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政治发展史-174》俄国15-16世纪政治(下)

民生   2024-11-12 07:49   上海  

俄国15-16世纪政治(下)


3.波洛特尼科夫起义和反对波兰、瑞典武装干涉的斗争

1584年,伊凡四世死去,留下费多尔和季米特里两个儿子。季米特里9岁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智力迟钝,被讥笑为傻瓜的费多尔继承了王位,统治国家的是外戚大贵族鲍里斯.戈杜诺夫。1598年费多尔死去。留里克王朝绝嗣,"缙绅会议"选举鲍里斯.戈杜诺夫为沙皇(1598-1605年)。其他大贵族颇为忌恨。17世纪初,俄国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大饥荒,饿殍遍野,农民四起暴动。贵族利用群众的不满,到处散布谣言,说伊凡四世的幼子季米特里并没有死,而是在波兰避难,很快就要回来了。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乘机支持一个伪季米特里,伪季米特里于1604年率军4000人从波兰进入俄国,企图夺取政权。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伪季米特里乘机进入莫斯科,加冕为沙皇。伪季米特里上台后,一方面对农民残酷无情,加强农奴制压迫,另一方面极力讨好贵族,赏地加薪。为了报答波兰地主的恩典,伪季米特里不仅将领土割让给波兰,而且还与波兰大地主的女儿玛琳娜.姆尼雪克结婚,从波兰带来2000多名贵族武装。波兰贵族在伪季米特里的怂恿和支持下,飞扬跋扈,横行不法,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6065月,莫斯科爆发起义,伪季米特里以及近2000名波兰贵族和士兵被杀。俄国大贵族利用人民起义之机,策划兵变,拥立瓦西里.叔伊斯基为沙皇(1606-1610年)。

波兰封建主的第一次武装干涉遂告失败。正是在叔伊斯基统治时期,俄国农民在各地分散的反对农奴制压迫的斗争终于汇合成声势浩大的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伊凡.波洛特尼科夫原是莫斯科大贵族特廖捷夫斯基公爵的农奴,因不堪领主压迫逃到顿河草原,不久落入鞑靼人之手,被卖到土耳其当划船奴隶。土耳其人在海战中失败,他才得以逃脱,经威尼斯、德国、波兰回到俄国。

1606年夏,他率领起义大军从普迪夫尔城出发,夺取战略要地卡卢加。10月,起义军进抵并包围了莫斯科,展开了攻城战。这时,起义的队伍已发展到10万人左右,包围莫斯科的起义军人数,有说是6万人,有说是18万多人。

波洛特尼科夫在行军途中和围攻莫斯科的过程中向人民散发了大量传单,号召农民起来消灭封建主,夺回土地;要求市民"杀死贵族和所有商人";并宣布承认季米特里是他们的沙皇。参加起义军的,除了农民、奴仆和哥萨克人(指逃亡到南部无人居住的黑土草原地带的农民)外,一部分对沙皇统治不满的封建地主贵族也参加到起义军中来,其中不少人还担任了领导职务。12月,当起义军与沙皇军队展开决战的关键时刻,担任指挥官的贵族们却背叛起义,投靠沙皇,致使起义失利。波洛特尼科夫只得率军退守图拉城,与另一支起义军汇合。

沙皇军队取得决战胜利后,叔伊斯基亲率大军围攻图拉城。起义军在缺粮无援的情况下坚持鏖战4个月之久。最后,沙皇军队筑堤拦河,引乌拨河水灌城,并进行诱降。起义军在160710月被迫投降。波洛特尼科夫被俘后,在16083月被剜去双眼,抛到水中淹死。另一起义领袖高尔察科夫被绞死。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对封建专制的农民战争,它有力地打击了俄国的农奴制度和当时的沙皇政权。这次农民战争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致使别有用心的贵族混入起义队伍,又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最后不免失败。

在农民战争期间,波兰封建主认为有机可乘,又支持第二个伪季米特里,再次进攻俄国。1608年春,伪季米特里第二率领以波兰、立陶宛人为主的军队,在俄国的波尔霍夫附近经过两天激战,打败沙皇叔伊斯基的军队,抵达莫斯科近郊,驻扎于土希诺村,要求叔伊斯基让位。从此,伪季米特里第二被称为"土希诺沙皇"。这时,俄国的一部分大贵族直接投降"土希诺沙皇",另一部分大贵族则在莫斯科和土希诺之间动摇不决,反复倒戈。叔伊斯基不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来抵抗外国侵略者,而是卖国求存。16092月,叔伊斯基以割让芬兰湾东岸的卡累利亚为条件,和正与波兰交战的瑞典签订军事同盟,企图借瑞典的军事力量以赶走波兰人。

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1587-1632年)得知瑞典援军进入俄国后,亲率大军发动对俄战争。1609年秋,波兰军队围攻斯摩棱斯克城,久攻不克。西吉斯蒙德三世另派一支军队进攻莫斯科。这时,许多波兰小贵族纷纷离开土希诺城,加入波兰国王的军队。土希诺城土崩瓦解。伪季米特里第二被部下杀死。

16106月,波兰军队与俄瑞联军会战于克卢希若村。瑞典军队倒戈,俄军大败。莫斯科一部分贵族见势不妙,便乘机发动政变,推翻叔伊斯基,组成"七大贵族政府""七大贵族政府"与波兰议和,立波兰王子弗拉基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并秘密打开莫斯科城门,迎接波兰军队。由于议和条件并没有经西吉斯蒙德三世同意,而西吉斯蒙德三世想自己当沙皇,故不准弗拉基斯拉夫到莫斯科,并将莫斯科大贵族派来的代表团扣留。16116月,波兰军队占领斯摩棱斯克城。7月,瑞典军队占领了诺夫哥罗德。俄罗斯国家丧失中央政权,面临被瓜分和灭亡的危险。

大难临头,俄罗斯人民挺身而出反抗外来侵略者。1611年初,小贵族廖普诺夫率领一支义勇军向莫斯科推进。莫斯科市民也奋起抗敌。由于大贵族的叛变,这支义勇军遭到失败。不久,以尼什涅.诺夫哥罗德为中心又组织新的义勇军,首领为德..波扎尔斯基王公和市民米宁。参加这支义勇军的有贵族、农民和城市平民,鞑靼人、玛里人、楚瓦什人和一部分的哥萨克也加入到义勇军的行列。16128月,义勇军向莫斯科推进,在近郊粉碎波兰的军队。10月,义勇军解放了莫斯科,波兰军队投降。

4.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和农奴制的加强

莫斯科收复后,161211月,义勇军领导人决定在莫斯科召开有各阶级代表参加的"缙绅会议",选举沙皇。16131月,会议正式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大贵族、高级教士、中小贵族、商人和哥萨克的上层代表。会上推举大贵族米海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年),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为止。

新王朝建立以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彻底结束外国干涉。当时,波兰、瑞典仍占有俄罗斯很大一部分的国土。1615年,俄国军队在普斯科夫城下打败瑞典军队。1617年,俄瑞双方缔结斯托尔波夫和约,瑞典将诺夫哥罗德归还俄国,但仍继续占领芬兰湾东岸的土地,切断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

1618年,波兰王子弗拉基斯拉夫又向莫斯科发动进攻,但很快就被俄军击败。同年12月,俄波双方在都利诺村签订为期14年多的休战协定。俄国将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等地割给波兰。1632年,双方战事又起,俄军失利。

1634年,双方又订波利亚诺夫卡和约,斯摩棱斯克及其他被占领区仍割归波兰。

罗曼诺夫王朝致力于加强农奴制度,恢复中央集权制。1616年,尼什涅.诺夫哥罗德的农民,杀死贵族,焚烧村庄,举行起义。同年,喀山地区的鞑靼人和玛里人也举行暴动。但这些起义不久就被罗曼诺夫王朝镇压。不久,沙皇政府宣布追捕逃亡农奴的期限为10-15年。1646年,又进行新的户口登记,凡登入"人口调查簿"的人一律不准离开原地。在镇压莫斯科下层人民起义后,于1649年颁布新法典,规定贵族有无限追捕逃亡农民的权利,追回的农民连同家属及其全部财产都归原主,从而在法律上最后确立了农奴制度。米海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把他的父亲费拉罗从波兰迎回莫斯科,奉为大教长,一切敕令都由沙皇和大教长联合颁发。1649年的新法典还把沙皇抬高到绝对权力的地位,沙皇的意志就是法律,一切大小贵族在沙皇面前都自称奴仆。俄罗斯已完全成为君主专制国家。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从生物诞生到人类文明,专注地球史、人类史、民族史、文明史。已发表《地球生物全系列》、《人类源流》,《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世界古代列国志》等系列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