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IPO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自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IPO市场呈现收紧趋势,新股发行节奏显著放缓。本期瑞见由瑞鹏资产合伙人冯超带您深入剖析IPO收紧以来的发行趋势,结合最新市场数据,揭示了政策调整对IPO市场生态的深远影响。通过官方视角,深入探讨市场变化背后的逻辑,为投资者和业界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IPO收紧以来的发行趋势分析
作者 冯超
西安瑞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微信:fengbuzhibiu
一、历年新上市数量统计
要有直观感受和对比,我们先来看看科创板推出后历年IPO数据。
备注:
a.沪深上市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b.科创板于2019年6月成立;
c.北交所于2021年9月成立,故2019年和2020年无数据。
可以看到,自2019年以来,上市数量呈井喷状态,并于2021年和2022年达到顶峰,平均每周新发行数量达到10家和8家。截至2023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5346家,对比2018年底上市公司总数3567家,5年来增加1854家,占比达35%。如果把中国经济总量或者货币总量看作一个池塘,那么新发股票好比池塘里的鱼,鱼越多,则鱼均水量就越少。也正是因此,国家意识到新发过快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收紧股票审核,并逐步传导至发行。我们再来看看2023年来月度新发数量变化情况。
将上表数据可视化以后,得到下图。
可以看到:主板由于固有的高门槛,沪深两市发行数量一直处于低位,反而受政策收紧影响较小。而其他板块2023年9月以来发行数量显著降低,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各板块月均发行数量不足2家,冰封效果显著。
二、拟上市项目受理和上会情况
从首发受理和审核角度,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创业板下半年无新增受理项目,上市委会议2023年9月以来,10月仅安排1场、12月1场、2024年3月2场、2024年5月2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至6月才重新恢复发行审核。
科创板也一度停止申报受理,仅于2024年1月安排1场上市委会议,新申报项目的受理于2024年6月20日才重新恢复。
三、未来趋势展望
2022年以来股市赚钱效应极差、公募基金跌跌不休、股民叫苦连天,为减少二级市场稀释、提高已上市项目估值/股价,监管部门才做出收紧IPO的决策。然而一二级市场都是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厚此不能薄彼,一级市场是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资金渠道,收紧IPO必然造成投资机构面临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的现实困境,一级市场也水深火热,甚至都有了“一级已死”的说法。
客观地讲,长期收紧IPO不利于部分优质企业上市流通,阻碍了正向循环的形成,也容易形成IPO堰塞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交易所于今年6月逐渐恢复了各个板块的IPO审核。
但严峻的问题依然存在,收紧IPO的措施并没有实质扭转A股市场的问题,年初股灾和最近“3000点保卫战”似乎昭示了政策未达预期,股民亏的更多了……在此种压力下,是放开IPO还是继续收紧,的确是个棘手的选择,6月底开始新的受理和上会了,或许要逐渐恢复IPO了吧,但到底能不能全面恢复,个人认为难度较大,且行且看,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