低迷、物价内卷、利润下滑、资产收缩……不少企业和个人压力倍增,信心不足,甚至忧心忡忡,利率一再降低也不敢扩张。

展望明年的中国经济,首先主要矛盾和运行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掂量的是既有政策是否足够、将会产生多大效力以及市场将会做出何种反应,还有就是新的变量和增量将以何种节奏发挥出或好或坏的作用。





本以为拐点已出现,至今来看其实并没有。

至少,还很模糊,主因是基层经济过于骨感。

2024这一年,民间普遍感叹“时代变了,钱难挣了!”


产能过剩、消费低迷、物价内卷、利润下滑、资产收缩……不少企业和个人压力倍增,信心不足,甚至忧心忡忡,利率一再降低也不敢扩张。

不过也不乏经济亮点,比如进出口、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和造船业、航空航天等等,但从总量角度看,高质量高科技还难以概括经济全局。


宏观增速与个体感受的反差显著扩大且令人不安,提醒我们不能光看当下的数据来做未来的推演,要看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和多数业者的真实想法;大宗商品更要针对具体的供求形势做出中短期应对策略,金融投资则还必须更多关注国际形势、地缘政治与贸易冲突等等。


展望明年的中国经济,首先主要矛盾和运行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掂量的是既有政策是否足够、将会产生多大效力以及市场将会做出何种反应,还有就是新的变量和增量将以何种节奏发挥出或好或坏的作用。



2025:外资投行再度集体悲观


(一)国际组织看2025全球经济

1、IM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较7月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其中2025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8%,美欧经济预计明年将分别增长2.2%和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有望增长4.2%,中国经济明年约增长4.5%。另预计全球总体通胀率将从2023年6.7%的年均值下降至2024年的5.8%和2025年的4.3%。


2、世界银行:即便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会在短期内带来提振,但中国经济仍将在2025年继续放缓至4.1%并给周边经济体带来新压力。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速预计也会从今年的4.8%左右降至2025年的4.4%。


(二)主要外资行对中国明年的预测

1、高盛:2025年中国GDP增速或将从2024年的4.9%下滑至4.5%。

2、瑞银:2025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4%,名义增速余约3.8%。

3、巴克莱:2025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4%,消费增速下滑至3%。

4、大摩:2025年中国GDP增速或将放缓至3%,全年CPI均值约0.1%。


(三)看淡明年经济走势的主要原因

1、地产调整和消费拖累:内部长期风险未见好转并有继续恶化的隐忧。

2、懂王时代的遏华冲击:中国有所准备,或是全球倒退和动荡的开始。

3、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局部战争冲突演变为周边隐患甚至三战风险。



中国地产市场研判及政策走向建议


综管各国经济发展史,主导产业兴衰决定着宏观景气和诸多行业前景。市场下行和政策干预不断,未来走势和政策思路众说纷纭,辞旧迎新之际也概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严重过剩是基本事实,综合来看可能需更长时间的分化调整。

(二)居民杠杆率超60%,除非民间财富持续增加,继续保守去债。

(三)国家化债大背景下财政持续紧张难以支持房产和基建重回高增。

(四)主导产业的未来走向继续影响和决定宏观经济的总体向缩态势。

(五)建议严肃追责各地形象工程和无效投资,隐性债务不可一化了之。

(六)建议继续降准和降息,减少保交楼支出并持续减轻存量房贷负担。

(七)建议持续加大政府收房力度并努力降低全社会的低效和无效投资。



显著的生产过剩与顽固的通货紧缩


2023年全国最终消费只占GDP的53%,居民消费只占37%,消费率严重过低,投资率持续过高;与此同时,中国的有效投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盲目投资会造成更大浪费和债务积累。无论政策考量还是投资研判,都需重视这一基本的经济国情。


(一)制造业产能是中国竞争力的根本,但也是当下的全球性问题。

(二)国内大循环的软肋以及外部环境的挤压或继续加剧悲观预期。

(三)细品出口退税调整内因及影响并评估必将加码的全球贸易战。

(四)反对国际阻遏的非正义性,也要反思继续廉价生产的必要性。

(五)宏观经济政策应尽早聚焦生产与消费矛盾以及通货紧缩隐患。

(六)潜在的内部零利率压力及尽早做好超常规货币宽松政策准备。

(七)积极财政要更加积极,未来两三年持续提供大规模增量支持。


附:今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工业生产投资还在高增而第三产业投资却出现了少见的负增长: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3222亿元,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882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14563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269707亿元,下降0.9%。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3%。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3.2%,制造业投资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4.1%。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3%。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7.9%,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9.2%,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5%。



经济能否好转还看外资和民营板块


经济研判存在诸多视角,比如经济增速数据、产业格局与政策、信贷和融资数据等,然而说到预测,决定以上数据和大势变化的因素反而更加重要。
(一)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连续大幅下滑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今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同比下降29.8%。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民营与外资仍在负增长,拖累扩张、就业和收入增长
2024年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322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12775亿元,下降0.3%。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2%,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8.2%,外商企业投资下降20.6%。
(三)民间制造业投资和外贸表现较好
1、2024年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
2、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9.3%;
3、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网络零售增长明显加快,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四)未来政策重点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外资投资信心
截至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1234项、已办结696项。“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继续充分发挥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对此,只能拭目以待,希望通过政府信用的提升而最终挽回更多的民间信任和民营信心。


唯有收入分配改革才能避免走向大萧条


当前政策支持重点在政府、银行和国央企,属于既往的“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思路,既有债务的存量置换为主,降本延期,很好但还不够——“三年十万亿”仅约“连续三年十万亿”的十分之一。未来关键看增量,最需要对民间和民生更多关注和大力支持,这才是当前现实下逆转总体下行压力的关键所在,取决于认知和政策的行动力。


要么直接发钱,要么持续减轻负担、增厚民生福利,比如增加生育补助、加强住房保障、扩大医疗和教育支持、增强失业救济、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等等,总之必须坚决绕开一些人所谓“福利陷阱”的长期束缚和干扰才能实现破局和重生。


希望不是在局面更加危急时才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富国强民和扩大消费才能维持未来的社会安定和谐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改革深入与否关系到社会三信(信用信任信心)是否能够见底回升,而后者的意义决定短中长期在内的宏观全局,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再被继续忽视的时代命题,是所有展望和预判的一个重要参数。持续难以消除的猖獗腐败和体制内开始流行的消极应对等正在降低政策质量及其效力,后面的影响恐怕会更大些,符合民意的改革力度要及时跟进才好。


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一个重大使命和目标就是精兵简政和提高效率,虽然效果能否如愿尚需观察但其全球性的启示意义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思考:财政供养人员总数超8000万人、财政耗费比高达40%的中国社会经济是否足够强大到可以忽略这一问题?现在的政府财政困难实际还不严重,名目繁多的非税收入令人不安地异常高增后,未来是否存在市场倒逼我们精兵简政和提高效率的可能?


以上,无论收入分配机制还是减少行政性开支的深度改革等,最终选择取决于体制因素和思维认知,这一点可参考过去的决策思路以及当下的一些做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过假设政策思路转换不及时,那么就可能加剧消费低迷、资本躺平或外流并导致国内通缩恶化,循环下降中搞不好还会有经济萧条化风险。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或将围绕这一逻辑进行生动演绎和激烈博弈,无先例,不平凡,务需警惕!



汇率市场与投资展望


据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报告:美国国债总额已于11月中旬突破36万亿美元,再创纪录新高。年初到7月底美债总额达到35万亿,到现在升至36万亿,却仅用了三个多月,速度加倍。按当下美债增长的速度,每24小时美债总额都会增加87亿。

                                             
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主席马娅·麦吉尼亚斯直言:“如今,美国政府借款正变得像季节的变化一样规律而确定。”
有人预测,美债规模将在未来四年的特朗普政府期间至少再增6万亿!
美联储也发出公开警告:“美债可持续性问题已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
同时美联储本身正在遭受美国新政派的严重诟病甚至存在被取消的威胁,这是所谓世界货币的巨大风险,一旦闹大会严重冲击美元信用和全球市场。
2024年美国联邦政府仅用以偿还美债利息的支出就达到了8820亿美元。相较2023年659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2024年增长率达33.8%。美债昭示帝国黄昏,也是全球最大金融隐患。

(一)综合考虑当前的美元高利率和美联储开启的降息周期,以及流行已久的去美元化浪潮和未来的美国孤立主义与潜在的美债危机等因素,建议短期内重点把握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之初的美元高抛策略,一旦美国内斗升级并且有迹象表明中国周边局势可控,那么海外资本可能中长期重回中国和亚太区。


(二)潜在的流动性陷阱和传说中的美元债务危机应对因素下,建议中长期关注大放异彩的比特币,警惕比特币与美元互动性上涨局面出现,一旦强化则将不利于非美货币走势并将深入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强弱变化。


(三)百年变局的重大博弈关键期以及或有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威胁下,不宜低估中国政府对于股市的持续激励政策威力,是故每次重大回调都将赋予投资人逢低吸纳并长期持有的选择机会。


(四)2025年仍将是美国降通胀与中国抗通缩的反复博弈过程,这将导致大宗商品领域矛盾频发和投资纠结,机会不断但必须对具体品种进行具体的供求分析,综合来看2025年更适合重点坚持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货币政策因素、贸易政策变化、地缘冲突局势、气候突变指引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已经对部分因素进行了部分定价,那么具体兑现之前市场应该难以出现乐观走势,但兑现之后又要避免过度悲观,可以做反弹但反弹之后还要防备下一轮政策或事件的不利冲击。


(五) 懂王再次当政应该是憋足了一口气,尤其是在其未竟的对中贸易制裁方面会超预期加大力度,其内阁成员结构也显示了这一决心。对美出口占比虽曾高达20%之多,不过事实验证下的中国出口优势难以动摇并且已做多年多元化的出口突围铺垫准备,而且美国除了取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一次性冲击之外,关税的上调大概率不是一刀切或一步到位。这也将给我们发更多见招拆招的政策应变机会,给产业和市场一个适应和过渡的机会。

果然候任美国总统发布信息显示:将在上任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对中国征收额外10%关税,同时将对所有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产品征收25%关税。看来还是分步走策略,因为美国不可能不担心别人的反制及其内部通胀再次失控的问题。


短期内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对冲即将到来的激烈博弈并努力保持贸易平衡;至于近年来几乎一枝独秀的进出口形势究竟能够经得起来自美国新政的挑战,尚需密切观察并将在2025年给出中期可供参考且意义重大的先行指示。


最后,现实永无完美,贵在积极进取,挑战在前但不乏机遇,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业绩!




THE END

编辑:小 智
声明:文章转自郭士英,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转载本号文章,请联系授权开白,并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精彩合集,一键了解!

2023(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嘉宾演讲合集


隐形冠军文章合集


中制智库
中制智库是中国制造业的思想库,是工信智库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独家运营机构,是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博士,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