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八年了,可是她的名字、她的故事、她对人生的感悟仿佛从未离开过。
在她漫长而丰富的百岁人生中,她体验过幸福与磨难,也遭受过非议,但从未沉沦。
她始终保持向上之气,认真生活,不负光阴。
杨绛曾说:“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
一个人要具有向上之气,首先需要的是充足的底气,这是一个人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根本。
而生活的底气源于自信、源于家庭的影响和自我修炼。
人因相信而做到,无论何时都可以重启人生。
对自己负责,保持独立思考
百岁杨绛答记者:“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这种通达的对自我的认知,无不体现在她的人生经历中。
杨绛16岁时,恰逢学生运动兴起。
有一次,杨绛被推选去做演讲。
她不想去,那时候的社会治安不好,女孩子很容易被人借机揩油。
于是杨绛去求助父亲,希望他能代为请假,谁知父亲一口回绝了。
父亲告诉她:“你不想去,就不去。你有理由,就去说,去不去都在你自己。名声与尊严都不可以假以他人。”
虽然杨绛内心胆怯,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第二天她依旧勇敢地到学校表明态度,既不赞成也不参与这个活动。
事后得知,去做宣传的同学中,有人被相关部门请去配合调查。
经此一事,她也懂得要独立思考,勇于提出不同意见,不能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
杨绛逐渐养成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并且在日后的每个关键节点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大学时,需要选学科,父亲依旧对她说,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最终,杨绛经过慎重独立地思考,她确定自己内心最喜欢的是文学。
即使学校没有开设这门学科,她也坚持泡图书馆,到处找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自学,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学知识。
大学毕业时,校长为杨绛争取到宝贵的留学名额。
面对这个在旁人看来非常好的机会,杨绛再三考虑,还是放弃了,她决定去自己一直向往的清华大学学文学。
这个决定,不仅让她实现了文学梦,还让她邂逅了人生伴侣钱钟书。
想起一句话:“人生只有一件事不能放弃,就是向内去控制、发展和创造自己的身心。”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任何重要节点,独立思考决策,做自己的主人,成就无憾的人生。
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的两面
很喜欢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被动接受外界的视角,只看到压力和苦恼,主动发掘另一面,帮助自己成长,强大自己内心,有阴影的地方亦有光。
在艰难的年代,很多人被拖在漩涡中浮沉,深陷苦海中挣扎。
杨绛却总能在苦难中寻到美好、发现乐趣。
在她的文字中,很难感受到被时代冲击的苦涩,读到的都是平静的叙述,最多有一家人自嘲般的逗趣。
一个夏天的上午,杨绛辛苦翻译的《堂吉诃德》书稿被没收,当晚,她又被剃成阴阳头。
面对双重打击,她只着力想办法解决头发问题,因为第二天还要出门上班。
她灵机一动,找出女儿钱媛剪掉的长辫子,连夜做成一顶假发。
没有胶水,她便巧妙地将假发与自己的头发编织在一起,并用针线将接头缝合。
杨绛乐观地认为,有这顶假发出门就不愁了。
殊不知,夏天顶着别人的毛发,不但热得汗流浃背,由于发色不同,在公交车上也很瞩目。
于是,她改为走路上下班,又时常遇到调皮的小孩子上来揪一揪她的假发。
后来,杨绛托熟人买到一顶帽子,欲盖弥彰的效果令她自己都哭笑不得。
但是,她从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也不会消极内耗。
即使在苦难的生活中,她也总是心怀希望,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大家找尽理由躲避下乡的时候,杨绛却主动申请前往,只因好奇乡下的生活。
她和老乡熟悉之后,不但相处愉快,还经常互相帮衬。
很多乡亲朋友成为她小说里的素材,因为足够熟悉,所以刻画生动且深刻。
杨绛还被分配过打扫厕所,这个众人眼里的苦差事,在杨绛看来别有一番乐趣。
她像对待写作和翻译一样,用心打扫,不到十天就干干净净。
每天干完活,她把这里当成书房,安心地看书。这里,还是她处理旧物的好地方。
杨绛曾经回顾:“乌云蔽日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停留在我记忆中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蕴含着热和光的金边。”
乐观的人,总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化苦难为财富。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不需要强颜欢笑,只要换个角度,就能看到柳暗花明的彼岸。
幸福的婚姻是彼此成就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仨》的问世,让很多人为之动容,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令无数人心生向往。
杨绛除了治学追求严谨,在结婚之初,因为一个法语发音和钱钟书起过争执外,二人相知相守66年。
在婚姻里,懂比爱重要,耐心比合适重要。
杨绛的父母感情深厚,他们的大家庭温馨和睦。
父亲出国留学,母亲侍奉公婆,照顾子女,毫无怨言,默默守候。
父亲官场浮沉,母亲一路相伴,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小耳濡目染,让杨绛在婚姻中也保持着独立和宽容。
在英国留学期间,杨绛把自己锁到门外了,就想办法跳窗进屋,都未曾和钱钟书提起。
杨绛住院生产期间,钱钟书到医院探望,时常会带去一些消息:“我做坏事了,打翻的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再来,又汇报他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下次,他又满面愁容,这回是把门轴弄坏了。
杨绛依旧说:“不要紧,我会修。”
只要杨绛说不要紧,钱钟书就真的放心了。
虽然钱钟书在生活上有很多事情做不好,但是为杨绛做早饭这件事,他坚持了一辈子。
钱钟书依赖杨绛的照顾,感激夫人的支持与付出。杨绛享受着丈夫的宠爱。
他们不喜应酬,唯爱读书和治学。
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止的也是读书和工作。
他们一起读书,互提意见,在事业上彼此成就。
父母是孩子入世的首位老师,父母经营幸福的婚姻,可以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幸福的婚姻,更是一种传承,在逆境中坚守初心,在顺境中保持恬淡。
只要内心愉悦,别人眼中的苦,照样能品出甘甜的味道。
好的婚姻是互相成就,一起成长,是共同的信仰和彼此的底气。
▼
杨绛曾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保持独立思考,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世界,有稳固的家庭做后盾。
人生并非都是坦途,逐渐完善自身,拥有足够的底气,人自然能保持向上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