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一物感」的家,我见过不少,大多是极简风格,收纳设计藏得巧妙。但今天这个家,可是真·空无一物。
客厅没有沙发,没有电视;
卫生间不需要收纳柜,护肤品就 3 种;
卧室衣橱,挂着整个夏天的三四套衣服……
浙江绍兴的屋主末末呀,第一次看到她家,我几乎立刻就想到了那部经典日剧。但和剧里稍显不同的是,这个看起来很空的房子,生活气息又十分丰盈。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以下不妨一起来看看,入住两年,这个家还是那般「空无一物」吗?
谈储物都多余
真没什么「物」需要「储」
“我有点完美主义,有点强迫症。虽然我也喜欢看到别人的家里堆满了食品杂货,但我很困惑未来该如何处理卫生问题?”
在这个家庭安顿下来之前,末末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有了独居的机会,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种极简风格在装修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与其说它是一种风格,不如说它最终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经过计算,整个家庭像样的储藏家具只有橱柜、书架和衣柜,没有刻意追求大容量。末末似乎并不关心“收纳”,因为实际上很少有东西。
进门处铺地砖顺势抬高一些,与客厅地面有个高低落差,用作玄关。甚至没有鞋柜,门口三层置鞋位,长凳下方可以再放几双,就是全部了。
所有木制家具都用木蜡油上色,抛光和上色也是独立完成的。整个房子里没有主灯。2700的色温不是很亮,但它也给家里带来了夜晚的宁静。
“起初,我去了布市场,拉了几米的灯芯绒,把厚厚的珍珠棉塞进客厅的地板垫里。后来,把它拆除了,因为在清洁过程中有一个死角,取而代之的是宜家的藤椅。”
我问末末,你家里真的不需要沙发吗?如果客人来了,怎么坐?
末末说他仍然喜欢坐在硬板凳上。白天瘫痪不是他的风格。偶尔,当朋友来的时候,他会带着长凳和餐椅坐在一起聊天。毕竟,大多数时候,家庭仍然是一个人。
没有沙发,当然也没有固定电视。偶尔用投影仪看电影和日剧。四白落地的优点可以到处都是窗帘。这面白墙是最常用的。
“在我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老房子里,我有时独自一人在家感到不安。但现在我一点也不感到空虚。我感到安全就像拥有自己的小世界。也许孤独的终点就是自由。”
真心喜爱的物品
又怎么会留着它落灰呢?
厨房是末末每日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屋唯一看上去有点「满」的空间。原本觉得这样一个清洁强迫症,厨房台面应该无物吧?或者至少不会用开放式收纳。事实恰恰相反。
“我喜欢烤面包,每天吃得很清淡。厨房并不油腻。至于落灰的问题,我从不担心,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太常用了。它们都是可爱的东西。怎么能允许他们吃灰?
柜子是砖做的,不用担心发霉。厨房和餐厅之间的内窗是最引以为豪的设计。它使用三种不同的玻璃,光线透明美丽。
老板的抽油烟机、能效燃气热水器、森林煤气炉、Moen大型单罐。年底我在厨房设备上投资了很多。使用两年后,我对它很满意。”
另一边的冰箱,贴着烘焙爱好者的武林秘籍。
从餐厅一侧看过去,厨房架子上摆满瓶瓶罐罐。或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厨房,才让整个家都看起来更温暖生动。
少少物件 常挪常新
除了客厅的一把藤椅,入住以来没再添过什么家具。有足够的留白,家具也可以常常变换位置。这是餐厅最初的格局,后来长凳挪到了玄关处。
桌子和椅子被调整到室内窗户边,百叶窗落下。我最喜欢黎明和黄昏时的家,大多数照片都是在这段时间拍摄的。
最近的模式又改变了桌子的方向。过去,我很少有机会去父母家的厨房。独居之后,我每天都会为自己做早餐。从清晨开始,每一天都更值得期待。
当你来到书房,看看房间里的家具时,你会发现椅子不是餐厅里的吗?桌子、椅子和长凳一直在更换。
书房的阳台也是空的。窗外的绿色植物是最好的装饰。
没那么多选择
就不会有「选择困难症」
书房的隔壁是卧室,两个房间都用了轻柔的亚麻窗帘。
卧室用宜家艾格特+樟子门做衣柜,定制了榉木框,末末亲手贴的纸。
一个夏天有三四套衣服。大多数是亚麻布做的。一个可以穿很多年。作为一个女孩的衣柜,它太简单了。此外,这样的衣柜外观并不依赖于常规的“断舍离”,而是来自购买源头的约束。
“我认为空的东西可以适当补充,但满满的时候请出去有点困难。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每次都有一刻的快乐。”
浴室的洗脸盆里没有储物区。一天下来,没有化妆,只有护肤品有洁面霜、面霜、防晒霜。最多的是冬天的是护手霜。32个瓶子放在洗衣机旁边的狭窄的架子上。
“事情很多。只是选择需要很大的精力。也许我是个懒惰的人。”
小窗帘也是手工制作的。浴室的镜子是一个相框,我去玻璃店切了一面镜子。
不喜欢玻璃房的密闭感,用一块好看的浴帘,一年换两次,简单又干净。「外貌协会」接受不了集成吊顶,改用石膏板+卫浴漆。松下风暖取暖器,有凉暖两种模式,洗澡时打开,镜面不会有雾气。
所有瓷砖填缝都是末末独立完成。卫生间和厨房地面算是末末有点遗憾的地方,选了不是光面的复古砖,对强迫症来说总觉得藏污纳垢。
“装修也是学习的过程,会劝自己不要执着于完美,就像不执着于物质一样,顺其自然吧。”
别跟「断舍离」的风
最后,我觉得“极简主义”或“断舍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有些人喜欢兴奋,有些人喜欢安静。没有必要随风而行。当你达到那种心态时,一切都是自然的。
谈到开始“极简主义生活”的机会--
“也许我也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我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不喜欢奉承,也不喜欢聚在一起。几年前我进过几次手术室,这让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和解。打破沉默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不是对物质品质的放弃,而是精神上的放弃和理解。”
“我以前认为买东西送人是非常划算的。现在买一送一的我都想离远点儿。。当朋友圈中有红点时,我忍不住要刷它们,所以我取消了红点提示,然后完全封锁了朋友圈。我只是偶尔去看看熟悉的朋友。”
家里物件少,打扫起来很尽兴,迎光依然洁净透亮的地面,龙头擦得闪闪发光,看起来真是治愈啊。
在清爽通透的空间里,似乎更能对这些平凡琐事保有好奇。末末还会自己在厨房种些芽苗菜,看着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变成桌上的菜肴,也是一种欣喜。
末末自在的独居生活,不免让人羡慕。我们通往「极简」的路上似乎阻碍重重:家人的不配合,空间上的局促……可抛开这些外界阻力,环顾四周,我也很难说自己没冲动购买过无用之物。
末末家我也重新思考起什么是「空间的利用」。是榨干每一寸,去塞满几乎不会再用到的东西?还是舍掉一些不必要的,留出点空白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