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中医特色外治法——揿针疗法

文摘   健康   2024-12-12 20:02   上海  

特应性皮炎中医特色外治法——揿针疗法





特应性皮炎在中医学中属于“四弯风”、“胎疮”等范畴,其特点为多形性皮损,反复发作,瘙痒剧烈,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科逐渐开展了多种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中具有其优势及特色,深受诸多患者的认可。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外治法之揿针疗法。



揿针疗法


揿针疗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浅刺以行卫气,久留针以通孙络,标本兼治,从而达到行气活血、治疗疾病的功效。

揿针属于微型针灸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其特征为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使用时可将针体揿入皮下。针刺入皮肤后,通过特定途径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其调整和治疗作用,同时因针体长久地留置于相应穴位后,产生持续的刺激,经神经-内分泌-免疫传导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产生揿针的针刺效应。





治疗前的准备

1) 常规消毒针具、镊子

2) 根据选穴嘱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No.1

体穴


选穴可选内关、关元、曲池、足三里、血海、阴陵泉等体穴,并根据兼证,随证加减。



No.2

耳穴


选穴也可选心、神门、肾上腺、肺等耳穴,并根据兼证,随证加减。


对于具体选择哪些体穴和耳穴,患者可以来医院进一步面诊,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症状、体征等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进行治疗。


操作要点

1) 先用75%酒精消毒穴位,一用镊子执贴有针圈的胶布直压揿入所选穴位上,黏贴固定。嘱患者每日证型按压各针数次。严重者3日换贴1次,一般患者5天换贴1次。

2) 5-10次/疗程




揿针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埋针处不宜水浸泡。夏季多汗时,要检查埋针处有无汗浸、皮肤发红等。


2.患者可以用手指间断按压针柄,以加强刺激,提高效果。但要注意手的卫生。


3.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孕妇忌用。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伤面部位禁针。




揿针疗法具有联系脏腑、沟通肢窍,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等作用,临床操作简单,作用持续,应用广泛。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揿针疗法灵活结合其他治疗或其他特色中医外治,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治疗效果。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心动?




参考文献:

[1]李斌,李欣.皮肤病揿针疗法[M].2018.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4-79.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AD诊疗中心
提供专病咨询,患者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