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汇老街杂记(之四)塘汇被服社——2024年12月13日

文摘   2024-12-13 00:01   浙江  

西塘汇老街杂记(之四)塘汇被服社

作者:潘成旗


在西塘汇下岸、紧挨着“陆根生”鞋匠铺的西侧,有家从事裁剪和缝纫的合作商铺,这就是“塘汇被服社”。

据建国前出生的老人回忆,解放初塘汇镇大约有三、四家裁缝成衣店。在被服社的原所在位置上,曾开有一家“计氏裁缝店”。在1956年社会主义私营工商业改造时,政府号召这些私营个体裁缝成衣店联合起来,同时吸收一部分家庭妇女,在此组建成立了裁剪缝纫合作商铺。因是合作社制,故取名为“塘汇被服社”。但在老塘汇人口语中,称它为“洋机店”,似乎更接地气一些。

在我记忆中,被服社坐南朝北,有两个门面;南面一直纵深到塘河边,南窗临河而开;北面临街,也是排门板开门;店内摆放着两排缝纫机,台面中间装有日光灯,由于缝衣作业需要光线亮一点,所以那日光灯白天都开着;大约有七八个妇女面对面坐着,停地踩踏缝纫机作业着。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们穿衣打扮都比较朴素,不花里胡哨。那个时候,普通家庭也极少有缝纫机,所以无论镇上人家,还是附近农村家庭,做衣服都拿到这家缝纫机店来加工,只有极少数人家才买商品服装穿。因此,那时被服社的业务比较充足,尤其靠近春节脚边,人们做新衣裳轧堆,这时候往往需要搭夜作加班。

我过去小时候穿的衣服,也都是在这里缝纫加工的,其他衣服我都已经忘记了,唯有一件衣服仍记忆犹新。

那是在1968年,我刚上初中那个冬天。妈妈买了几尺蓝“卡其”布,拿到被服社来给我做件“列宁装”的新棉衣。那种款式在当时比较流行:大翻领、双排钮,斜插袋,领口还装了“海勃绒”毛领头(这个好像妈妈自己给我加的)。新棉衣做好我穿上以后,感觉既挺刮、又暖和,还挺神气的,上学时得到同学们的青睐。自从上了中学以后,人从少年懵懂中慢慢觉醒过来,人就变得爱臭美起来。因此穿上这件新衣服,我心里总是感觉美滋滋的,这印象格外深,于是就一直留在脑海里啦!

还有就是,记得过去为我裁剪衣服的,是被服社的负责人“怀志深”师傅。怀师傅是我同学怀美萍的父亲,他中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十分不容易。因此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男人。我每次去量身裁剪时,是妈妈陪我去的。怀师傅总是和颜悦色地接待我们,还跟我们拉些家常。譬如“你好像又长高了啦!”、“小宁渡渡快到勾!”“衣裳扣牢料作做长渡(大)点,这样小宁可以多穿几年”……等等。这些也是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记,至今仍都抹不去!

被服社里,还有一位男性裁剪师傅,姓张,平时好像不多言语,我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他有个儿子很有出息,后来做到了省里的厅官,是我们塘汇镇走出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大约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全国各地,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不再受传统观念束缚,人们开始追求美的生活方式,而人的生活方式转变往往是从衣着打扮开始的。过去曾经代表“工农兵时代”的蓝色、灰色或军绿色服装,不再被人所追捧,人们开始穿起了色彩鲜艳、前卫时髦的服装。一些商场、专卖店里也不时推出各式流行时装和品牌服饰,吸引着无数顾客的眼球。许多家庭也从原来自己做衣服转向商店去买服装穿,甚至是高档名牌服装。

更主要是,改革开放不仅仅转变了人的思想,也改变了人的能动性。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看准服装行业是个赚钱的好买卖,因此许多人开始下海投身到服装行业中去。他们中有些实力强的,就开起了服装厂,做起了大买卖。海盐的“步鑫生”当时就是从服装厂开始,成为改革“弄潮儿”的。有的则单干,开个缝纫机店,他们专门以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时装流行款式进行仿制,只要看到市场上哪个款式最时尚、最吸引眼球,他们立马仿制出来。由于成本低、见效快,又深得那些追求时尚的姑娘喜爱,所以他们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相反,面对汹涌澎湃改革大潮以及外面花里胡哨的服饰新世界,塘汇被服社的大叔大妈们思想是转不过弯来的。加上他们都是解放前出生的人,那时快都五、六十多岁的人了,要他们适应这样快的市场变化节奏,确实有点难。好在当时塘汇镇以及附近农村还有许多老年人,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他们为这些老年人服务,还能勉强维持生计。

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年龄老化以及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客观因素,“被服社”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因此在塘汇街道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塘汇被服社被整体转入“塘汇染织厂”,使老员工们有个暂时的生活落脚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掀起了企业改革改制大潮,在党中央对企业改革“有进有退”的总方针指引下,“塘汇染织厂”也和许多企业一样,在改制中实施了破产,所有员工都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这也许是那些困难老企业最好的归宿吧!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