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阅读去学习知识?

职场   其他   2024-12-27 08:58   上海  


观点 / 刘润    主笔 / 二蔓   责编 / 黄静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


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来吧,读万卷书》,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阅读这个话题,是我一直想分享,但又不敢分享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

这世上有万卷书,有万千读者,也就自然有千万种阅读方式。

但在后台,我还是会收到很多被阅读困扰的读者的留言:

“我想学习xx领域的知识,应该去读哪些书呢?”

“为什么这个知识点,在这本书里是这么说的,在那本书里又是这样表述的,我应该相信哪一个?”

“我工作太忙了,实在是没有整块的阅读时间,我应该怎么办?”

......

困扰各式各样,但基本可以总结为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通过阅读去学习知识?

我不敢说自己有多么擅长阅读,但我还是希望,我关于“阅读”的一些浅见,能够给你带去一点点的帮助。

所以今天,我也斗胆拉着你,系统性地分享一下我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

这也导致了今天的文章会有些长,内容会有点多,有些观点并不完善。但我还是相信,坚持看完,你会有一些小收获的。

一家之言,供你参考。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非常高效的阅读方法,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

那么,这么大的话题,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如何正确认识书籍开始吧。

写作,本就是损耗知识的过程

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书籍呢?

恬不知耻地说,作为一个作者,我也写过不少书。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在这个过程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写书,真的太太太太太难了。

在我看来,写书这件事,至少从两个维度考验了作者。

第一个维度,叫做损耗度。第二个维度,叫做料肉比。

我们一个一个来聊。

什么叫做损耗度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损耗掉了多少知识。

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你想要发一条微博。

微博的字数限制,是140个字。140个字,可能只足够你说清楚那么1-2件事。

这就有点像是在写脱口秀的段子。你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地方加入某个句子,是在那个地方删掉某个词,是如何用最简短的语言把想要表达的内容串起来。

再比如说,你想要写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字数,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就以我们公众号的文章为例,大部分的文章,字数大概在2500-3500的样子。

这就有点像是在写相声的稿子。你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地方加上一个伏笔,是在那个地方放上一个迷思,是如何在最后把包袱洋洋洒洒地抖出来。

如果是写书,又不一样了。一本书籍的容量,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

你面对的,是篇、章、节、段。你要思考的,是一个特别大的统筹问题。海量的知识要如何排布,每一章的文字量要如何分配,先说哪一节后说哪一节。

不管是写微博、写文章,还是写书,都免不了语句上的筛选、调整、删改。文字容量越是大,损耗就越是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你需要不停地call back。

你每回头看一节,就会有一次疑惑,这几节的逻辑,是不是没能做到严丝合缝?

你每向前看几章,又会有一丝怀疑,我现在正在写的内容,是不是和前面矛盾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损耗自然就无可避免。

打一个有点科幻的比方吧。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USB接线。

接线的一段,连着你的大脑。接线的另一端,连着我的大脑。只需要一个启动按钮,就可以把你大脑中的知识,复制粘贴到我的大脑里。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没有损耗的。你有多少知识,我就能得到多少知识。你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多深刻,我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有多透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位作者的写作能力足够强大,那么他的知识就可以以几乎0损耗的代价,写进书籍。

但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损耗。

是一项考验料肉比的工作

聊完了损耗度,我们再来聊聊料肉比。

你猜猜看,猪肉、羊肉、鸡肉、牛肉,这四种肉的价格排序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常年有买菜的习惯。那么,你会知道,鸡肉不如猪肉贵,猪肉不如牛肉贵,牛肉不如羊肉贵。

为什么?是因为供需关系吗?

不是的。是因为料肉比。

什么是料肉比?

就是你喂多少斤饲料,才能够长出一斤肉来。

要想让鸡长一斤肉,需要多少饲料?大约是2斤。

猪肉呢?3斤。

牛肉呢?6斤。

羊肉呢?10斤。

所以,这四种肉的价格排序是羊肉>牛肉>猪肉>鸡肉。

你可以不吃羊肉,但是想吃,就要接受它贵。因为它的料肉比最高,成本最高,所以最贵。

同样的,写书,也是如此。

2016年,我专程飞到北京。

真的是专程,没有其他任何目的,就是为了罗振宇老师的一句话:“有件大事和你商量,你来趟北京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于信任吧,虽然非常忙,但居然没问任何具体的事情,就真的飞到了北京。

那一天,我知道,一个叫“得到”的app,就要诞生了。

罗老师和脱不花邀请我在这个新生的app上,写一门商业课程。

是的,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料肉比,我对自己的要求是,10倍。

写一篇文章,必须先输入10篇文章。讲述一个观点,必须先听取10个观点。我必须大量地输入,才能够做到少量的高质量输出。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见地、有价值、有料肉比的。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损耗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慢越好。

就这样,我吭哧吭哧写了整整一年,一直写到不改了,打死我也不改了,这门叫做《5分钟商学院》的课程,才终于在得到上线。

然后我就发现,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太低了。

在得到上,其他老师的写作时间,有的是半年,有的是三个月,甚至还有一周就能写完的。

更气人的是,不但写得快,还比我写得好。他们的料肉比,可能是20倍,50倍,甚至一百倍。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书籍,不是每一本都那么神圣

理解了损耗度和料肉比,你会明白,作者,并不是神圣的。书籍,也是有羊肉、牛肉、猪肉、鸡肉的区别的。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书,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凿壁偷光也要啃完的。

这类书里的知识,你靠听,是学不会的。你靠别人给你讲上个一天一夜,也是不行的。甚至,你一个字一个字地看,都不见得能看明白。

为什么?

因为这类书里的知识,是高度凝练的,是晦涩难懂的。

我举个例子,数学课本。

你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够用看一遍的方式,牢牢掌握教材里的知识。绝大部分人,需要课上一遍又一遍地看,需要老师一堂又一堂地教,需要课后一道又一道地练。

读这类书的过程,就好比是凿壁偷光。你要每天花上两个小时去啃,甚至要照着考试的标准去学,才能一点一点地吸收。

第二类,是值得放在手边常读常新的。

这一类的书,每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遍,总是能有新的收获。

比如说,技能类书籍。突然忘记这个单词怎么拼了,一下子想不起来那种语法怎么用了,拿起书翻一翻。

比如说,工具类书籍。今天Excel里要插入这种没用过的函数,明天PPT里要加入那种没见过的渲染效果,拿起书找一找。

再比如说,启发类书籍。10岁、20岁的时候读,你只知道孙悟空打了三次白骨精。可30岁、50岁再去看,你甚至还能看出人情世故。

这类书,区别于第一类结构完整、有扎实和底层的知识体系的书,我把它们归到“常读常新”里。

第三类,是看看书评、听听解读就可以的。

这一类的书,有点像故事书。本质上,是围绕着一个或是几个观点,加入了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是从一篇文章扩编成了一本书。

这样的书,可以找人“帮你读”。

比如说,找找听书听一听,去豆瓣上找书评、解读看一看,甚至去公众号翻一翻被大家筛选出来的金句,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这类书,快速地翻一翻,了解它的核心观点就行了。

第四类书,是完全不值得看的。

这一类的书,很难出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举个可能有些得罪人的例子,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概念,从出现到今天,还没过去多少时间,就已经开始有人写作关于元宇宙的书了。

这就相当于在1994年,有人要写一本书来解释2014年的互联网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扬言要把2014年互联网世界的逻辑、结构、公司之间的相关关系解释地清清楚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新世界的规则还没有被共同建立出来,还需要不断地尝试。一旦时代变迁、环境改变,书中的内容就会迅速失去价值。

不过,我们确实看到过像凯文·凯利这样的天才,在1994年写了本书,《失控》。这本书几乎预测对了20年后的世界,但这样的状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这类书,基本可以不看。

这四类书,你把哪一类当做羊肉在吃,又把哪一类当做鸡肉在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知识体系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为什么有的人博览群书,却始终无法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要么,是把第二、三、四类书,当成了知识体系的核心。所以,才会出现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恩,你说得真棒。看了那本书之后又觉得,咦?他说得也有道理。

要么,是没有吸收好第一类书,没能把基本功打扎实。所以,上层的东西一旦发生改变,立刻又理解不了了。

没把土壤选好,自然也就长不出认知之树。

那,怎么办?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第一类书,只能啃,甚至要花上几年的时间硬啃。

相信我,这些书,值得你花上三五年的时间,认认真真,一本一本地啃完。

书山有路,但没有捷径。

只要你能踏踏实实啃完,你的体内,就会有一棵商业的认知之树。

之后你再看书,不断往这棵树上挂就行了。直到枝繁叶茂。


学习,要像须鲸一样狼吞虎咽

那么,怎么挂?

我个人的方法是,像须鲸一样学习。

须鲸是怎么吃东西的?

大嘴一张,管它是浮游生物小鱼小虾还是海水,先把所有东西吞进体内。

然后有用的东西消化吸收,没用的东西喷出体外。

通过阅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知识,先大量输入。

然后把有用的知识,挂在你的认知之树上。

一开始,你的认知之树可能只是一颗小树苗。

但随着你大量学习,你的认知之树就会越来越茂密,长成参天大树。

那怎么去大量输入呢?

我自己采取的方法,是在得到上听书或者听课。

我每年在得到上听课的时间,不少于1000小时。当然,这还不包括我写课(输出)的时间。

我听课的速度,是2倍速。也就是每年仅仅从得到,我就要获取2000小时的输入。平均每天6小时。

快速大量地听完之后,你会发现,虽然有些东西对你的价值不大,但因为量大,总能在你脑海里遗留下很多有营养的东西,跟你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产生勾连。

让你的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完整。

你可能会说,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当然有。

比如前几天,我早上7:30起床,打开手机,连上酒店的蓝牙音箱开始听。

洗完脸刷完牙,连上蓝牙耳机,下楼吃饭继续听。

然后出门,去活动现场的路上听。活动9点开始,至少就听了1-1.5小时。

活动结束,比航班起飞提前2小时到机场。路上又听了1.5-2小时。

内容提前下载好,飞机上2小时。落地后回家路上1小时。

那天,我听了6-7小时了。因为2倍速,一天就听了13-14小时的内容。

得到上,(基本上)所有的课,我都买了,都听了。然后,当天的课听完,后面排了8本《每天听本书》。我听的速度比得到更新的速度快。有时候听不到这里,有时候8本书能全听完。

我和罗老师说,加油加油,再过几个月,我估计得到上就没东西听了。

为什么要这么听?

因为你并不知道哪本书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哪怕一本书是讲你从来不感兴趣的领域,你也有可能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我之前听熊逸老师讲《资治通鉴》。

让我自己读,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拿起《资治通鉴》。

但是我在熊逸老师讲的时候,就获得了非常大的启发。

有一集内容是讲水攻,借助水的势能来攻城。

我就获得了一个启迪:战争的本质,是对能量的运用。

谁掌握了更多的能量,谁就更容易赢得战争。

我们在商业上经常说的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其实本质上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大量去听。

走路去上班的时间可以听,去机场地路上可以听,早上洗漱吃饭地时候也可以听。

就算有时候走神了也没关系,继续往下听。

因为最重要的不是听到每一个字,而是大量输入,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

当各种各样的知识穿过你身体的时候,你就会获得一些在你预料之外的收获。

你会发现,所有这些和新知识的相遇,其实都是久别重逢。

除了听书,还要读书。

但在读书之前,你一定要理解一件事。

对于虚构类的书来说,书是目的地。对于非虚构类的书来说,知识才是目的地。

很多人对读书有种莫名的崇敬感。但其实书,只是知识的载体。

虽然很多人觉得,读书一定要读纸质书,要的就是读纸质书的那种感觉。

但是我觉得,读电子书效率更高。

比如,我想读关于战略的书。

那我会把市场上7、8本讲战略的最好的书全都找出来,放在两个显示器屏幕上,同时阅读。

这个时候你就不是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而是自己建构一个关于战略的架构来阅读。

读到特别好的章节,还可以直接用鼠标划线,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里。

等到以后我需要这些内容时,我只要在印象笔记里搜索关键字就能找到了。

非常方便。

这都是纸质书所做不到的。

所以,尽量读电子书,不要读纸质书。

要点,要想尽一切办法扎破

大量输入知识,够了吗?

还不够。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认知之树上虽然挂了很多知识点,但你对有些知识点的了解还比较浅。

而真正深刻、系统的掌握一门知识,浅浅了解可不行。

那怎么办?

我采用的办法是,向专家请教、扎破认知之树上的要点来深刻学习知识。

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我搭好认知之树,有了基本认知之后,我就会去找真正的,这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请教。

请教什么呢?

主要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或者是我不能完全理解的点。

我还是要重申一下,一定要有大致的认知框架之后再去问问题。

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你不知道怎么去问,只会浪费别人的时间。

而且别人跟你讲的时候,可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如果没有基本框架,就算是让专家给你讲一整天,你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所以,先建立框架图谱,在认知之树的基础上,再向别人请教,把点都扎透。

通过这种方式,你在某个专业领域,可能还做不到顶尖高手,但是做到对这个专业比较了解,甚至熟悉还是可以的。

最后,我还是一个商业顾问,经常去各行各业的企业调研,他们大量的实战经验可以和我学习的理论相结合。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哪里认识什么专家?

首先,很多各个领域的大牛专家,都已经有了付费课程。

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信在你的朋友圈中,一定有在某些方面比你强得多的人,跟他学习、请教,也比自己通过书本硬学强。

表达,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内化

有了大量输入之后,你就要开始不断思考总结。

怎么思考总结呢?

写。

每一次受到启发的时候,我都会随手把零碎的想法写下来。

过一段时间,随着积累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想法越来越完善,就会集结成一个完整的逻辑。

我就会把这些逻辑录下来,请我的小伙伴们,或者我自己写成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发在公众号。

等公众号的文章积累到一定程度,一些主题的文章集结起来,就可以出版成一本书。

每一次写作,都是对输入知识的思考和总结。

除了写,你还要练习说。

说,就是讲给别人听。

我每年在线下大概会讲100场课。

讲的都是大量输入之后,我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内容。

我建议你一定要试试,把你的思考,讲给别人听。

你会发现,你本来以为想得特别明白的事,其实讲不出来。

讲不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不是因为你表达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清楚。

你在脑海中想的时候,很多细节其实都被忽略掉了。

但是在讲的时候,就不可能忽略细节。

所以,讲就是逼着自己,把刚刚学到的东西,理解得更加透彻。

而且讲完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其实不是听众,而是你自己。

我身边有非常多优秀的朋友,在各自的领域内,他们都是翘楚。

我常常死皮赖脸地去向他们求教,聊的过程中,他们有时说出一句,可能他自己都认为平淡无奇的话。

但是,我却突然之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

原来如此!他的“平淡无奇”,和我的“醍醐灌顶”,是种鲜明的对比。

这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其实是他的基本功。

而我就算醍醐灌顶了,估计也做不到。

我还有一些朋友,有时会突然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发明了一套理论。

我问,是什么?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很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概念。

我问他,这个概念是你发明的吗?能不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又开始用更多的新概念,再去解释刚才那个概念。

他发明了一整套,和今天的学术体系完全不交叉的理论。

听完后,我问他,你有没有读过一本书,叫做《组织行为学》?去找来看看吧。

他真去找来看了。看完后,垂头丧气。

他发明的这套理论,其实在《组织行为学》中早有表述了,用严密得多的语言体系,精妙得多的逻辑框架,还有很多别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甚至不少是发生在他出生之前。

他顿悟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别人的基本功。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只琢磨,不学习,就会成为知识界的“民科”,不断重新发明轮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勉强能跑,但终究承载不了集装箱卡车,成不了大事。

英语里有一句话:Black belt is a beginner。

黑带(空手道的最高级别)也仅仅只是一个初学者。

先练到黑带,才有资格说,武术,是门艺术。

所以,所谓的顿悟,是学遍古今之后的豁然开朗,是苦练十载之后的无招胜有招,是骑车摔了无数次之后,最后突然控制住平衡的那一刻。

基本功,是顿悟不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书山有路,但没有捷径。

所以,来吧,读万卷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
《高效能人士出差,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
《搞明白自己的业务,才能更好地管理》
《流程的存在,不是为了制造各种麻烦,而是为了解决3种问题》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刘润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5分钟商学院”课程主理人,著名商业顾问,曾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企业提供过战略咨询服务,每年10月举办“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年度规划的参考方向,一起更早看到未来。使命:降低商业的认知门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