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八)段佳慧博士的分享

学术   2024-07-12 10:13   中国香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Jiahui Duan

全球学术研究员

研究方向

法律与社会

性别与法律

雇佣法



  2024.6 



前 言

,香港




段佳慧是一位跨学科法律研究者,对女权主义法学、法律意识、劳工权益、权力和抵抗等领域颇感兴趣。她曾研究过中国农村已婚女性的土地权问题。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中国职场性骚扰问题,旨在了解中国社会职场性骚扰问题的发展,以及探讨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潜在的反性骚扰策略。她的研究具有一个共同的智识主线:检查个体的法律意识在与其他社会法律行为者互动中是如何形成、重塑甚至瓦解的,研究法律规则、社会规范和人类能动性,以及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动态。

段佳慧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她还曾是伯克利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的Lloyd M. Robbins研究员和BELS研究员。在加入伯克利之前,她是中国大陆的一名注册律师。

本文对段博士于2024年3月接受的采访进行了文字整理。在采访中,她分享了自己在港大的工作科研经历及生活日常,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请点击下方视频观看采访内容,欢迎发表弹幕评论,亦欢迎访问法律学院官网阅读相关英文采访内容。


① 与港大的故事
学院与师生
在与段博士的谈话中,她强调了自己选择加入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的几个重要原因。首先,港大作为联结东西方学术界的重要纽带,能为她的研究提供全球视野。其次,作为一位专注于研究中国性别与就业问题的学者,港大的地理位置使她能与中国保持紧密联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港大法律学院已发展成为亚洲顶尖的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这对她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这里,众多法律与社会领域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段博士有很多机会向他们学习并参与富有成效的讨论。

段博士曾就读于山东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在伯克利,她得到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导师团队的指导,这些导师都是反歧视、女权法学理论和就业权利领域的顶级专家。回首在伯克利度过的时光,段博士认为这不仅是为了完成论文或取得学位,更是一段意义深远的成长与磨练过程。段博士在港大的经历十分美好,她非常感激友好的同事们、热情的学生以及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给予的支持。这里的校园汇聚了各种迷人的文化元素,为她提供了她所期望的一切。段博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在这里找到一种归属感,就如同找到一个家一般

段博士对法律学院的学生素养赞不绝口。这些学生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色,既具备敏锐的智慧,又拥有灵活的思维,全身心投入于自我提升。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未来规划意识,清晰地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并已做好实施计划的准备。这种充分的准备和远大的抱负给段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到法学硕士申请时,段博士表示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秘诀。她的建议是不要拖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研究生生涯 “转瞬即逝”。如果能够重来,她会尽早制定更为全面的规划,以更简洁、更高效的方式推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② 研究与学术
性别与实证研究
段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法律意识理论、女权主义法学以及权力与反抗的动态。她对性别框架与组织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它们如何交织、区分和整合以塑造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近期,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性骚扰。在强烈同理心的驱使下,段博士能够深切感受到女性和劳动者群体的挣扎。她期望能在推动变革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从学术角度来看,她认为这个领域为法律和社会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断激发着她的灵感和思考。
作为一名学者,段博士的成就感源于特定的时刻。其中一个时刻便是与曾参与她研究的人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类似问题的人分享研究成果。另一个让她兴奋的时刻是得到一直敬仰的知名学者的认可。然而,研究过程中也充满了挑战。对段博士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应对田野调查的复杂性和收集数据,这需要与不同的参与者和机构展开合作。说服他们支持没有直接回报的研究可能颇具难度。她曾在非政府组织的一次经历中深思如何更好地将学术研究与实际机构相结合,从而使双方受益。
展望未来,段博士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她看到中国和东亚社会在性别观念和法律意识方面正经历积极的变革,进步逐渐被人们接受,年轻学者们也纷纷投身于这股变革浪潮。然而,性别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法学院往往被边缘化,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足和研究空间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年轻学者的发展抱负。


2023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之后,段博士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分享另一篇论文,聚焦于中国职场的复杂动态。在这篇文章中,她深入研究组织内受害者的思维逻辑和动机,探讨他们在面临矛盾时是选择启动内部纠纷解决程序还是保持沉默,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对于学术提案,段博士强调了许多关键要素,如主题、研究方法、时间表和理论框架等。她更倾向于从理论框架入手,因为它有助于构建假设、明确研究方法并引导未来研究方向。此外,深入的文献综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展示研究者如何将自己的研究融入现有的研究背景,弥补知识空缺并回答尚待解决的问题。
段博士认为,独立研究是一种自由探索问题的途径。成功的合作研究应当建立在独立研究或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展开合作之前,有必要评估人际关系的动态,确保合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要关注合作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如知识、见解和技术技能等。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下,合作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谈及出版过程,段博士建议要专注于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降低期望。出版成果并不完全代表学术能力。运气、研究领域的热度、全球背景乃至编辑的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出版产生影响。要学会拥抱调整和探索的过程,最终,你的作品将找到它合适的位置。段博士在采访中表示,她偏爱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和参与式观察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展现社会的复杂性,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并为研究成果赋予情感共鸣,这是纯理论研究难以达到的效果。


③ 生活与寄语
劳逸结合

在闲暇时间,段博士会通过进行锻炼来释放压力,并过上了富有探险精神的生活。她热爱壁球和游泳,因为这些运动能够燃烧卡路里,有明确的目标,使人专注于当下。这些个人活动还具备灵活性和可参与性。

段博士对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诗歌情有独钟。他的作品探讨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自我意识。其中关于混沌、未知和内省的主题,以及在生活变数中拥抱未知能增强自我认知的观点,都深深地吸引了段博士。

采访即将结束时,段博士向我们推荐了她最喜欢的三部电影: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执导的《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以及德国电影《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

更多信息:

  • 本科生入学: https://www.law.hku.hk/hk/prospective-students/ug-introduction/

  • Master of Laws项目: https://llm.law.hku.hk/hk/ 

  • Juris Doctor项目: https://jd.law.hku.hk/ 

  • Research Postgraduate 项目: https://www.law.hku.hk/prospective-students/research-programmes-introduction/


‍‍‍‍‍‍‍‍‍‍‍‍‍‍‍‍‍‍‍‍‍‍‍‍

往期推荐

会议议程|第四届“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法院与法官”学术研讨会(7月3-4日)

新书速递|吴海傑:噤若寒蝉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通讯简报(2024年5月刊)

校友风采|香江问学——忆香港大学法学院学习普通法二三事(肖黄鹤)

重磅推荐|Chinese Law eJournal (中国法律电子期刊)

特辑|5.19「全国助残日」系列讲座精选

平权在线|文献速递(2024年3月)

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讲座记录精选

『55周年』港大法律舞狮:马到成功、步步高升!

精彩回顾|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高峰对话系列——知识产权

会议通知 | Legal Imaginaries-2024年澳大拉西亚法学、文学与人文协会会议(2024年12月,香港)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七)Shane Chalmers博士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六)Massimo Lando博士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五)Benjamin Chen(陈民豪)博士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四)Douglas Arner(安纳德)教授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三)Shahla Ali(夏兰)教授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二)Alec Stone Sweet教授的分享

走进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系列(一)傅华伶院长的分享

资讯|《Hong Kong Lawyer》封面专题:专访法律学院傅华伶院长





法律学院简介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创立于1969年,本院教师来自多个司法区域,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新西兰、意大利以至印度、台湾地区及中国内地。本院法学士与双学位的收生成绩在香港大学的本科课程都位列前排,法律博士项目(JD)也吸纳不少精英报读;法学硕士(LLM)课程自1989年推出以来提供多项专业、领先的法律课程,以满足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的需求。1997年起,学院提供普通法硕士(MCL)课程,时至今日已培训了近400位内地法官。近年,学院与世界各地一些最卓越的法学院合作提供双学位课程,如UBC、UPenn、PKU和Zurich,并且与UCL、Cambridge、UNSW、 NUS等院校举办多个研究项目和联合会议。

多年以来,法律学院不断发展,成为本地法律专才的主要培育基地。本校毕业生已有不少成为著名法官、执业律师、大律师以及重要的法律学者。部分法学士毕业生亦在政治、新闻及商界等其他领域有卓越表现。不少优秀的毕业生亦回馈港大,从事教育工作,为培育新一代香港律师而努力。2012年,法律学院迁至百周年校园以郑裕彤博士命名的新教学楼,在为师生提供优越的教学及研究环境之外,独立的法律学院大楼更彰显了香港赖以成功的司法制度的重要意义。


HKUCCL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黄乾亨中国法研究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