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傲娇的天才创业者,一败涂地了

创业   2024-12-10 14:36   北京  

曾经,创始人刘自鸿怀揣着将世界掰弯的壮志,却最终因傲慢与贪婪让公司陷入困境。


在创新与梦想的征途中,往往伴随着风险与挑战的荆棘;柔宇科技的兴衰历程,正是对这句话的深刻诠释。


显示面板行业的竞争激烈且残酷,它要求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经营性现金流、入行时机以及重资产运营的深刻理解。


柔宇的故事,是对所有追梦人的一次警醒。

作者 |  邢文臣
来源 | 华商韬略(ID:hstl8888
金错刀(ijincuodao)授权转载

技术领先,并不保证一定成功!

2019年1月2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网络上发出小米折叠屏工程机的视频,称这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

这一下惹恼了柔宇科技的高管们。柔宇副总裁樊俊超隔空炮轰小米,在朋友圈发了近千字长文,称小米“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是公然造假。

CEO刘自鸿则是在朋友圈写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当时柔宇科技估值50亿美元,在他眼里,小米“你也配姓赵”?

当时他有多傲慢,现如今就有多凄惨。

明星陨落

11月1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正式裁定柔宇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破产。

此前,公司部分高管和前员工、现员工400余人,曾联名申请,希望法院能将柔宇的破产清算程序转为破产重整程序。

现在尘埃落定,这点希望也破灭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种种风光仿佛还在昨天。

2017年,湖南卫视推出热播节目《我是未来》,邀请了众多顶级科学家和产业嘉宾,向观众展现前沿科技,探讨人类美好的未来。

刘自鸿是节目第4期受邀的科技大咖,他年轻潇洒,眼神中充满坚定的自信,浑身散发科技气息。

节目给出的VCR更是堆满了科幻感:

刘自鸿走进电梯,听到手机铃声响起,低头看了一眼左臂,把一款绕在手腕上的卷曲屏幕拿起,绷直,放到耳边;会议室的玻璃门,只触摸了一下就被打开……视频的最后,他拿起一个曲面透明的移动电话,说道:“你好,我是未来,我马上就来!”

台下节目嘉宾直呼:他像拍电影,科幻大片!

那一年,他当选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的“全球35位35岁以下创新青年榜”成员之一。

2014年8月,柔宇科技首发了业界最薄、厚度仅0.01mm的柔性显示屏和柔性传感器,卷曲半径只有1毫米,引发全世界的轰动——这太超前了。


在斯坦福大学读博时的梦想,此刻成真了。

当时,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大厂,韩国LG才刚刚展示过卷曲半径3厘米的18寸柔性屏,前一年京东方推出的柔性屏卷曲半径也接近2厘米,柔宇可谓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2018年10月,柔宇成为业界第一个推出柔性屏折叠手机的公司,发布“FlexPai柔派”并(对外宣称)实现量产。在发布会上,刘自鸿喊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折叠下一个十年。

他时常畅想一个柔性的未来宇宙(“柔宇”由此得名):折叠手机越来越多,衣服、包包、车窗、海报,哪怕在一块粗糙的岩石上都可以显示动态画面。交互感知将变得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2019年,柔宇科技与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携手合作的全球首款柔性屏手袋在美国纽约举办的Louis Vuitton 2020早春女士时装秀上首次公开亮相

2019年毫无疑问是柔宇科技的高光时刻,春晚深圳分会场、国庆70周年文艺晚会、深圳宝安机场航站楼甚至泸州老窖的酒瓶上,都出现了它的身影。

这就难怪年初刘自鸿在网络上和小米动怒,英雄少年、光环傍身、精英履历,彼时的他正在群峰之巅,风光无两。

可这样遥遥领先的柔宇,怎么就一步步走向衰落,直到绝境了呢?

傲慢与贪婪

刘自鸿曾放出豪言:我和我团队的梦想,就是把世界掰弯!

但在一些老员工眼里,正是刘自鸿的傲慢与贪婪让公司无视行业规律,对自身实力、行业周期和市场需求一次次错判,把公司拖进了深渊。

“我们用不到100亿,做了三星京东方几百亿才做成的事情。未来我们才是领军者,京东方、华星光电这些公司都会是一地鸡毛。”现在回过头再听刘自鸿这段话,实在有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讽刺感。

柔宇科技从2012年5月创立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间,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高峰时估值达60亿美元(超过500亿人民币)。


融来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自主建设的5.5代(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产线。

2018年6月工厂在深圳点亮投产时,柔宇宣称一、二期产量总目标将达到880万片/年,但不包括刚性面板。

这个目标有多荒唐?

三星在2016年进入OLED屏生产线的投资周期,2016-2017两年投资在OLED的金额高达87.6亿和89.4亿美元,大幅超过前几年35亿-45亿美元/年的水平,可即使这样,迄今三星麾下柔性屏所有代际总产能也不到800万片/年。


更让业界瞠目结舌的,刘自鸿手里就那么点钱,他不但要做屏,还要做终端产品。

2015年9月趁着VR热,柔宇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式超高清头戴耳机——“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


2017年12月,柔宇又发布了智能手写本“柔记RoWrite”,主打“笔记革命”。

2018年10月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发布时,柔宇的声望达到顶峰,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质疑他是“过早把一款不成熟的概念产品拿出来销售,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让人诧异的点在于,它掏空口袋自建的显示面板工厂不是刚点亮吗?怎么还不到半年,就出整机了?

除了手握上千亿美元流动资产的三星帝国,没有厂商会这么干。

至于柔宇这款手机售价8999元起,但在官网上一直处于预约状态,系统提示“发货时间可能需要等待60-90天”。


终端产品不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已经进入了高度集中化的行业局面,门槛与难度不亚于做显示面板。

2018年,小米刚从业绩滑铁卢中爬出来,代价是前两年累计高达90亿的研发经费。雷军靠小米8系列才保住了市场地位,对了,它用的是三星AMOLED屏幕。

所以除了几篇新闻稿,柔宇的这几款非主流终端,没有激起任何浪花,很快被人所遗忘了。

其实2012年之后国内的创业环境渐渐成熟起来,几乎每个创业者都深谙“精益创业”之法和“单点突破”之术,专注、小步、试错、迭代——所有成长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可惜,刘自鸿好像不太明白,况且还在这样一个竞争残酷的产业里一意孤行。

残酷的法则

显示面板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山高水险。

行业惯例是,产线点亮后5年内达到满产满销,再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因为这个行业的投资规模普遍在数十亿到百亿美元,要用10-15年时间做会计折旧,逐步做出利润。

所有成功的显示面板厂商都是这么做的,重研发、重资产、长周期一直是这个行业的底色。

看着柔宇的新产线,有业内人士早就给出了定论,“如果一条产线只做折叠,没有其他产品出货占满产能,将导致折叠类的产品出货承受数以亿计的研发及折旧费用——没有产能利用率,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所以,这个行业里首发技术虽然也重要,但相比之下经营性现金流和入行时机更重要。

1968年,作为开创液晶显示先驱的美国RCA公司,就是因为害怕投入太大而半途而废,技术在美国并没有转化成产业。

▲RCA公司发现液晶的“动态散射”效应(左图)
和基于DSM-LCD技术推出的电子时钟(右图)

反而是日本公司带着庞大的银团,抓住机会,以巨大投资,率先实现了LCD(液晶显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但随后的近30年里,液晶面板产业至少经历了4次大的周期性衰退,产能趁机从日本转移到了韩国,又从韩国到了中国台湾,根据显示市场研究机构DSCC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的LCD全球产能占比达到了52%。

而这背后,是巨大的投资,漫长的投资回报。


在国内开创局面的,是京东方的“老厂长”王东升。

2003年,王东升传奇般地以3.8亿美元并购韩国现代显示(HYDIS)的TFT-LCD业务入行,此后便一路开挂,疯狂扩产,不断穿越行业周期,紧追先进世代线。

为了满足资金需求,早在2010年以前京东方就争取到来自银团贷款、北京市、成都市、合肥市等地方政府的借款和定向增发融资超过200亿元。

向地方政府定向增发股票,以此获取建设项目的资本金,从而使项目建设摆脱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逐渐变成王东升的方法论,成为京东方在二级市场之外,最关键的融资渠道。

走到今天,京东方手里握着17条专业面板生产线(一条在建),其中高世代线8条,包括8.x代线6条,10.5代线2条;第六代柔性OLED生产线3条,拥有行业领先的柔性制造能力。

粗略估计,京东方在2013-2022年之间,累计投入在产线上的资金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超200亿美元),未来三年它还将OLED面板的产能再提高50%以上,其中就包括在成都总投资630亿元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柔性+刚性)。

而在南中国,同样在显示面板产业风生水起的TCL华星,在总共9条面板生产线和5座模组生产基地上,投资金额超过2600亿元。

王东升曾提出一条“王氏定律”,被看作显示产业的“摩尔定律”:每36个月,标准显示产品价格下降约50%;如果价格不变,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换言之,这个行业还需要快速的迭代与升级,把投资回报年限控制在平均5年以内,否则就无法生存。


到2023年时,三星仍为全球领导供应商,份额达到全球45%,LGD、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紧随其后,份额在9%-12%,整体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至于刘自鸿不舍不弃的柔性屏手机产品,更是魔幻的存在,销量数据始终云里雾里,市场评价拉胯,做工粗糙,故障率高,还成功把手机巨头变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甩手丢掉了合作谈判的可能。

三星在2024 Q3凭借Galaxy Z Fold6/Flip6系列,重夺全球51.2%的折叠屏手机份额;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发布后,“圣旨三折叠”的长尾热度到现在都一直不减。

在供应链和零售终端反复横跳的刘自鸿,论钱只有不到100亿人民币,论技术又不具备行业唯一性,2019年屏幕良率只有36%,直到破产也只录得17亿多的营收,在巨头云集的战场上拿什么拼?

死不认输

今年5月30日,许久没有发声的刘自鸿在个人微博转发了一条公开信,标题是《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对当时的社会议论、质疑都做了回应,大意是:

柔宇技术原创,依然先进;已经合作数百家行业客户,市场仍在培育中;公司仍在积极经营。

回应没有打消任何质疑,因为5月15日深圳市中院就受理了柔宇职工债权人对柔宇三家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在6月6日指定了律师事务所。

这条微博也是刘自鸿最后一条动态,真的是嘴硬。

更让人唏嘘的是,无数次可以自救的机会,都被刘自鸿给放弃了。

其实柔宇很早就与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等头部手机厂商进行接触。有离职员工称,某手机品牌曾希望以150美金一片的价格购买柔宇的折叠屏幕,但刘自鸿坚持500美金一片,最终价格没谈拢,结果可想而知。

刘自鸿还曾多次在公司内外阐述,柔宇是和特斯拉一样的创新公司,必须只做折叠屏,不涉及直板屏幕市场。

既不肯做直板屏幕,也不接受市场给出的合作价格,他放弃了所有利用产能的机会。

眼看着产能严重浪费,又拿不出合格的产品回血,藏不住的亏损与负债,柔宇从2020年开始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有人甚至说它是“骗子公司”。

毫不意外地,整个一级资本市场都对它敬而远之。

2019年柔宇又试图冲击纳斯达克,刘自鸿不认可券商给出的30亿美元的估值(低于E+轮估值50亿美元),甚至没有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的表决,自行否决了低估值发行的方案。

再后来,深圳市政府出于挽救产业的目的,曾组织专业机构对柔宇的产线进行考核评估,讨论柔宇的出路。当时有投资方抛出橄榄枝,最终也被刘自鸿拒绝,他认为这是趁火打劫,不是雪中送炭,“柔宇后期最有可能拿钱的一次机会”也破灭了。

华为在2020年发布了Mate Xs,改进了折叠机制,提升了耐用性,在2021年发布的Mate X2引入内折设计。三星以每年一款型号的速度,不断推进着Galaxy Z Fold机型。

‌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860万部,其中国内出货量680万部,整个行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除了债权人和讨说法的员工,没人再关心柔宇科技的出路。

回过头看,柔宇的死充满了戏剧性,可笑也可悲。

一位天才式的人物创业,从技术出发,最终死于对技术的固执,全然不顾他身处的行业是怎样一幅景象,在风云变幻的行业周期里,他也没抓住适合他的机会。

《天龙八部》里,慕容复善用斗转星移大法,又精通百家武学,却被一个虚无缥缈的复国目标所困,在武林中屡屡挫败,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最终心智失常。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就曾评价称:“刘自鸿是一个有梦想的科学家,但是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金错刀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