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中枢性高热,这几个处理方法需掌握

健康   2024-11-21 19:31   湖南  

中枢性高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下丘脑前内侧区散热中枢损害、散热机制破坏后出现的发热。

发热特点


  • 骤然升高至 40℃ 以上;


  • 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 0.5℃;


  • 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


  • 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处理方法


人卫版神经病学(8 年制 第 2 版)第 163 页写到,对于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

  • 头戴冰帽;

  • 四肢大血管冰敷;

  • 酒精擦浴;

  • 再或者直接上冰毯,同时冰盐水洗胃 (即用 20 mL 经鼻饲管灌入胃内,10~20 分钟后再抽出,反复进行) 等措施。


(1) 普通物理降温


冷敷降温:将冰块用毛巾包裹,检查无漏水后放置在前额、枕下、颈部、腋窝、腹股沟和腘窝等血管丰富处。


温水擦浴:用32℃ ~34℃温水擦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


酒精擦浴:使用 25%~30% 乙醇,操作步骤同温水擦浴,有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增高,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增大,带走大量热量 ( 有皮肤损害或出血倾向禁用 )。


 


头戴冰帽:应注意,后颈部、双耳外面和接触冰块的部位需要垫海绵垫,以防止冻伤,观察头部皮肤变化和心率的变化,有无室颤与房室传导阻滞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冰盐水灌肠:一般使用水温 28 ℃ ~32 ℃,超高热可用 4℃等渗冰盐水。嘱患者做深呼吸,腹部放松,保持灌肠液在肠道内停留片刻,降温效果更显著。应注意在液体的灌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 15~20 ml/min 为宜。


经静脉低温输液:经以上处理后,体温仍高于 39℃者,可考虑经静脉低温输液,这是最有效最直接降低体温的方法之一,液体温度最低可控制到 0℃,40~60 滴 /min。


(2)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规范


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房间气流通畅;配有电源、稳压器和可靠地线;背侧通风孔与物体间距须大于20cm。


2.用品准备  亚低温治疗仪、电源线、地线、温度传感器、管路、床单、蒸馏水、冬眠合剂、肌松剂、气管切开用物等。


3.患者准备

⑴使用前须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⑵评估病情。

⑶使用冬眠合剂:实施亚低温治疗前,用氯丙嗪100㎎,异丙嗪100㎎及杜冷丁100㎎,加0.9%N.S稀释到50ml。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入,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后,方可进行亚低温治疗。

⑷单纯头部物理降温,可不使用冬眠合剂。


4.仪器准备  连接好管道、毯子、传感器。

操作步骤


1.加水:检查水位,水位不足时加水:在主机背后找到加水口,加蒸馏水或自来水加至显示屏要求水位(要求不低于下限条线上)



2.铺毯:将降温毯平铺在患者病床。

3.连接传感器:传感器一端插入主机接口,另外一端夹于患者腋窝。

4.开机:打开电源开关,水温表和体温表显示开机时实测温度。



5.温度设定范围:亚低温治疗时温度介于34℃~35℃之间;头部重点降温的患者维持温度在33℃~34℃之间;发热患者的物理降温36℃~37℃。



6.降温速度以每小时降低1℃~1.5℃为宜。

7. 设定机温和水温。水温调节:根据患者的实际体温随时调节,高热降温时,当患者的实际体温达到36-37℃时,应调高水温至20℃或停机,亚低温治疗时,当患者体温<32℃可适当调高水温3-5℃。

8.设置体温下限报警值:体温报警下限设置值比机温设定值低1℃~2℃。

9.监护患者:监护患者病情变化、皮肤、肢端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10.治疗时间  当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h即可停止亚低温治疗。疗程通常为3~10d。

11.复温方法  采用复温法使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先停用控温仪,再停用肌松冬眠复合剂,最后逐渐撤除呼吸机。

12.复温时间  控制在10小时~12小时。


观察与记录


1.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每30-60min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实际体温和水温一次,随时调节水温以保持实际体温在预期体温范围内。

2.观察患者背部情况,有无苍白和青紫,每1-2h翻身一次,以免背部皮肤发生压疮。肛温不能低于32℃,使用冰帽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3.患者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4.30min后测量体温(如测腋温,一侧腋窝要停止降温30min后并擦干、后再测量)

结束步骤


1.让管子和毯子连在设备上10分钟。这样可以让一些水流回设备里。

2.将探测器从患者身上和探测器插孔中移除。

3.断开电源线与电源的连接,绕好电源线并将其用尼龙带子固定在后面板上。

4.断开管子和设备的连接。

5.移开毯子。

6.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毯子,将其连接管子和设备断开。

7.记录患者病情、开停机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及评价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亚低温治疗中不宜激烈搬动或翻动患者,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加强呼吸道管理,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4.保持亚低温治疗仪软水管通畅,避免折叠或弯曲。

5.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过缓。

6.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引起效果,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

7.冰毯应平铺放平整,不要折叠,以免循环受阻。

8.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9.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

10.降温毯使用过程中应观察探头放置位置,脱落或位置不当要及时纠正。

11.亚低温治疗仪机壳应当接地,以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12.使用之前要进行报警检查。


「三明治」法冰毯降温


在患者背部及前部均放置冰毯,前部冰毯接触部位为前胸 (齐肩)、腹部、双下肢前面。冰毯与皮肤之间用单层被单隔离。


该法降温效果好,可能与其增加了患者与冰毯接触的体表面积,加速了传导散热有关,而且两层冰毯使患者处于一个低温环境中,患者周围空气温度下降,加速了辐射散热。


但是由于冰毯过低的温度,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发红、腹泻、心律失常、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


血管内降温


优点:迅速、平稳、可控。


将葡萄糖、氯化钠等基础液放置于 4℃ 冰箱中降温,然后将治疗药物配入低温液体中,配入后确认溶液内无结晶、沉淀及药物颗粒,然后用自制棉套包裹,给患者静脉输入,低温药液输入总量为 1500~2000 ml,连续治疗 3 天。若体温连续 24 小时在 38.5℃ 以下,则停用低温药液。


但是有人提出虽然静脉输入 4~20℃ 低温液体是一种有效诱导体温降低的方法,但是该技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禁忌证及禁忌人群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枢性高热的特点之一是发病后体温迅速上升至 39 ℃~40 ℃以上,多数采用以上常规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效果不理想。而采用亚低温治疗不仅对于中枢性高热本身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同时联合微泵静脉推注冬眠合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


来源:危重症护理综合整理 

指南&PPT知护e课护士专属题库
护理公众号视频号知护网APP护士微信群




在线备考,小编给你推荐长北保障题库

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题库

全程给你安排好

用实力说话!

戳这里,阅读原文,开始做题

知护圈
知护网旗下公众号:知护圈,发布护理前沿信息,反映护士心声,让护士每一次阅读都有专业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