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堂的古建守护者:33年坚守,从传承到传播西递文化

文摘   旅游   2024-08-18 08:30   安徽  


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有着“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美誉。

这里有亦儒亦商的“桃李园”,有朝列大夫的“大夫第”,有朱熹所书“孝”字的“敬爱堂”……各具特色的古建筑,走进村中,恍若置身在黑白两色的建筑迷宫里。

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便包括西递村最大的祠堂——敬爱堂。站在堂前,可见门楼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上庭梁上悬挂彩灯,中门樱花枋上高悬“敬爱堂”楷书匾额,古朴粗旷。

1991年,39岁的胡晓雯成为敬爱堂的文保员。从到岗起,她几乎天天守在敬爱堂,向游客介绍景点,尽巡查、防火、管理之责,一晃已是33个春秋。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巡视,阻止了文物盗窃的发生、保护了古老建筑的完好无损,为八方游客守护了这方历史文化的余荫珍宝。

敬爱堂。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一心守护 风雨无阻的文物保护员

作为西递村村民、同时也是敬爱堂的守护者,她每天七点开门,巡查、防火、管理、修复。33年如一日,胡晓雯照护着敬爱堂的每一个角落,对木柱、房梁等各个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从不间断。

无论是外界的刮风下雨,还是自身的头疼脑热,胡晓雯始终身处文物安全巡护的第一线。

周边的村民常说,对敬爱堂,胡晓雯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哪一块木头松动了、哪个角落长霉菌了,她都了如指掌。

胡晓雯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她要确保敬爱堂的每个部件都处于完好状态,密切关注房屋是否存在损坏、腐朽或其它隐患,及时发现并上报,予以排除。

“胡阿姨非常负责,她比我们讲解员来得都勤,就像住在祠堂里一样。尤其是‘五一’、‘国庆’等游客多的日子,她更是一天到晚都穿梭在祠堂里,服务游客,守护文物。”

多年的朝夕相处,村民们提起胡阿姨的敬业精神,都竖起大拇指。

从在外工作到回乡守护,胡晓雯对于西递村文物建筑的热爱与坚守源自于她的的父亲胡星明。在西递村诸多古建筑的保护中,胡星明是一个先行者也是一个身体力行者,他既是西递旅游的创始人,又是西递文化的传承人。

受父亲胡星明的影响,胡晓雯扎根在保护文物古建的道路上。从祖祖辈辈的生活场所到传承文化的保护文物,她觉得这不仅是一种荣耀的事业,更是一件份内的事情。

胡晓雯正在清理角落里的蝙蝠排泄物,这是古建保护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张雨生 摄

两代传承 西递故事的文化传播者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敬爱堂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也不仅仅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承担着祭祖、追忆等多重功能,是连接情感和乡愁的纽带,是承载着地域文化的象征。

从在外参军到荣归故里,胡星明曾为西递村古建筑东奔西走,引领了当地古民居日常保护,活化利用的进程。

彼时,耄耋之年的胡星明不仅主动担任西递旅游的解说工作,成为别致一景;晚年时,他还戴上老花镜,操着毛笔,用标准的楷书撰写了大量关于西递历史人文、风俗民情的文章。

时至今日,从西递村史到胡氏修谱再到西递发展略图,胡星明编写的诸多文字资料至今仍是青年导游熟悉宣传西递的经典范本。

正是这样的家风传承,让胡晓雯对敬爱堂、西递文化爱的深沉。

在文保员的岗位上,胡晓雯一直致力于宣传介绍西递传统文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介绍西递的历史文化渊源,阐释西递胡氏“孝”道文化的核心内涵。

游客瞻仰朱熹题写的“孝”。张雨生

对于游览西递村的游客而言,敬爱堂往往是必要打卡之地。走进堂中,常常会看见胡晓雯指着祠堂里相传为朱熹手书的“孝”字向游客解说:

“孝字的上半部,右为一个人供手作揖、谦恭孝敬之样;字下半部,左则为尖嘴猴腮的造型,意寓孝敬者为人,忤逆不孝者为畜。这些为人准则在我们村里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挂在了这里。”

除去文物建筑的内涵讲解、故事传递,胡晓雯还坚持学习、传唱古黟调,将西递的故事唱给南来北往的游客。

胡晓雯正在唱古黟调。张雨生 摄

胡晓雯正在讲解黟县楹联文化。张雨生 摄

三秩相伴 服务游客的暖心原住民

在敬爱堂坚守的日子里,胡晓雯尽心守护文保、传播西递文化的同时,也见证了西递村旅游事业的蒸蒸日上,更为暖心服务游客的旅游口碑贡献了一份力量。

游客进入敬爱堂中。张雨生 摄

1986年,黟县西递人用一张写在香烟纸盒上的两毛钱门票开启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先河,凭借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先例。

2000年,西递、宏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黟县“中国画里乡村”的名号已经打响,完成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转变,黟县重新整合南屏、屏山、关麓、木坑、塔川等众多乡村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初步形成了古村落景点为主、生态观光和农业旅游为辅的乡村旅游格局。

一路走来,胡晓雯几乎全程看着游客的奔赴流连与近悦远来。

“只有服务好游客,我们对于文物古建的保护才能成为每一个人的自主行动。”这是胡晓雯在与敬爱堂、游客朝夕相处而来的经验认知。

每天,胡晓雯除了巡查敬爱堂的日常状况,也会劝导及时劝导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游览和观光维护一个良好的环境。

更多的是,为来往游客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在敬爱堂游玩时不慎崴脚受伤,没办法行走。胡晓雯立即回家取药品,为其进行按摩,做好简单处理。当游客走的时候,她还将药品赠送,叮嘱一定要及时诊疗。

2024黟县西递、宏村国际水彩艺术季国际名家作品展在西递敬爱堂内璀璨启幕。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一千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徽州人靠山采形、傍水取势、聚族而居,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徽州古建筑,成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如今,这些穿越千年的古建筑,在主客共享的旅游业态中焕发新生机。在游客欢欣感受历史实物展陈的背后,是如胡晓雯一般的文保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正是因为一个个“胡晓雯”的坚守,我们才足以瞻仰留存多年的文物古建。来日若游览西递,不妨走进敬爱堂,与这位守护古建的老人交谈,品味“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图      片:胡晓雯在工位上看书。张雨生 摄
内容审核:刘    浩  叶智成
监      制:张晨翼  成展鹏

2023年安徽省城市形象传播力指数报告发布点击上图了解详情,参与“e眼黄山·揽胜天下”短视频大赛

中新皖事
立足安徽,国际传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