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 up boundries~
星标 Diana的向内奇幻之旅 不迷路
“我能帮你们做什么吗?”
“厨房有时候人少点会更好”美国女孩突然暴躁地和我讲道,
不知所措的那一秒想到了开始前我们说好了我去帮忙做点什么的约定,紧接着下一秒我直接表达:
“我感到很不舒服听到这样的话,我不想做那个什么都不做的人,你的话让我感受很糟糕。”
“Diana我需要你,你可以过来帮我吗?”冰岛女孩和我讲道。
美国女孩热情洋溢、头脑中总是有很多有创造力的想法,对朋友也有正义感,我也理解她的模式是通过向外被看到被肯定被需要而获得信心和光芒,
但是如果在相处中总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来跨越我的边界,要求我去做什么或者退缩给她留空间的时候我会感受到很不爽,
我们上次玩游戏的时候已经有过类似的互动体验,她表达过歉意之后还是会继续重复她的模式,
然后我意识到,人际关系中,我需要给不同的人用不一样的方法去立规矩和明晰边界,不是所有人都擅长no judgement不评判,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尊重别人的边界。
尤其是东亚群体在国际上持有情绪稳定、擅长包容和理解的滤镜,由于文化环境缺乏主体性和自我边界意识的我们在自己的环境中可以摸索出一套保护自己的方式,
但是来到一个更加多元的环境中,仅仅用包容、友善、正能量来维持人际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01.热情美国和高冷北欧的不同文化
美式文化和资本主义强关联,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部分人会具备很强的扩张性,这是一种想要领导别人并做最有光彩的那个唯一的底层心理诉求,
这种强烈的阳性能量在美式环境中或许由于主动积极获得很多正向反馈,
但是北欧的文化环境不是这样的,来丹麦之后的这几个月我学到的很重要一点是尊重别人的边界并且建立自己的边界。
比如有的人不喜欢拍照、有的人不喜欢课程的某项设计、有的人不喜欢一项活动,拒绝之后对方还在持续强烈要求参加等等这些事情只要让当事人觉得不舒服并与自身主体意识违背的事情都是在跨越边界。
都可以明确SAY NO!
我身边有一群朋友从来不强迫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情,甚至在询问我可不可以发一张照片到社交媒体,看到我的态度是犹豫的时候,会直接和我说
“Diana if you dont want, we can not do that.”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是充分体会到安全和被尊重的感觉,关于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会慢慢变得清晰。
所以在美国女孩直接让我出去的时候,我强烈表达了自己不满意的感受。
在我表达之后发现周围其它来帮忙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压力和委屈,那一刻的互动模式好像变成了在厨房繁忙的妈妈和孩子,但我清晰的是我不会配合对方演这样的剧本。
我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成年人,你可以和我说给你留更多的空间去帮助其他人,但是你不可以直接和我说让我离开厨房会更好。
“Sorry Diana I apologise for just now, I dont mean to make you feel uncomfortable, you also dont mean to make me feel overwhelmed, you know we always live in our own world.”
(抱歉Diana我为刚才的事情道歉,你不是有意让我感到烦躁我也不是有意让你感到不舒服,我们只是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Yes it make sense but you know what? I admire you a lot but you cross my boundry just now which makes me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You can tell me to give you more space rather than letting me leave directly. I have my own thinking, other friends told me they need my help just now.”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知道吗?我很欣赏你但是你跨越我的边界让我觉得不舒服,你可以和我讲给你更多空间而不是直接让我离开。我有自己的想法,其它朋友刚才说需要我的帮忙。)
“Yes That’s the thing I learned from it.”
(是的,这是我从中学到的事情。)
这件事过后,我们的友谊还在继续,只不过双方都更加清晰地知道了怎么去和对方相处。
02.东亚式隐忍易在关系中积压矛盾
这件事情更加让我明确了维护自己边界的重要性。
当边界被跨越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清晰直接地表达“你越界了,让我感受到不舒服,如果你用另一种方式对待我会让我感受到更舒服。”
这样的互动反而可能让关系更长久。
这件事情另外一面让我看到并去分析了内在模式中东亚性的另一面:持续给予积极配合的态度、情绪稳定、顺从权威。
这在过去的环境中或许会有正反馈,但是在这个国际环境中会让我受到伤害。
接着我去回溯了东亚性这一面在东亚社会中是如何系统运作的?
当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的部分长辈以及传统文化习惯和歌颂的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在有的场景当然适用,
但如果在人际关系里面一味地包容对方,给予对方正面的情绪反馈,照顾对方的情绪有的时候只会让自己内耗越来越多,内心的不满堆积越来越多并直接给别人下一个定义,
但是每个人又往往是多面的,伤害过自己的人又可能在另一个方面站出来主动帮忙,
所以如果只陷在自己的世界里直接下定义远离会拒绝很多即将发生的善意。
但如果持续容忍并感恩对方好的一面又不持久,内心的不满和糊涂账会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情绪爆发,和对方说我忍你很久了然后开始翻旧账。
一向回避矛盾的人决定破釜沉舟面对矛盾表达不满之后,会对关系的破裂生气愤怒感、愧疚感和失望感,
在自己世界里对人心失望之后对外竖起屏障并和自己说世间往来不过是利益之交,人际关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为此,有的人选择独善其身减少和对方的来往,长久以往因为对社会信任的降低而减少与更多人来往;
有的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糊涂事情的包容程度越来越大可深层也做好了价值交换的思考和随时离开的打算;
有的人从功用角度出发对不舒服的包容成功化,只要自己功成名就再也不需要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受伤和被欺负.....
但是人际关系中的不舒服真的只停留在非黑即白的要么包容要么拒绝的选择上面吗?或者给自己美化成功带来的影响力而忽略了人始终会生存在有限制的环境中?
03.你越界了,请停止这么做
如果对于伤害自己的人意识到这件事跨越自己的边界,明确告诉对方让我不舒服,希望之后怎么互动希望对方怎么尊重自己的边界是否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呢?
这或许需要对方是有边界意识或者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才会有正面互动,
但是很多时候无论对方怎么反应,捍卫边界,表达自己的不爽始终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至于不可控的外界,会随着自身的变化而被我们慢慢筛选。
下一次如果遇到矛盾冲突,不再继续隐忍包容或者攒糊涂账,直接和对方表达
什么是你能对我做的,什么是你不能对我做的,不能做的事情请不要跨越我的边界,如果你越界我会很不舒服并且会生气,
甚至更进一步可以告诉对方怎么做我们会觉得舒服,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如果担心关系的破裂,实际我的观点是,边界清晰之后反而相处会更加舒服和融洽,因为对方知道对你而言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同时又会懂得尊重你。
如果只是一味包容,人性会去隐秘地试探并不停突破你的边界,直到你觉得受不了很委屈的时候关系已经到了很复杂且难挽回的地步。
健康依赖关系的人会更懂得尊重别人的边界,知道在关系相处中各自有自己的诉求和安全区,会照顾到别人需求的同时清晰表达自己的边界,
这样的人会慢慢筛选自己身边的朋友,然后逐渐形成互相懂得尊重边界的圈子,
身处其中可以感到舒服和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清晰地知道别人的边界,如果跨越了边界不舒服的人会直接说不要这么做,跨越的人也愿意主动道歉并知道如何继续互动,
下次在更多层面上,会有其它方面互相吸引,仍旧可以一起做事一起玩。
如果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环境,那为什么不一起努力来建立并维护自己的边界呢?
东亚人在国际上的印象也可以不再停留在情绪稳定擅长包容了吧,我们同样是一群有自身想法懂得维护声张权益,对事拎的清、对朋友充满正义关怀、对世界充满关切的群体。
From Danmark with love
Diana
Sunday 4 Nov,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