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流房车工厂的产销量基本都没有太大波动,与去年基本持平。
各厂家销量并没有明显缩量,证明客户还在,这一点从年底的上牌数就能得到验证。原因很简单,随着几个头部房车工厂的退出以及停产,今年保量是依靠大厂将市场份额让出来而达到的,并不能算作正常的市场反应。
最近房车展会,与同行聊天,普遍感觉从业者很悲观,到底这个市场缺什么?
有说缺规范,这点我不认同,房车本身就是特种车改装行业,参考相应的造车法规,何来不规范一说?至于用户理解的规范,只是用户认知偏差而已!保健品行业有规范?一个王八熬汤卖鳖精能卖八年,也没耽误一群人吃。如果说规范,国内行行业业似乎都没规范,又行行业业都有相应的规范规定,都有相应的主管部门。
有同行说缺钱,确实房车行业作为实体制造行业,如果没有足够利润支撑,想要得到资金的关注实在是太难了。目前国内投资规模过亿的共创,一手之数都未必能达到。但万事开头难,小规模的市场,如果有良性循环,有良性的发展,追求稳妥的资金还是会进来的。但如果市场一直这么不成熟,进来的资金也会出去的!这些年进场资金也不少了!中天、宇通、大通、海姆等等……哪个不是信心满满进来,垂头丧气的偃旗息鼓。
房车市场到底缺什么?短期来看,最缺的还是信心。长期来看,缺少对于用户正确的引导,缺少监管单位的介入,缺少行业自律!
简单分析几点,供同行参考:
1,买卖不同心现象严重!
部分用户要极具性价比产品但又要稳定又要性能,这类既要又要的客户,除了骗子外,谁都满足不了。
如果按照价格划分,目前房车工厂高中低都有:
这几年做10多万房车的企业挺多的,但销量也就那么回事!如果说低价是市场营销的杀手锏,这种做低价车型的工厂按理来说应该活的好好的,但这类工厂普遍就一两年昙花一现,韭菜割了一茬马上就有排队的拎着镰刀等着下一茬!所以作为从业者,对同行的良言相劝,如果不想死得快变老赖,这个定价区间产品尽量别投。如果就想骗一波就撤的,那是谁也拦不住。
考虑到看文章的还是终端客户居多,对于客户的建议就是,来路不明的产品,别碰!你要是不信邪可以用十几二十万的赌一下,买车上不了牌这种纯诈骗事件,在这圈里可不算新鲜事。买错了车买了就换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说回做房车工厂的企业,放弃低端市场,做主流市场30-50万的B型或者C型的企业,普遍活的很累,因为卷价格卷的很厉害!卷价格对于客户是好事,但对于企业,如果规模控制不好,或者产品出现问题,几乎是瞬间死亡。这类工厂今年给我的反馈是,想好好做产品,但看不到希望,想靠坑蒙拐骗过日子,又放不下身段……如社会中产一般做牛做马,活不起死不起,上不去下不来卡在中间。
还有部分用户要贵一点的产品,讲究的就是一步到位!这类客户不差钱,觉得贵就代表品质,这点我们作为从业者没法过多评价,用户花钱买的是心安,而不是从性价比角度考虑的。这类产品市场上一共就那么几个工厂做,工厂尽量把产品做到极致,但价格与产品不匹配。如果是追求所谓性价比的用户,这类产品看都别看,因为你从成本角度根本没办法理解他为什么卖那么贵?但你如果从税务角度看待这种车,确实又是有这么个极端的市场需求!这类工厂本身就是卖缺,物以稀为贵,受众群窄,但活的相对安逸。
这三类工厂,高中低价,几乎能覆盖市场上任意价格段,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有需求,市场上总有与您心理价位对应的产品。如果每个价格段都有对应的产品,也都有一定的销量。但这市场就是半死不活的,那我们能不能理解为用户预期出了问题?或者说用户需求与价格出现了理解偏差?
买卖不同心在各行各业是普遍现象,不是产品不能达到用户心理预期,而是达到用户心理预期的产品,达不到用户心理预期的价格。
如果不从产品定价角度考虑,用户买个房车这么费劲,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好多客户买个BBA眼睛都不眨一下说买就买,买个同价位的房车一纠结就好几年,把房车工厂品牌,车型系列,产品型号如数家珍,车型配置的了解堪比房车设计总工,就连工厂销售都自愧不如!对于房车的了解堪称专家级,但就是不买,把看房车了解房车当成一种爱好,说实话这种用户心理,我是理解不了的,但这样的用户确实很多!
如果让我强行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就是用户知行不合一,想玩又没时间,只能把了解房车当成业余爱好了。
这里也就引出了第二点——用户缺乏信心!
2,用户缺乏信心,买了就错现象比较普遍
如上所述,用户存在认知偏差,研究的再深入,也仅仅是爱好者,甚至越研究越买错的现象在房车圈都快成定理了。
我们认识很多年的老车友,买了就卖,或者买了之后一问一个不吱声的太多了,为什么?用户容易给自己打造信息茧房,缺乏正确认知,容易偏听偏信,甚至质疑正确的声音。
正因为有这类客户的存在,不相信从业者也不相信房车工厂,而去相信所谓的车友,一而再、再而三的选错产品。买的产品与预期相去甚远,最终导致这个市场不被信任。
很多房车企业也没有长期规划,甚至不去做基础用户积累,产品卖了一别两宽互不相欠的短视行为,更让持币待望的客户无所适从。
缺乏信心的根源就是怕买错而迟迟不肯下单,到了迫切用车的时候,开始按照自己错误认知盲目选择所谓性价比选择产品,买的全是骗子或者捞快钱的产品,正规工厂收不到几个订单,得不到正常补给的正规工厂只能选择停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这帮老车友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
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良心企业当道几乎也成了定数,这是市场环境决定的,用户掏钱点选他自认的性价比又有什么错?花钱的才是大爷,没有花钱的不是!以上,只分析市场现象并无任何不敬。
劣币驱逐了良币之后,大多数车友不会选产品,用户信任感缺失反而是对的,就好像现在我们天天吃的食品,其实只要舍得多花钱,总会买到能入口的东西的。
类似于中天、宇通、亚特等大厂老厂纷纷缴械投降,市场向着价格臣服,继而引出来第三点——工厂没有信心。
3,消费降级成了市场摆烂最好借口
房车行业生死存亡时刻,工厂比用户更缺乏信心。用户无非是在烂与更烂之间做选择题,大不了不选不玩了,但房车工厂的选择题是要么昧着良心比烂,要么去死……
这一切的变化,就是从消费降级开始的!以前市场整体是向上走的,无论什么定价的产品都有充裕的用户,现在用户对房车产品的心理定价越来越下沉,而房车企业左右不了主机厂,一己之力左右不了整体市场的定价逻辑。做房车的没谁不想降价保销量的,但上汽江陵依维柯这些主机厂,没有不想涨价的。卖菜的给开饭店的定价,这市场就是这么神奇!
进而导致用户的价格认知与实际市场现实情况相左,不买的也就永远不买了。最终这市场,吹阴风点鬼火的所谓老车友与老骗子齐飞,卖公告与造工业垃圾的一丘之貉,当初投入大几百上千万的正规企业装死或者真死,信心严重不足的时候,不怪任何人,一切都是所谓的消费降级惹的祸!
究其根源,还是国人普遍太穷了,不是正规产品买不起,而是PDD上卖一波产品就跑路的9.9包邮更有性价比!
消费降级真是一口好锅,啥都能装!
总结:
以上不接受任何反驳,市场已经如此,那种ETC自动抬杆的客户本身就不是客户,如果少点这些玩意造的臭氧层,房车圈还能干净一些。
随着以宇通为首的老一批房车企业的转型与退出,房车市场的寒冬已经是真真切切的落到每一个房车行业从业者的身上了,撰写这几千字也不是为了吐槽,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析,因为市场已经如此,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市场如此,把那些坑蒙拐骗的从业者和老骗子们捆在一起饺成馅喂狗,除了解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正向意义!
能给各位从业者的正向建议,可以不动,但不要丧失信心,信心贵如金!不为行业唱喜歌,但也不可能为行业吹唢呐!
这市场还在向前走,用户还在,只是需要时间与用户磨合,让用户了解产品,也要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定位,迎接缩量市场。放弃部分客户,服务好优质客户,踏踏实实,寒冬终究会过去的!
至于前面说的行业自律与监管单位的介入,相信很快市场上就会有对应的消息放出来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不作为现象,即将不复存在。
各位同行,做长久的生意,放弃短视的想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各位同行共勉之。
以上,第一房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