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国家层面首次系统布局

时事   2024-11-25 18:40   北京  


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


《行动计划》给出可信数据空间的明确定义——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此阐述道:“比如一个城市有大量交通数据,有数据拥有方、提供方、使用方、开发方,他们之间并不是直接把数据从一端传到另一端这么简单,有很多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那就需要可信数据空间作为平台,提供数据的开发应用环境,以及提供安全的保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刘默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联合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下游的用户企业,共同搭建一个可信数据空间,实现设计图纸、装备运行这些高敏感数据,在上下游企业之间高效可信流通,来推动整个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整个应用和服务的创新。”


当前,数据要素的流通多是点对点,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可控性比较差。如果利用规则和技术打造一种“靠谱”的基础设施,让更多主体进入“空间”内,一起创造更多数据服务、数据产品,就能实现数据价值增值。这是可信数据空间要实现的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如通信、计算等,往往是高度标准化的,先建设再推动应用创新,但可信数据空间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每个空间的参与主体和应用模式各不相同,技术方案要根据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因此可信数据空间更是一种数据应用生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刘默说。


国家培育推广五类可信数据空间


《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等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企业可信数据空间,由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是协同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资源,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提高供应链全流程协同效率。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由多主体联合打造,创建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机制,促进产业链端到端数据流通利用,重点在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发力。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以公共数据为牵引,帮助城市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和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


个人可信数据空间方面,条件成熟时,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前提下,稳慎引导个人开放个人数据资源。


跨境可信数据空间方面,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数据跨境便利化机制。


邬贺铨表示,政府可以率先带头来作为示范,政府拥有大量的公共数据,而且质量比较高。有了可信数据空间,经过一些脱敏以及一些合规的审查,政府开放数据有利于整个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而且对当地的企业也是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加快推动可信数据空间规模化应用


当前,我国数据空间与全球发展同步,总体以点状探索为主。想要形成规模化应用,尚需一段时间。


刘默表示,在当前阶段,需要建立一套可信数据空间的培育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更多主体进行探索,也要通过产业联盟、行业专家给予专业帮助。此外,还应该围绕身份认证、数据目录、使用存证等领域建立公共服务能力,降低空间建设的探索成本。


南方电网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认为,当前空间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类数据空间在技术架构、接口协议等方面可能会存在差异,对未来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合作带来困难,需要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降低互联互通的技术门槛。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利用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可信数据空间制度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孵化、应用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并充分发挥产业联盟、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等引导作用,促进可信数据空间制度规则、技术研发、能力构建、运营推广、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END



来源:国家数据局微信公众号、央视网、新华网

责编/制作:王希学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谷亚光


中国发展改革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官方公众号,宣传报道国家发展改革重大工作部署,及时、全面发布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