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荐书《界限》| 自我关爱的根本在于设定边界

文摘   2024-06-21 21:47   北京  

自我关爱的根本在于设定边界。


拒绝为他人提供帮助也是自我关爱的一种表现。


那段惨痛的经历固然可怕,但比起此后一生都在逃避这段经历所带来的影响,那点儿可怕又算得了什么。接受自己的脆弱固然很冒险,但放弃享受爱、归属感与快乐更危险。唯有鼓足勇气去探索黑暗,才能找到生命中的无限光明。

——布琳·布朗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寒假队伍合作中的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我意识到我不建立边界的话其他人会很容易地伤害到我。


看完这本书在想建立边界会更懂怎么爱自己,建立边界是在把自我的主体性建立起来。建立边界是会能够更成熟也更有弹性地面对自己、面对关系,让自己舒服同时也在重要关系中让对方舒服。


一、那些阻碍设定边界的原因


害怕被人瞧不起、担心会撕破脸、总想取悦别人、对设定界限后的交往感到焦虑、对设定界限信心不足、想要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被拒绝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感觉无从下手、认为在某种关系中不该有界限。


其中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以下几点:


总想取悦别人:讨好型人格的人总爱过分考虑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他们总想让自己看起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情大方。


对于这样的人,设定界限尤其困难,因为他们极怕遭人讨厌。这种恐惧大到令他们宁愿选择忍气吞声也不愿冒险去设定界限。


想要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界限就是用来提醒自己助人的能力和意愿是否成正比。无论如何,助人为乐也是需要界限的,尤其当你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去关怀别人时。


把自己被拒绝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你讨厌被人拒绝,所以你从不拒绝别人。切莫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的感受会和你一样,也不必事先对别人的反应妄加揣测,或许她很乐意接受你的界限呢?


让我们一起默念:

即使感觉不安,我也要设定界限;

即使设定了界限,对方也会继续与我保持联系;

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我的需求是可以被认可和接受的;

我有权对别人提要求。


二、生活中常见的六种界限


物理界限: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和他能够接受的身体接触程度。


性界限:绝不能未经他人允许就触摸对方的身体,更不能对未成年人实施任何性行为。一切未经双方同意的身体接触、性言论或者性行为都是违反性界限的表现。


认知界限:“这种玩笑很伤人,你冒犯到我了。”“我认为跟孩子说这些不合适。”“如果你继续这么扯着嗓子喊,我就不跟你说话了。”“你可以不同意,但没必要这么做。”“我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就不理我了,这是为什么?”


情感界限:和他人分享感受情绪不被重视,感受也常常被忽略。常见的场景或话语有:无视别人的感受、控制别人的情绪,比如告诉对方,“你不该为此事感到悲伤”、故意弱化某事的影响,比如告诉对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劝说别人迅速摆脱复杂的情感、背后议论别人的私生活。

 

而相应的回复可以有:

“我实在不想聊这个话题。”

“不用你来告诉我该怎么想,我很清楚自己的感受。”

“我会慢慢处理自己的感情,不要老是催我忘掉过去向前看。”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情感界限建立小建议:询问对方是需要你的反馈,还是只想让你当他的听众,这样你才能决定是否向对方提供建议;只和不过度干涉你情绪的人分享内心的感受。

 

物质界限:跟你的个人财产有关,你对自己的东西享有一切权利,可以选择与人分享,也有权要求别人如何对待它。完璧归赵是合理的要求和期待。


不要把东西借给不会好好对待别人东西的人;“把丑话说在前头”,事先告诉对方你对归还财物的要求。

 

时间界限:与情绪低落的人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在对方明显没空的时候请求对方帮忙、要求某人加班而不加工资、明知对方一向不懂回报,还愿意帮助他。


对应的回复是

“我今天不能留下来加班。”

“我星期二没时间去参加你的活动。”

 

在答应别人的请求之前,先确认自己的日程是否安排得太满。不要总想着多做一两件事情,否则你在做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开心。


忙碌的时候可以暂时把电话转接到语音信箱,短信或电子邮件也可暂时不回复,等方便的时候再一一处理。



三、越界的行为与表现


轻微越界:种族歧视、身材攻击、种族偏见、性别偏见、性取向偏见、过度分享、不恰当的话题、透露他人信息、深度的个人信息、情感操纵等。

 

应对情感操纵的办法:

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想让我觉得自己这么做错了吗?”

把话题转向自己,而不是对方:“不关你的事,这纯粹是个人喜好。”

表明自己决心已定:“你这么说,难道是想让我改变主意?”

 

严重越界:过度亲密、过度依赖、创伤关系、回避依恋。


过度依赖我完全躺枪了,而且我是愿意让别人过度依赖我并在关系中过度付出,这真的太消耗了。


关系中是这样,小组合作中我也会主动承担更多,我之前分析发现是和自我认同有关系吧,慢慢来尝试改变吧!

 

过度依赖通常表现为:

Ø 使自己承担过多的义务

Ø 拒绝讨论真正的问题

Ø 专门为别人收拾烂摊子为别人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Ø 只关心别人的需求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

Ø 替别人做事而不是帮别人一起做事

Ø 照顾有不良嗜好的人

Ø 总感觉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

Ø 把别人的问题说成自己的问题

Ø 在任何关系中都忍不住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Ø 总是先为别人排忧解难再想到自己的问题

 

如何针对过度依赖设定界限?

Ø 限定自己提供帮助的程度

Ø 时刻检查别人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

Ø 向别人提供适当的支持而不是为他们当牛做马

Ø 等待别人向你求助,而不是主动送上门

Ø 为自己的容忍度设限,并且说到做到

Ø 对身边的不良行为直言不讳

Ø 爱护自己

Ø 相信对方的自理能力

Ø 授之以鱼的同时也不忘授之以渔



四、爱自己具体可以怎么做


Ø 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和陪伴他人

Ø 保持心理健康

Ø 在父母面前始终扮演孩子的角色

Ø 永远不在兄弟姐妹当中扮演父母的角色

Ø 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需求

Ø 在假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Ø 不插手别人的事务

Ø 不和那些消耗自己感情和精力的人联系

Ø 分清真实的自我和别人眼中的自己

Ø 不把过去作为逃避现实生活的理由

Ø 公开自己的感受

Ø 让自己感受到快乐

Ø 不加粉饰地分享过去的真实经历

Ø 温柔地善待自己

Ø 自学一些小时候没有学到的东西

Ø 学会爱自己的身体

 

愿我们都会具象地爱自己,愿我们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实践出自己的边界。


Last 写在最后


坦白讲,我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愤怒的状态。好像终于发现了过去受到的很多伤害,面对的很多不开心都是和边界不清晰有关系,在和别人的互动中把自己忽略。


在代入很多可以建立完善的边界的同时,深感愤怒“oh shit我怎么能让那个混蛋怎样对待我,职场上身体的距离和边界不是常识吗?”“这个场景我熟悉啊!感受直接被否定并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我的身上。”....


这样回想善良这个词在一些情境中太具有自我攻击性了,为他人考虑、善待他人的前提是先把自己照顾好。


东亚文化里因为很多女性为家庭牺牲,孩子也会有愧疚感,觉得自己需要多为别人做什么,而忽略了我才是那个最重要的人,我的想法、意见和意志从来都很重要。


当别人否定它们或给出负面评价时,这是他们自己的议题,与我无关,下次如果又一次遇到,可以“不用你来告诉我该怎么想,我很清楚自己的感受。”“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很多压抑和自我忽视便会慢慢撬动改变,在自尊和自我重视的前提下才会慢慢建立起自我认同并变得越来越爱自己吧。


再次想要和自己也和在同样课题的朋友说,这不是你的问题,你要做的是划定界限,把不滋养的人和感到不舒服的行为拒绝在你的边界之外。


回到开始提到的善良,善良的前提或许是一切与黑暗有关的品质,是攻击性是自私是自我中心,而后衍生出来的善良可以是本性的一个面向也可以是具体场景的一种选择。


回到温和的一面,因为有了重视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支撑,有了攻击性和守护自己的支持,这个时候会可以更有弹性也更加犀利地展露美好的一面吧。





*上述部分观点信息来源于《界限:通往个人自由的实践指南》<美>Nedra Glover Tawwab


这是我为你推荐的第16本书,欢迎点赞转发收藏,爱你呦~

Diana的向内奇幻之旅
向内生长,走向觉醒,解除枷锁,破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