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院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勇担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使命,加快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再谱新篇的大会。
2018年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六年,全院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抗击疫情、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医院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六年。医院党委在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院医务员工,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过去六年,我们聚力同心、攻坚克难,实现了医院整体实力的大幅跃升,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青医人无私奉献、逆行而上,书写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伟大篇章,展现了青医人的智慧和担当!这些成绩是在党中央统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取得的,是在青岛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在省、市卫生健康委的关心指导下取得的,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青医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大附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担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光荣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继往开来、积厚成势,为全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而努力奋斗!
构筑学科高地 勇攀医学高峰
一、淬炼精湛医术,打造医疗品牌
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
世界首例5G+国产手术机器人超远程手术
全国首例劈离式肝移植联合多米诺肝移植手术
六年来,青大附院成功获批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际临床培训中心及全国心脏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县域显微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外科基础技能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所脑出血外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基地、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等。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全省首例国产人工心脏植入术
医院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为山东省首家拥有肝、肾、心、肺、胰腺、小肠6种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2023年,全院门急诊量642.4万人次,出院31.4万人次,手术16.7万例。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世界首例5G+国产原研手术机器人超远程手术、全国首例劈离式肝移植联合多米诺肝移植、全国首例活体肝移植受者成功妊娠、全国首例机器人全膝关节翻修术、全国首例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定位下骶神经刺激电极植入术、全省首例儿童亲体联合多米诺辅助肝移植、全省首例胰岛移植、全省首例国产人工心脏植入术、全省首例CAR-T细胞产品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率先在欧洲举办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国际培训班,高水平、前沿性医疗技术不断开展。
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培训班跨出国门
二、夯实质量基石,筑牢安全防线
六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制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5年)》,修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2024版)》,在全院贯彻落实。
医院持续加强病案内涵、质量管控,严格落实月度病历抽检质控工作,以三级学科为单位,对病历书写的时效性及病历内涵质量进行交叉互检;2024年1月上线“云知声”智能病历质控系统,对病历进行自动质控。为进一步加强手术管理,医院制定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逐步健全和优化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机制,落实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实现手术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三、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影响力
六年来,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现拥有6个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3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精品特色亚专科,学科影响力、竞争力全面提升。
做好学科发展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医院新获批省级综合类别区域医疗中心及创伤、口腔、呼吸三个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4个专科新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增山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获批青岛市攀峰学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获批山东省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项目1项,并顺利通过山东省项目验收评价;脑动脉瘤外科、腹膜后肿瘤外科、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3个亚专科成功获批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学科发展(含中医类别)及项目建设共获批财政资金支持9671.7万元。
持续做好学科布局优化与调整。结合崂山院区医疗综合楼规划,正式启动新一轮学科调整工作,完成美容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妇科、手足显微外科、骨肿瘤科等学科调整,器官移植中心整合、肺移植科成立、胰腺病中心建设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北院区、西海岸II期布局调整。
加强学科分类分层建设。医院确定了包括10个“国内一流学科”、11个“省内一流学科”、5个“精品亚专科”等在内的一批院内重点培育学科,集中资源打造一批“技术能力领先、科研成果丰硕、学术地位稳固、持续健康发展”的特色优势学科及亚专科,提升区域内及国内影响力。
加强主诊医师及亚专科管理。六年来,医院贯彻落实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对主诊医师进行动态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技术提升、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同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亚专科及专病建设方面持续深耕,现已成立亚专科50个。
提升临床专科能力。积极打破学科间壁垒,推动乳腺病诊疗中心打造以“多学科协作、一站式诊疗服务”为特色的“青岛乳腺诊疗模式”;整合消化道肿瘤诊疗中心、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肿瘤内科等胰腺病相关学科专家组建胰腺病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
四、紧抓“国考”指挥棒,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医院倡导“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智能化”,2022年推进“内科急危重症化、外科四级优先化、智能手术规范化”,依托国考实现转型升级,自2018年全面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来,医院国考成绩均位居全国前25位,2020年更是在全国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第12位,进入A++序列,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1%。
六年来,医院逐步推进病种分类结构调整转型,制定科室层面病种分层管理目录,科室按照战略病种、核心病种、一般病种、控制病种全面梳理病种情况。医院科学制定平均住院日、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CMI)年度考核目标,促科室提升。2019年至今,医院平均住院日由7.15天下降至6.13天,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由41.98%提升至42.69%,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由22.31%提升至25.05%,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由32.78%提升至33.76%,CMI由1.05提升至1.14,进一步彰显青大附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水平。
五、强化多学科协作,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胶东半岛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青大附院已常态化开展多学科诊疗工作,采取多学科会诊模式,构建了由100余种疾病组成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网,涵盖疑难复杂疾病、肿瘤及罕见病。
六年来,医院全力做好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工作,依托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分娩镇痛流程规范及危重病例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及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保障救治工作有序开展;启动急危重症快速反应团队(RRT)建设,建立产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快速反应团队,提高区域内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
六、大力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再升级
持续推动互联网诊疗服务。自2019年以来,医院逐步形成了集中式视频问诊、分散式视频问诊、手机图文问诊相结合的互联网诊疗模式。同时,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智慧服务三级评价标准建设,稳步实现患者信息全流程管理;全面部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顾问系统、AI影像处理系统及临床三维重建等系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诊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实现互联网门诊科室全覆盖,并完善出院患者互联网随访流程。
医学会诊中心逐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完善远程诊疗模式。通过与集团各医院远程会诊,规范了基层医院的疾病诊疗方案;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大肿瘤医院、新疆五师医院等建立远程会诊联系,提高了疑难患者的诊治效率。
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五乙定量测评,完成七级电子病历对标建设,稳步推进自助入院、床旁结算、候补预约挂号、智慧导引、互联网+服务等智慧服务举措走深走实,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提升。
七、加强辐射引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医院牵头成立山东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全面推进整合性服务体系落实落地;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成立二十周年,横跨五省十五市、涵盖30家医疗机构;“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深入开展,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惠及海南陵水,援疆、援甘专家为当地人民健康事业作出“青医贡献”。
文字:医务部、宣传部
图片:医务部、宣传部
责编:宣传部 孟璟、陈凯
审核:张鲲鹏、周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