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妹惊闻,一款在香港商场售卖的牛奶味雪糕竟被检测出含有严重超标的大肠菌群!
近日,九龙湾Megabox商场的一家名为Fufuland的甜品店,向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提供了一份牛奶味雪糕样本以供抽查。
图源:网络
经检测发现,样本中的大肠菌群含量高达每克6.9万个,是香港法例规定的690倍!而总含菌量高达每克120万个,也是法例规定的24倍!
图源:星岛头条
这样一款“甜蜜炸弹”,简直让圈妹不寒而栗。
不过圈妹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是用来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一个指标,显示食品是否受到细菌污染。而大肠杆菌则是其中一种细菌,某些致病菌,比如臭名昭著的O157型,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食物中毒。
图源:SMQ食品检测
如果摄入超标的大肠菌群或致病性大肠杆菌,常见症状包括:
轻度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重度症状:脱水、发热、肠道外感染、腹泻带血,严重者可能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肾衰竭),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图源:网络
这家“塌房”的甜品店是一家主打生乳舒芙蕾和冰冻甜点的内地连锁品牌,今年7月刚高调“攻港”。凭借“网红甜品+梦幻颜值”,Fufuland在短短几个月开设了6家香港分店,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
图源:网络
但这次大肠菌群超标事件,不仅给了品牌致命一击,也为香港食品卫生安全敲响了警钟。
根据香港法例(《冰冻甜点规例》第132AC章),任何供出售的冰冻甜点:
每克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00个;
总细菌数不得超过5万个;
违法者最高可面临1万元罚款和3个月监禁。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中心官网
Fufuland分店不仅面临停售和弃置雪糕,还可能被食环署检控,真是“赔了雪糕又折口碑”。
屡见不鲜
其实,大肠菌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爆雷,圈妹扒了扒近期的“塌房”事件,发现食品卫生问题比想象中更普遍:
香港超市胡萝卜
今年11月,香港百佳、Taste等超市发现一批从美国进口的有机胡萝卜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这批蔬菜被紧急停售下架,并被食环署列入黑名单。
图源:香港01
内地紫燕百味鸡
内地知名熟食品牌紫燕百味鸡最近也“翻车”了。夫妻肺片、香辣鸭脖等招牌产品被检出大肠菌群严重超标,最高一款超标290倍。
图源:星岛头条
深圳卡玛王子面包店
号称“高端烘焙品牌”的卡玛王子面包店,在今年10月深圳市的食品安全抽样检查中,被查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香浓吐司面包”成了“细菌温床”。
图源:深圳新闻网
这些事件说明,无论是进口商品还是本地品牌,都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盯”上你了
普通人是怎么被大肠菌盯上的呢?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通常包括:
原材料污染:比如不干净的奶源、水源或食材。
加工环节不卫生:操作人员手部或设备清洁不到位。
储存不当:冷链中断或冰冻甜点反复解冻,容易导致细菌迅速繁殖。
图源:网络
而传播途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直接接触:未彻底清洗的蔬菜、奶制品或未煮熟的肉类,或不洗手就触碰食品。
间接污染:受污染的水源、土壤,甚至空气中都可能带有病菌。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接触,如飞沫、握手后未清洁便触摸共用物品等。
图源:网络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杜绝病菌,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尽量降低风险:
注意食品来源:选择正规品牌,检查生产日期和包装完整性。
做好食物清洁: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乳制品、熟食等应选择新鲜安全的产品。
烹饪时煮熟煮透:生冷食品如寿司、刺身、冰淇淋等尽量少吃,或者选择卫生有保障的店铺。
冷藏食物要控温:冰箱温度保持在4°C以下,避免反复解冻,致使菌群滋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烹饪前后一定要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图源:香港文汇网
Fufuland的雪糕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食品卫生关乎每一个人。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对“入口的安全”多一份重视,别让“甜品”变“病品”。
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