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你们公司的流程吗?

职场   2024-12-26 08:30   上海  

你,喜欢你们公司的流程吗?
的确。我们都知道,流程很重要。它能让复杂的工作变得简洁高效,能让你从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帮你把非标准化的工作理出头绪。
但很多时候,流程也很麻烦。比如,冗长的流程会让客户等待时间过长;比如,僵化的秩序跟不上变化太快的市场;又比如员工培训不到位反而被流程耽误工作进度。
流程,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到底该怎么制定流程呢?
前段时间,刘润读书会直播间邀请来了一位管理咨询专家,陈果。至今,陈果老师在流程管理的路上,走了35年了。
1988年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毕业,1992年从中国工商银行出来后,他就一直从事咨询管理工作,曾在惠普、IBM、顶尖咨询公司MBB里的波士顿咨询担任过经理和顾问。现在,陈果老师是企业知识开源计划的创立人,是新书《业务流程》的作者。
陈果老师说,你去看那些业务冠军,多半是一些很擅长做流程的人。
不擅长,抄作业不行吗?不行。
听完陈果老师的分享,你或许会发现,这些年对于“流程”,有这么多的误解。
怪不得,人人都想抄华为,抄成功者寥寥。
直播间里,陈果老师还分享了许多精彩见解。比如这一点,让我印象挺深:只有建立公认的知识,大家才能用。而只有大家都用上了,才能让战略落地,才能降本又增效。
小到出差怎么报销,大到公司的战略结构搭建;从简单拆解工作标准,再到未来结合数字化和AI科技做流程挖掘......都是如此。
具体怎么理解呢?
按照国际惯例,从一个故事开始说起吧。

遇事不决拉个群,是种低效工作方式

去年年底,陈老师刚从波士顿咨询出来,准备做企业知识开源计划。
这时一位老客户联系到他,愁云满面,说有些管理上的问题很想跟他探讨。
于是陈老师直接打了个飞的,从上海飞去深圳和这位老客户吃午饭,吃完又飞回上海。
也正是这次午饭,启发了他要写一本业务流程的书。
讨论什么问题呢?微信群。
这位老客户,是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规模越做越大,从几百人做到了几千人。
现在老客户最困扰的问题,就是手机上,有300个微信群。
公司内部要协调一件事情,动不动就在微信上拉个群。
毕竟好多事儿都需要老板知情、敲定,这300个群,都得把他拉进去,一块儿谈事。
真头疼啊。一天哪有这么多时间,每条微信都看,看了还要回复。其他事情还要不要做了?
300个群。就算有30个老板,一人管10个群,都完全“不经用”。
但如果哪个微信群退掉或者不看的话,又生怕错过了重要的事情。
怎么办?
不愧是“老”客户。对方紧接着就问陈老师,说我们这公司,是不是因为缺乏业务流程?要不给我们做个培训吧?
陈老师笑了。的确是这样,300个群,完全可以沉淀出10个流程。
以后每次就自动走流程,筛选掉重复的任务,最后留下少部分再来找董事长敲定。
简化,高效。
但是具体怎么把300个群,提炼出10个流程?
回答这个问题前,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流程。

原来,人们对流程有这么多偏见

说起业务流程这个词,你可能会觉得既陌生又熟悉。
有的人很恨它,认为它会让工作死板、没有创新,还是领导裁人不增效的借口。
但也有人很依赖它,觉得人是很不稳定的,没有流程来规范,何谈确定的结果。
陈老师说,管理里面常提到的“流程”,是在讲“业务流程”。而科学的业务流程,应该是能让工作更好做,收益更大化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对流程的偏见呢?那是因为没有设置好科学的流程。
业务流程是一个“舶来品”,2000年左右才从发达国家传到国内。到现在,许多国人提到它,依然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
有的人看到了大象腿,认为业务流程就是标准化SOP文档。
还有的人看到了大象鼻子,认为业务流程是从采购到支付、生产计划的运营过程。
只看到一小部分,就太可惜了。
一个人,只有力气搬运20公斤货物。而一头大象,能驮运9吨重的行李。只看到象腿的人,是无法想象到,原来可以让大象来帮忙搬运的。
那么业务流程,到底是什么?
陈老师从宏观、中观、微观结合的角度,总结了一个公式:业务流程=价值链+流程+任务。
我和你挨个解释。
1)价值链
假设你现在开了一个茶园。
你研发新款茶产品、设计外包装、采摘和生产茶叶、营销茶叶,到售后服务等,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的总和,就叫做价值链。
你得先从宏观的层面,把各项有价值的业务,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等全链条,进行不重不漏地分类、分层。
2)流程
陈老师说,流程,是业务流程的一个部分。
明确价值链之后,便是针对里面涉及的每项业务描述流程。
怎么描述?逐一展开成一串“动词+名词”来命名的活动。
比如,茶园的采茶工请假了。
“休假”本身并不是一个流程。“申请休假”才是。因为申请休假会有一个产出,就是“已批准的休假”。
这一串活动,相互独立,不重不漏。越细越好。
拆到这一步,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框架就有了。接下来,就是每个业务具体怎么落地:把活动拆成更具体的小任务。
3)任务
接下来,便是把每个活动,拆到最细,成一个个小任务,用最小颗粒度的信息来记录。
这其实也是咨询公司很爱用的一个模型:问题树。
比如“把大象放进冰箱里”是一个问题。
你可以拆成“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这三个小问题。这三个小问题就是三个任务。
又比如说,“通知客户”叫做一个问题。
你可以把它拆成“打电话通知”,“发微信通知”,“发短信通知”,“上门通知”等小任务。
用这种方法,哪怕是一些看上去非标准化的工作,也是可以用颗粒度极细的流程拆分,从而保证60分及格线的产出。
你发现了吗?
业务流程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操作、风控、审批,底层其实是管理思想。
业务流程,是组织向客户“交付价值”的一种方式,可以把公司里的各种资源,高效协调起来。

想降本增效,你得先细化流程

有无业务流程,会有什么区别?
陈老师书里,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
企业中的成本分摊问题,如果简化一下,就像是几位朋友一起吃饭,到底饭钱怎么摊才公平。
比如,周末你和4位老同学聚餐吃涮羊肉。结账的时候一看,一共花了1000元。
这时怎么办呢?传统成本法会说,那就AA吧,5个人,每人200元。
这其实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案。
业务流程里有个比较典型的基于活动管理的ABC方法(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会进行更细致的“归因”。
比如,这1000元中,菜钱只占了一半,剩下一半是酒钱。
ABC方法在研究流程后发现,其中两位老同学特别爱喝酒,你们其他三位压根没喝。
那么没喝酒的人,每人出100元。喝了酒的人,每人出350元。
这才是更好方案。
那么到企业具体事务里,这种流程方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比如,能够优化产品的定价策略。
陈老师举了个他曾做过咨询案例。
当时有一家连锁零售企业,邀请陈老师去做咨询。陈老师发现,它的销售成本比较高。
是人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呢?都不是。是陈列方法的问题。
他一个个排查过去,发现企业的销售督导人员工作效率很低。
倒不是因为他们消极怠工。是因为,这家企业的商品品种繁多,而商品摆放的位置,乱七八糟。
当销售督导人员在巡店时,就要专门花许多时间,来指导门店改进陈列。
每一次巡店,都要这么来一次,多浪费时间和人效啊!
于是陈老师建议他们,对某些门店的商品组合和商品数量进行调整,统一陈列标准和规范。
这样做,督导人员巡店时,相当于拿着一份标准答案,让门店对着抄就好。大大降低了这家企业的销售成本。
企业有流程记录和规范,间接成本就能被准确归因和追踪。
而识别每个产品真实的成本,就能准确发现,哪些产品定价低了,哪些产品被分配了不该承担的成本。
比如有的问题明明在“人”和“场”上,而不是“货”上,企业只是简单把产品定价抬高了。消费者又不满意了。进入了负循环,却找不到改进原因。
工作简化。效率优化。组织再造。
这是科学的流程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所以,业务想要降本增效,就要细化流程。
你可能会好奇:那些追求流程极致的人,可以把它细致到什么地步呢?
19世纪,美国有一对很有名的科学管理夫妇,吉尔布雷斯夫妇。
他们会通过摄影技术,拍摄记录人在工作中的所有动作轨迹和时间。
然后,逐一分析哪些动作可以优化,优化后归纳成标准的工作流程,从而改善工人的工作效率。
相比起极度需要创新的科技改革,或许,极致优化流程,是企业提升业务路上,性价比更高的选项。
流程这么好,我要不要赶忙回去,把手上的每个业务都流程化?
别急,每个业务,需要做业务流程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流程识别,就是一个“找路”的过程

陈果老师自创了一个二维四象限模型,可以帮助你用来判断,这个工作是否需要流程。
分类方式参考了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工作的结构化程度”。
结构化,是看这个工作,是否可以分步骤、分层次。
接着,还能细分成具体的活动和任务。
每个活动、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有标准化的作业可以抄。
结构化程度低,意味着会面临不少临时突发状况,需要解决特定的问题。
另一个维度,是“产出的确定性”。
在建立流程之前,还需要做一个动作:流程识别。
流程识别,就像是一个“找路”的过程。
你这么走,就一定能从A到B。这就是产出确定性高的。
那么,在这两个维度下,企业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这4种活动链组成的:流程、个案、项目和协同。
图片来源:《业务流程:穿越从概念到实践的丛林》
我们一个个来说。
1)流程
这个很好理解。
顾名思义,流程本身就有具体的步骤和层次,结构化很高。
并且,只要你按照这个流程去做,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果。
财务、人力资源、仓储物流、订单交付等业务里,那些稳定重复的工作内容,就是天然需要做流程来完成优化的。
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就形成了比如ERP、RPA这样的流程化管理体系。
2)项目
项目是一种“半流程化”的工作。
它的结构化程度高,因为你清楚项目每步要做什么。
但是就算按照步骤做下来,你的产出结果,却是不那么确定的。
所以,做项目就意味着有风险。但是风险控制是可以结构化的,那么就可以通过业务流程设计来优化。
比如OA审批,就是一种风控流程。
3)个案
比如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就是这种类型。
像是派出所破案。这个案子,要么破,要么不能破,会有一个结果。
但是一个人被杀了,你怎么知道这个人哪儿被杀了?又是什么原因被杀了?
你每碰到一个案子,都只能根据这个具体的情况,去中间探明真相。
查案,就是完全没有流程的工作。
只能在每一次“破案”后,记录下来。
那么记录整理的内容,可以流程化,变成企业知识库,方便日后比对规律,加速“破案”效率。
4)协同
做的过程中间是很随机的,出来的结果也很随机,就是协同。
企业里的市场营销、业务战略等业务里,有很多工作内容就属于这一类。
比如前面讲的300个微信群,把大家拉起来谈一个事儿,就是个很典型的协同工作。
你怎么谈,并没有个结构化的方法。最后你谈的这个结果,也不知道是什么。
好了。
流程。项目。个案。协同。四个象限。
过程结构化。结果确定性。两个维度。
陈老师说,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结构化程度和确定性,是可以转化的。
什么意思呢?
比如微信群刚开始搭建,你并不知道客户和同事会来沟通什么问题。但是随着交流次数变多,就能沉淀出一些不断重复、可以提炼总结的内容。
从而,从协同,慢慢往项目和个案上转,最后总能转到流程。
那么接着,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判断一个流程好不好呢?

好流程,只会从好的思想里生长出来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煮大海”式业务梳理。
陈老师分享说,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招标“全面流程管理项目”。意思是,想要通过一次昂贵的采购,就解决所有的业务问题。
这很难见效。
好的、科学的流程设置,是在有了这个流程之后,它所产生的效益是远大过于投入的管理成本的。
这就需要,你先去找到特定要解决的业务问题和目标。
在一个明确范围和目标背景下,开展具体的“流程识别”,然后验证流程的成熟度。
如果把流程识别比作找路,那么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放大。
就像是打开百度地图,你不断放大,才能找到你到目的地的路线。
另一种,是点亮。
现在你面前的地图黑屏了,你只能通过东点一下,西点一下,通过不断把视野点亮,连成片,你才能看清路线。
放大,对应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
也就是,从最顶层的业务战略和商业模式开始,往下一步步拆解业务活动和任务,再从中分解出流程。
比较常见的思路有两种,
一个,是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来划分。
它把流程分成核心流程和支持流程,是围绕着企业具体的职能领域做的划分。
核心流程包括了比如设计开发、营销销售、交付售后等,基本价值创造的职能。
支持流程包括了比如间接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支持核心流程的职能。
后来还延伸出了第三个类型,管理流程,则是为核心和支持流程提供指导的,比如战略规划、合规和风险管理、投资者管理,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个,则是根据“端到端”来划分。
它指企业里任何跨职能的需求,从“提出”到“得到满足”的过程。
比如供应链相关,是订单到交付。采购相关,是采购到支付。研发相关,是创意到产品。
价值链。端到端。
从上到下,不断放大,放大,就能找到一条清晰的流程“路线”。
点亮,对应的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
陈老师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流程识别模型,SIPOC模型。
SIPOC模型把企业抽象为5个环节:
1)供应商,提供流程需要的资源和材料。
2)输入,流程接收供应商的输入。
3)流程,描述从输入到输出的具体工作步骤和操作程序。
4)输出,流程生成产品、服务或者结果。
5)客户,接受输出品的最终用户,或者下游流程。
每个环节,通过具体干活的人去发现问题、找到瓶颈、改善工作,从而找到最能减少浪费的工作流程。
除了这两种外,陈老师还补充了一个,那就是参考模型。
管理不是一门科研学科,而是一门百家争鸣、有迹可循的学科。
公认的知识,像是“国际公认标准”,比如PCF、SCOR、ITIL,就很适合成为流程的参照。
陈老师说,你如果老想着,靠着自己去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论,它没有被大家公认和应用,那么你设计出来,后面落地是会非常困难且低效的。
美的有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流程改革,可以说是结合了这三种方法。
在管理上,美的提出过“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想要简化目标。
为此,美的启动了名为“632计划”的管理变革项目,主要参考的是精益管理标杆,丹纳赫的DBS系统。
他们把冗杂的部门,简化成6个运营系统,3个管理平台,2个技术平台。然后,取消了中间管理层级,都由公司一把手来担任领导。
落地方面,设定了五级流程框架:
1到4级在总部统一制定,这样在顶层设计上是统一的。而五级以下的详细流程,则是各个事业部个性化定制。
从上到下有统一标准,从下到上有问题改善。
“632计划”建设,为之后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陈老师在书里给出了美的的数据:
通过3年的“632计划”建设,美的因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市值增长了5倍,营收增长150%,产品SKU数下降了60%,利润率达到了10%。
内容来源:《业务流程:穿越从概念到实践的丛林》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参考模型。
从这三方面着手,会更科学一点。
流程建设完成后,如果依然不放心,还可以去进行流程评估。
陈老师提到了两种评估方式。
一种,是成熟度评估模型。
比如PEMM模型,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简单来说,它会先看你的流程是不是写下来了,被IT执行了。接着跟踪企业是不是守这个流程规矩,是不是能够持续变革。
另一种,是结果反推流程。
流程好不好,最后还是要通过结果来体现的。
比如美国的APQC模型,则会参考绩效等结果,来反过来推测流程的好坏。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与其说流程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不如说,流程是一种思想。
很多人都在担忧焦虑AI取代人类,但其实,简单重复的工作,靠流程就能取代。
而那些不怕被取代的,永远是深度思考、拥抱工具的人和业务。
与其惧怕AI,不如把AI当做工具,从而让工作变得更容易。
流程也是如此。
谈起未来,企业对于流程的修修剪剪,其实完全可以借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我们接着说。

如果,有个“招聘机器人”......
现在,假设你是一位招聘专员。
你平日的工作是怎样的?
你可能需要去招聘网站上批量下载简历。你会不断刷新页面,不断点下载的动作。对不对?
你可能下载了100个简历后,归类筛选10个到一个文件夹,然后打包邮件给你的招聘经理。
你成天在电脑上操作这些动作,然后你的电脑有一个监控设备把你的动作全部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整合。
于是会得出一个你招人的流程,你通过刷新、下载、打包、邮件等等动作,最后邀请了一个人来参加面试。
这一串动作,就可以变成一个“招聘机器人”,每天自动帮你处理前端这些动作。
这个,就叫做任务挖掘。
陈老师在直播中,还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流程挖掘。
如果说,流程化是人去想办法,把战略、业务、活动、任务一层层拆解,画出来;
流程挖掘,则是完全反过来的一个动作。
它从你的动作、信息、业务等等里面,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把流程给提炼出来。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如果说流程识别是找路,那么流程挖掘,其实就像是GPS。
你不知道GPS的原理,但是你安装上GPS,就能帮你导航路线了。
你就算不懂,但你用起来特别顺手,它用人工智能算出来,总能自动给你推荐哪一条路是最合理的。
流程挖掘,进一步,又能拆细成任务挖掘。
听起来非常好用。
这个技术理论其实很早就提出来了,2016年左右开始了企业级应用。
而随着现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这样的反向挖掘,可能会更加普及。
但就像是有了车后,还需要驾驶员。更进一步,有了无人驾驶的车,还需要一位安全员。
先不说每个公司都用上流程挖掘还需要多久,就算用上了,还需要懂流程的人去维护和迭代。
所以,流程是一种管理思维。
而这个思维,人人都需要拥有。
越早越好。

陈果老师说,即便很多专家,能讲清楚华为的流程怎么操作的,也依然无法复刻华为的成就。
因为对于华为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个流程,而是长期沉淀下来的企业知识。
这些知识通过流程,不断被员工应用、迭代,形成了企业的“肌肉记忆”。
这块肌肉越来越强壮,员工运用得越来越熟练,才浇筑成了华为这样的巨人企业。
流程,从来不是万能药。
它不是一个花了不多钱就能购买的“神器”。并不是有了流程后,你就可以安然当个甩手掌柜,企业自发运转,员工自发拼命。
但是流程,是一个帮助你把业务落实,让成功有迹可循,让成就变得可复制的科学思路。
有一句欧洲谚语,叫“阿喀琉斯之踵”。
荷马史诗中,有个叫做阿喀琉斯的英雄,他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脚踝。
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被冥河水浸泡过,无坚不摧。唯有脚踝,当时被母亲紧紧捏住,没有被冥河水浸泡,被箭射中,他就死了。
那么流程,就是大企业的脚踝。
这个脆弱的地方解决了,才能是更强大的公司。
感谢陈果老师。
祝你,做事有章法。
祝你,能一遍遍复制你的成功。

*文章为陈果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业务流程:穿越从概念到实践的丛林》,陈果

观点 / 陈果  主笔 / 木言声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70篇原创文章


推荐阅读:
《招不到人,背后的真问题》
《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
《搞明白自己的业务,才能更好地管理》
《流程的存在,不是为了制造各种麻烦,而是为了解决3种问题》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刘润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5分钟商学院”课程主理人,著名商业顾问,曾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企业提供过战略咨询服务,每年10月举办“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年度规划的参考方向,一起更早看到未来。使命:降低商业的认知门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