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全系列】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五):毛蚁

民生   2024-11-15 06:37   上海  

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五):毛蚁


5.毛蚁属

毛蚁属(学名:Lasius),隶属于蚁亚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是一种常见的蚂蚁,工蚁体长通常2~4mm,品种体色黄色到黑色不等,捕猎时利用大鄂,且具备蚁酸。

1)生活习性

地球上最常见的蚂蚁类群,多喜欢潮湿偏冷的环境。生活在北方,地面活动的品种颜色较暗,地下活动的品种颜色较浅。工蚁单型,体长通常为2~4mm。有些品种通过临时性寄生其他蚁巢来建立群落,包括北美特有的citronella ants。部分毛蚁属昆虫有抚育和运送同翅目昆虫的习惯,一些毛蚁属物种还具有寄生行为,例如Lasius umbratus(遮盖毛蚁)。尽管作为自第三纪以来持续存在的几个蚂蚁属之一,却也只有少量可见的进化。

2)分布

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向北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北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地区,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东南部和拉布拉多南部。向南到达马德拉,北非,伊拉克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部,福尔摩沙山脉,墨西哥中部山脉和佛罗里达北部。它与东南亚热带动物群在地理上最接近,它仍然保留了北温带性质。

3)玉米毛蚁

玉米毛蚁(学名:Lasius alienus),所属分类阶元: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蚁亚科毛蚁属,是全球广布物种。

①外观与习性

工蚁:体长3.0-4.2mm。体暗褐色,触角柄节和足径节黄褐色,上颚褐红色。立毛被稀疏,足径节和触角柄节无立毛或有很少的立毛。全身有倒伏柔毛被。头较光亮,具细微的网状刻点和浅刻点;前胸背板略光亮,有横向细刻纹。上颚8齿,稀9齿;唇脊发达。结节前面凸,后面平,侧缘凸,顶端窄、直或凹。

蚁后:体长8.0mm-9.0mm。灰褐色至褐黑色。头比并胸腹小得多,触角柄节和足径节立毛无或极少。

雄蚁:体长3.0mm-3.8mm。灰黑色。翅透明。触角柄节和足径节无立毛。

②生活习性

玉米毛蚁是单后制,生活于空地、草地和林内,在地下、石块下或树洞内筑巢。喜食蚜虫的分泌物与植物的花和蜜腺,通常在5-8月份婚飞。在黄土高原见光疏林区、灌木丛、草地、空旷地等,种群丰富,阴坡森林和密灌木丛分布较少

③寄主

杂食性,以树木分泌物及其他昆虫为食,群体觅食。

④分布

宁夏(罗山)、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6.箭蚁属

箭蚁属(学名:Cataglyphis),隶属于蚁亚科,属中型蚂蚁,工蚁多型,体长4~8mm左。该属有109个物种,主要分布在古北区。该属中最有名的当属撒哈拉银蚁,撒哈拉银蚁拥有一系列的适应进化让他们能够生活在炎热的撒哈拉地区。

1)形态特征

箭蚁属蚂蚁多生活于草原、空地或沙丘处。可捕食多种昆虫。小型工蚁多从事挖掘活动,大型工蚁多从事觅食活动。属物种是古北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最显着和最具特色的蚂蚁,从毛里塔尼亚到戈壁沙漠。他们比较容易找到,因为他们优先占据开放的栖息地,群落多大,巢穴的工蚁也很多。由于其多样性和原始的生殖策略以及它们对热环境的非常适应性,使得该属物种成为优势物种。

2)分布范围

非洲、欧洲南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3)撒哈拉银蚁

撒哈拉银蚁(学名:Cataglyphis bombycina)以昆虫和其他死亡的节肢动物为食。它们能在表面温度高达70°C沙漠环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热的昆虫之一。

①形态特征

与其他箭蚁属蚁种不同,银蚁的大型个体生有特征明显的军刀状的下颚,在有翅雌蚁以及多型工蚁中同时存在。兵蚁同时具备雌蚁和工蚁的特征,在蚁群中担任防御外敌和存储食物的工作。

②生活习性

它们在沙漠中以昆虫和其他死亡的节肢动物为食。它们能在50°C下的环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热的昆虫之一。

银蚁不仅耐热,其爬行速度也相当快。如果将银蚁换算成人类的体型,它们可以达到每小时280英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时450公里。

③栖息环境

尽管没有已知的陆生动物可以在温度超过50°C的环境下长期生存,但他们却能够在表面温度超过70℃的撒哈拉大沙漠中生存,该属的物种通常在形态和生理上能够适应干燥和炎热的环境。

④物种分布

安哥拉,以色列,利比亚,突尼西亚,马里,沙特阿拉伯。

⑤物种研究

据科学日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助理教授余楠方(Nanfang Yu)和瑞士苏黎世大学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同事发现了撒哈拉银蚁在地球上最炙热的环境里保持凉爽的两个关键策略。余的研究小组是第一个展示这种蚂蚁会利用一种独特形状头发外衣来控制非常大范围内,从太阳光谱(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到热辐射光谱(中红外)的电磁波,以及在不同的光谱带使用不同的生理机制来实现降低低温的生理功能。这项研究被发表在618日的期刊《科学》上。

这个生动的例子展示了进化是如何引发生理特性的适应性,从而完成生理学任务并保证存活,在这个例子里是指预防撒哈拉银蚁变得过热,余说道。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调查紫外线和可见光谱里生命系统的物理光学,然而我们对红外光在这些生物里所起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我们的研究显示人类肉眼可见的光并不意味着它在活体有机物中没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项目最初源于科学家们非常好奇蚂蚁引人注目的银色外套是否在保证它们在极热环境里保持凉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余的小组在意识到红外光的重要作用后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要广泛得多。他们有关体温调节问题存在生物学解决方法的发现或可以导致具有最优冷却特性的新型扁平光学组件的发展。

这种仿生冷却表面将具有太阳光谱的高反射性和热能辐射光谱的高辐射效率,余解释道。所以这或可以产生有用的应用,例如车辆、建筑物、设备甚至衣物的冷却表面。

撒哈拉银蚁会在中午阳光最强烈时在撒哈拉沙漠里觅食,沙漠表面温度高达70摄氏度,它们必须保证大多数时间自身体温低于热能极限,也就是53.6摄氏度。在它们大范围的觅食旅途中,蚂蚁会寻找昆虫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尸体,后者无法忍受沙漠恶劣的热能环境。在一天中最炙热的时刻活动使得这些蚂蚁可以躲避捕食性沙漠蜥蜴。研究人员一直都很好奇这些小型昆虫(大约10毫米)是如何在这一极端炙热和压力的环境里存活下来。

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和离子束铣,余的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体顶部和侧边都覆盖有三角形截面的独特形状的毛发,这使得它们可以以两种方式保持凉爽。这些毛发在最高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下是高度反射性的。这些毛发在电磁光谱红外波段是高度放射性的,它们相当于一个抗反射层,可以增强蚂蚁通过热辐射卸载多余热量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将身体的热量释放至冷却的天空来实现。当蚂蚁暴露在晴朗的天空就可以产生这种被动冷却效应。

为了方便理解热辐射的效应,想象一下早上你起床时感受的寒冷。在下床的那一瞬间因热辐射就丢失了一半的能量,因为你身体的温度暂时比周围环境要更高。研究人员发现,增强的太阳光谱反射性和提高的热辐射效率将银蚁的体温有效地降低了5-10摄氏度。这些银蚁可以操控这么广的光谱范围内的电磁波这一事实展示了昆虫看似简单的生物学器官所具备的功能有多复杂。研究首席作者、余的博士研究生诺尔曼·石楠(Norman Nan Shi)这样说道。

余和石与瑞士苏黎世大学脑研究所的鲁迪格·魏纳(Rudiger Wehner)教授、以及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盖里·伯纳德(Gary Bernard)合作进行了这一项目,他们都是昆虫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小组设计和进行了所有实验性工作,包括光学和红外显微镜学和光谱学研究,热力学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和仿真。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将这项撒哈拉银蚁研究里所学知识应用于创造一个平的光学组件,或者称元表面,后者包含一个纳米光子元素的二维阵列,具有光学和热能辐射特性。

余和他的研究小组计划接下来拓展他们的研究至生活在极端环境的其它动物或有机物,试图学习这些生物面对这些极端环境条件的策略。动物进化了不同的策略来感知和使用电磁波:深海鱼有眼睛可以帮助它们在深水里移动和捕食,蝴蝶利用翅膀里的纳米结构创造不同颜色,蜜蜂可以看见紫外线信号并作出回应,萤火虫会使用闪光通信系统,余补充说道。为了感知或者控制电磁波而进化的器官在复杂度和有效性方面往往超越仿真人造设备。理解和利用这种自然设计概念可以加深我们对复杂生物系统的理解,从而激发创造新型科技的灵感。

4)艾箭蚁

艾箭蚁(学名:Cataglyphis aenes),工蚁体长8.4mm4.0mm,有大小分化,头三角形较圆,大颚较为细小但尖利,前胸板微凸,中后胸板平而较窄,腹部较光滑有关泽,腿细而长,足部和触角呈暗褐色,体黑色。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

①形态特征

体黑色,头部近三角形似椭圆形,前胸版微凸,中后胸板平而较窄,后腹部光滑有光泽,足细长,末端呈暗褐色。工蚁有体型分化,8.4mm4.0mm不等,蚁后1.5cm

②生物学特性

生活在黄土高原,多见山坡上,巢口呈火山口状,巢穴较深

③生活习性

凶猛,大型生物威胁巢穴进行大面积扑咬,平时捕食小昆虫,喜爱取食水果和腐烂水果汁液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于每年57月份婚飞,由于繁殖蚁翅肌退化翅膀较小,采用跑婚方式

④分布范围

属于耐干燥,耐高温的沙漠品种,广泛分布于中国河北,北京,山东,辽宁,山西,青海,陕西,新疆,甘肃,宁夏,黑龙江,内蒙等地。国外向西致意大利,向东致俄罗斯,蒙古。向北致乌克兰,捷克。同时中亚,土耳其,高加索等地均有分布

7.短角蚁属

短角蚁属(学名:Gesomyrmex)为一仅6现存种的小属,隶属蚁亚科,比较罕见,除中国广东外仅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该属蚂蚁触角短,复眼大,是较古老的蚂蚁类别。树栖种类。

1)形态特征

短角蚁属的工蚁很容易由以下特征识别:有工兵分化,体长2~3mm,具有细长且明显的复眼,触角短,体呈黄色,鄂具备四颗以上鄂齿。工蚁触角8节,兵蚁则有9节,蚁后则有10节。

2)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3)豪氏短角蚁

豪氏短角蚁(学名:Gesomyrmex howeardi),工蚁分大小两型。大型工蚁体长3mm,暗蜜黄色,足色稍浅,复眼黑色,上颚咀嚼边红褐色。小型工蚁长2.3mm,比较而言头占比例更大。分布于广东。

8.刺结蚁属

刺结蚁属(学名:Lepisiota),是隶属于蚁亚科的一属蚂蚁,工蚁单型,体长通常2mm左右,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它们在腐烂的木头、地上或树木中筑巢。

该属蚂蚁体型小,通常不超过2mm,可以通过节结的一对突起辨识它们。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有约135种。刺结蚁被大量发现在森林较少的地方,如草原、热带草原和林地。

9.尼氏蚁属

尼氏蚁属(学名:Nylanderia),隶属于蚁亚科,具有蚁亚科罕见的裸蛹。同为裸蛹的还有前结蚁属(Prenolepis),估计亲缘关系较近。尼氏蚁在蚁亚科是一个大属,世界性分布,欧洲有入侵物种分布,而未有本地物种的发现。该属有包含130种,部分物种是生态入侵物种,体型小到中型,黄色到黑色,土中、腐木或落叶中筑巢。

1)形态特征

下颌有67颗牙齿,上颌片6段,唇pal 4节,头部背部存在直立的刚毛,尽管少数品种在头部、腿部上缺乏直立的刚毛,但是通常在头部,趾甲,足部和背部背侧具有丰富的直立的刚毛。眼睛通常发育良好,位于头部中间和侧向。背侧的刚毛成对松散排列,缺乏直立的刚毛。

2)生活习性

尼氏蚁属(Nylanderia)是一种具有近乎全球分布的大属,具有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蚂蚁属。体型较小,工蚁单型,体长一般为3mm左右,大部分属于小型蚂蚁。该属由130多种现存的物种和亚种以及两种化石物种组成。直到最近大多数尼氏蚁被归为立毛蚁属(Paratrechina)。而由分子系统的研究和对形态特征的重新评估已经确立尼氏蚁属(Nylanderia)为有效属。这些蚂蚁分布位置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以土壤或烂木的栖息地。大多数物种都是外来入侵物种。

3)分布范围

除高纬度地区外,在所有地理区域均有发现。这个属性本质上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其确切的北极限是不确定的,并且意外的是在欧洲显然没有找到本地物种。该属在热带地区具有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许多温带地区,尼氏蚁属构成了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该属许多物种带到全球各地,这个属中有几个物种是主要的入侵物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从生物诞生到人类文明,专注地球史、人类史、民族史、文明史。已发表《地球生物全系列》、《人类源流》,《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世界古代列国志》等系列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