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出海,一键安排

文化   音乐   2022-11-21 19:39   上海  
最近很多人在聊音乐作品出海这个词。概念搞得很宏大。简单来讲就是把音乐人的作品在海外各大平台诸如Youtube\Spotify\AppleMusic……上发行。以前也有这个概念,不过效率不高、覆盖不够广。现在的工具支持效率更高了,不仅限运维人员,其实音乐人自己也能操作,掌握要义之后甚至可以说毫无门槛,说出就出。今天跟大家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想。
(串流先锋海报,讲述Spotify从瑞典出海的故事)
遥想当年吧,想帮助身边的独立音乐人把作品发布到国际化一点儿的平台上去。说来惭愧,初衷并不是什么把中华音乐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而是,国内的数字音乐服务跟不上,音乐人还很难在网络上获取相应的收益。独立音乐人就更可怜了,也没有公司机构帮忙索要,基本属于在互联网“裸奔”的状态。
上篇文章说到《白银饭店》十周年,前几天写文章,念旧的同时我又想起了自己和这张专辑还算有些小小的渊源。十年前这张专辑刚刚发行的时候,我和张玮玮商量,把这张放到国际上各大音乐平台上去,说不定能有些收入呐。

说做就做,我当时帮助正在负责的音乐人用了一个中介发布平台CDBABY,已经轻车熟路。半个月内就完成了《白》所有平台的国际平台数字发行。随后又帮助万晓利、苏阳等人的专辑,逐一上架。因为工作上精力有限,后来没法帮到那么多音乐人,只好写微博把经验介绍了出去。但是发现还是没法大规模地推广。
要说痛点还是有一些的。
比如说,音乐播放的收益须通过外币结算,音乐人得有外币VISA信用卡。我还记得远程通过微信指导苏阳去银行办外币信用卡的事,笑死。好在最后磕磕碰碰也都顺利完成了。
再比如说,发行成本需要预先支付几十到上百美元的成本。我自己在海外留学时有一个Paypal账号,所以还算操作起来方便。但音乐人们则毫无经验可言。
更不要说全程纯英文的界面上夹着一个个当时还不熟悉的数字发行术语,宛如天书,这基本就劝退了大部分人。

直到2017年CDBABY对外宣布自己的发行系统全面停止对中文的支持。而中文互联网上的各大音乐平台也在飞速崛起,平台服务和政策法规越来越正规。而我本人也在随后的一年淡出独立音乐人经营管理的工作。于是作品出海的工作慢慢淡出了我的视线。

(至少在音乐数字分发上,全世界还没讲中国话,笑)

今天音乐人的作品出海已经不止是为了开垦荒地,而变成是每个音乐人的标配了。而可以使用的工具也已经今非昔比,简直可以说简化到一键出海。
音乐作品出海是一定要的。
而且是越早越好。
海外华人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海外的华人圈子里,中文的内容传播也越来越广。比如李子柒乡间耕作、美食作家王刚的做菜等内容,都是在油管上的顶流频道,大多数视频都有上百万播放。很多海外华人通过接触中文的内容,实现了互联网文化探亲。音乐作为一种更为通用的世界语言,更没有传播门槛,更应该在互联网平台上向外发展。

不仅是主流的音乐明星,中国品牌的草莓音乐节也开到了纽约,相对小众的音乐人们也都开始有了欧洲或者北美的巡演。中国的音乐人们未来会有更多的海外演出机会。音乐人们可以先从作品出海,创造作品的海外传播,从此打下基础。未来有海外演出机会。
作品出海对于音乐人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应该逐步开枝散叶,彰显音乐人自身的文化自信。
由于海外平台和国内的各大音乐平台的发展不一样,稍有一些不同于大陆平台的地方。海外的音乐平台来说,音乐综艺并不是播放量的主要引流来源。音乐平台更加强调音乐属性,风格,惯用大数据对收听者的喜好进行挖掘,再通过歌单和智能推荐深挖音乐作品。
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厚积薄发,其实有很多在理念上,制作上都非常先进的音乐,但是市场上却并没有很认可。当下最火的音乐列表上,音综和顶流们杀得不可开交。这让一些可能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的音乐作品,显得略有些尴尬。
另外,海外也主要是按歌曲流量结算,因此优秀的创作、扎实的内容,可以从内容本身生成收益和影响力。
虽说音乐作品出海百般好,海外对中国各种内容的关注力也在不断提升,不过海外的乐迷访问中国音乐内容并不方便。这倒不是文化造成的壁垒,主要还是听歌软件的使用习惯也和国内不一样。你不能指望一个欧洲的Spotify订阅听众惯常使用QQ音乐听歌,更不能指望大量美国的Apple Music用户自己去搜索中国歌曲。这种对中文音乐作品无法做到随手可得的现象,反倒是一个机会。让先知先觉者主动去打破这个屏障。
因此,谁先出海,谁占便宜。根据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的华语音乐数字白皮书上的统计数字显示,大陆的中文音乐每天上线3000首左右,那是一片红海。音乐人们,尤其是小厂牌的独立音乐人们,这是我们音乐创作上的中坚力量,与其与榜单上的歌曲搏杀,不如趁早赶紧去抢占海外的听众。

音乐是世界语言,是全球化的产品,由于全球音乐用户使用平台多种多样,我本以为其实有些痛点缺乏解决方案。以前音乐人们如果需要这么做,必须依赖有经验的运营团队。但现在不需要了。
最近了解了一下腾讯音乐人后台的功能, 任何音乐人只需要把“海外发行”的开关打开,作品就进入系统自动化操作,通过服务器的分发发行到150多个全球平台上去。不用全英文的界面,不用中间机构的介入,不用支付任何费用,立即生成每首歌的国际身份证——ISRC。7天就能全球上架。
真·一键出海。
And,发行后下个季度就有收益报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像苏阳老汉那样跑去银行搞外币信用卡的事儿了。再笑。

(后台报表,保护隐私,已模糊关键数据)
再 And,如果音乐人的作品质量真的好,还能搭上TME各种扶持项目的车,得到各种海外平台的曝光。今年朱婧汐 Akini Jing和Chace的那张作品《永无止境的告别》就是搭上了这趟车,专辑收录歌曲《祝福Blessing》在 Pitchfork上引发关注。
(全世界最大的乐评网站Pitchfork评论《永无止境的告别》)
包括腾讯音乐人和法国大使馆联手推出的中法音乐人合辑《MOSAÏQUE 乐色斑斓》被选入全球知名音乐平台首页推荐,还有像《洒水车-柳爽》、《空城-Nono 陈童言》、《樱花树下的约定-旺仔小乔》、《指纹(Move Me Like You Do)-钱润玉》 四首空间音频均已上架全球知名音乐平台,其中《洒水车》还得到【国际流行歌单-空间音频、焦点推荐。
(《MOSAÏQUE 乐色斑斓》在Apple Music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音乐人靠的都不是大音乐公司的背景,而是靠自己在腾讯音乐人开放平台上直接使用了音乐作品出海的功能,墙外开花墙内香。这几年其实我对腾讯音乐人的关注度很高,以前是恨铁不成钢,爱之深骂之恨,现在是每个新功能上线都会花时间去研究一下。老实说,音乐人哪怕是再小的个体,他们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能在腾讯音乐人的平台这里获得一定的扶持。这是挺不容易的。
这次我观察了下,腾讯音乐人的海外发行功能的整体覆盖度高,操作门槛低,不少音乐人发现了都悄咪咪地自行选择了使用。如果还有人不知道的话,赶紧去后台研究一下吧。哥只能帮到这儿了。
前几天TME的2022Q3财报我也看了,尤其关注了下关于“原创内容”的扶持部分。财报里说目前已经助力超过35万的独立音乐人群,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成长阶段特点提供定制化的支持。看来还是得到了认可。此外,未来也会继续通过海内外宣推去扩大原创作品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去看看数据。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借用腾讯以前的一个Slogan——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让很多内容创作者在微信公众号上创业成功。
其实没错,再小的内容创作者也应该不留余地的借势,借助更大的平台力量,让自己的内容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迟斌
多了解点音乐,对身体有好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