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没说对,当10亿中国人都想富起来的时候,就是中国最有希望的时候!”
1985年,广州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哲学、社科领域的学者,正在就“中国为什么贫困”话题争论不休时,28岁的陈东升一语惊人。
39年后,陈东升在《战略决定一切》一书“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章节中,重提了这段往事。“当时我认为,这个假设是荒唐的,是不可能的,但这样不可能的事就在中国发生了。”
前几天,我人生第一次前往新疆,在飞跃天山的万米高空,读着基金圈朋友赠送的新书,时而被连绵的雪山震撼,时而为企业家精神动容——“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飞机落地,打开手机,我的朋友圈已被数则“中证A500”消息刷屏。
一则是:截至10月24日,10只中证A500ETF最新份额合计422.28亿份,规模达到410.54亿元,较上市之初的200亿增幅分别达到111%、105%!
另一则是:10月25日,华夏中证A500指数基金(A类:022430;C类:022431)等20只场外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中证A500指增基金,同步上市。
甚至,还有人借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曲《如愿》歌词,将20年前的沪深300指数与中证A500指数对照,写了一篇兼具专业与诗情的文章:《写在首批A500场外指数发售前夕:走向更深更远处》。
“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 ”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很难持续给投资人提供歌词里描述的“情绪价值”,但如果以一种回勘历史的视角,拆解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或许能帮大家更好地厘清“明天”的财富密码。
1、大A的“周五效应”,源自踏空的肌肉记忆?
股市的波动看似无迹可寻,却总能留下相似的韵脚。
复盘1949年以来美国大选年的股市表现,有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每逢大选年份,美股 11 月份都表现得异常活跃,涨幅是全年最高的水平。
从美国大选角度看,投资人对美国大选的结果研判都比较困难,因为两党候选人的概率相似,但从历史上看,四季度任何一党的胜出,都是股市确定性的落地。
“总统的确认”,代表一种新的确定性的来临,投资人害怕踏空,于是无论当时基本面好与不好,最终选择加仓以跟上市场,这种并非由企业盈利驱动的交易称为“FOMO”行情(害怕错过)。
美股投资人的“FOMO”行情,在近期的A股市场,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2024年9月底以来,除10月11日(周五)外,其余3个周五交易日,无一例外都经历了大幅上涨。
9月27日,上证指数涨到“宕机”,创业板指数午后涨超10%。
10月18日,上证指数午后涨超4%,创业板指数再次涨超10%。
10月25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午后再度放量大涨。
类似的“周五行情”,也体现在9月23日上市的中证A500指数上。
每周一到周四,多空厮杀,不分伯仲,为何到了即将休市的周五下午,投资人的情绪,就突然高胀起来了呢?
一方面,从投资心理学角度分析,“踏空比被套更难受”,尤其是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内经济腾飞,人人都担心被时代的列车抛下,“追赶”与“上车”,早已成为了刻在国人心底的“肌肉记忆”。
另一方面,源于近期经常在周末、节假日释放种种利好政策,还有投资人赚钱效应的口口相传,毕竟人人都想“富起来”。
2、拒绝“情绪价值”,厘清这轮行情的底层逻辑
相比2015年“杠杆上的牛市”,有人给2024年定义为“算法上的牛市”。
9月底以来,短视频平台涌现出一批渲染牛市的“网红”,投资人乐见其成地受“情绪价值”左右,但也很容易为“算法上的情绪”买单。
复盘A股过去二十年的行情,无论是2007年的“死了都不卖”,还是2015年的“侠之大者,为国接盘”,抑或是2024年的“爱在深秋”,每一轮行情的助推与加速,都离不开大众情绪价值的点燃与发酵。
抛开情绪层面的“家国情怀”,这一轮行情背后的底层逻辑如何?
自9月24日以来,主要中国股票指数全线上涨,A股和中概股领涨, 消费、医疗健康、房地产板块领涨。市场人士判断,这一轮上涨行情主要由政策转向驱动,市场动能大幅增强。
本轮行情起于经济预期较弱阶段,权益市场低迷,成交量逐步下行。
政策超预期时点转向,政策催化下的“宏大叙事”增量资金入市,市场从“交易弱现实”转向“交易强预期”。
9月24日,央行、金管局、证监会主要负责人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稳增长、稳市场政策的决心和力度超预期。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目标更加明确、政策力度更大、对微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加重视,除了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以外,还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定调总体超预期,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的一揽子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即将出台。
外部流动性环境,也对国内权益市场有利。
目前市场预期到2025年底,美联储利率下行2.1个百分点,除去已经降息50BP,相当于未来1年还要降息160BP,约6-7次;从目前交易的路径上看,11月降息25BP,但12月份降息可能会在50BP。
经过一轮暴风骤雨式上涨,这轮周期到哪儿了?估值还在低位吗?
研究显示,相对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国市场相对优势仍较为明显,估值水平仍更具吸引力,未来有望吸引外资持续从估值偏高的市场流入。
综上所述,基于本轮超预期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有效提振,在政策面利好与流动性改善双重作用下,权益市场向上行情有望延续。
3、核心资产昔与今,一键配置“中国标普500”
每一轮行情风起云涌,“核心资产”的概念和价值,就再次被市场所敬重。
复盘2019-2021年“核心资产”行情,投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提起几位如雷贯耳的明星基金经理,以及他们的重仓股: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
后来,随着“基金抱团股”的瓦解,这些基金经理也开始走下神坛,而其较高的管理费,也常被持有人所诟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资人渐渐对ETF投资“上头”,其交易便捷、管理费低廉,以及不受基金经理风格漂移、变更离任影响的优势,都让ETF成为各类投资者左侧布局或右侧上车的首选。
从持有体验和盈利比例看,研究报告显示,指数投资者胜算也更大些。
而在这一次,市场对“核心资产”的普遍共识的是:“中证A500指数”,以及跟踪这一指数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
中证A500指数,优先选取三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最大或总市值在样本空间内排名前1%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纳入更多符合产业升级发展方向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从指数定位上看,中证A500指数与传统宽基指数相比,跳出了以总市值为单一初筛标准的局限,更聚焦核心资产、更注重新质生产力等经济发展新趋势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更反映经济结构的“中国标普500”。
简单来说,“中证A500指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偏向大中盘风格”;’“不对市值最大的个股进行剔除”;同时,它并不一味求“大”,更关注细分领域“小巨人”。
用一句大白话说:“别人家有的,它有;别人家没有的,它也有!”
面对眼花缭乱的同类ETF基金,投资人应该选择哪只“上车”?
作为十几年老股民、老基民,老陈提醒大家关注两个指标:流动性和专业度。
前者主要看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更具体点的话,要看这家公司在指数基金的规模和排名。通常,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越大,流动性就越好,这能保证在极端行情中“卖得出”和“买得进”,同时避免交易带来的成本增加。
后者主要体现在基金经理和团队的专业度上,基金经理教育和学科背景、从业年限,在管基金产品和规模,以及团队成员的专业度,都会影响ETF跟踪指数的精确度,避免“只赚指数不赚钱”,或少赚钱。
说到这里,推荐“华夏中证A500指数基金”(A类:022430;C类:022431),管理人华夏基金致力于做最好的权益指数产品供应商和管理者,截至2023年底,公司权益指数产品规模达到4740亿元,其中ETF规模达到3992亿,2023年增长1193亿,市占率达到23.1%。
“华夏中证A500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俊,曾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现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担任华夏5GETF、华夏新能源车ETF等基金基金经理。
附: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特点
1、资金入市不均衡,过往多次导致巨额申购,众多主动管理产品规模超出原本策略容量,业绩波动加剧,而指数产品更平稳;
2、ETF及其联接资金利用效率高*,而持有费率较低;
3、宽基把握“胜率”,细分赛道把握“赔率”。品类清晰,各取所需。极大程度分散经济下行尾部的“黑天鹅”风险;
4、宽基ETF由一揽子成分股组合而成,投资分散,可较大程度避免单一股票的风险。
5、ETF产品费率更优,场内ETF交易不收取印花税;
6、ETF的投资门槛低,可用于投资存在权限开通门槛的创业板、科创板等市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陈俊岭,深聊投资人创始人、主笔,曾担任证券报资深记者、公募资管营销策划总监、C联社基金副主编,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