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里的种稻之道
张 慧
“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9月7日,时令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白露。这时候,田里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田满野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穗,和农民等候稻谷收割守望丰收的笑脸。民以食为天。作为主粮作物之一的水稻,是维持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命之粮。在长达7000多年的耕种历史中,先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发明了一套完整的的水稻种植农耕技术体系。南宋《耕织图》有耕图21 幅,内容包括水稻栽培从整地、浸种、催芽、育秧、插秧、耘糊、施肥、灌溉等环节,到收割、脱粒、扬晒、入仓为止的全过程。从远古神农“尝百草,辨五谷”到今日现代化农业耕作模式变迁,农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根植于华夏文明土壤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长江流域被誉为“世界稻作之源”,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传统农耕时代,农民将水稻种植“顺天时量地利”和“精耕细作”的经验浓缩提炼,创造出许多民间谚语。插秧,是将秧苗栽插于稻田中。旧时水稻为直播种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提高水稻产量,推广育秧移栽,即将育好的秧苗,栽插到稻田里。传统农耕时代,插秧靠人工。插秧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活。插秧时,人在水田里倒着走、退着插,双手协调配合,左手拿一把秧苗,右手将秧苗分出3-4根,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秧苗的根部,快速地插入泥土中。会插秧的行家里手非常受欢迎,他们手脚麻利,分秧均匀,插秧快而整齐,常常被封为“秧头”(插秧时的领队人)。不会插的,将秧苗插得东倒西歪,甚至刚插进去的秧苗不一会儿倒伏在水面,往往被大家嫌弃而不让其下田。谚语中所说的“秧要插正”,是插秧的基本技术要求,即要将秧苗垂直插入泥土,插直插正,不能斜着插,插进去的深浅还要适宜。深度一般为3厘米左右,最深不超过5厘米。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直立,不倒伏。插太浅或插斜会出现散苗、倒苗、漂苗。插太深则会导致秧苗的返青速度较慢以及分蘖速度较晚。插秧还要求行要直、距要等,横竖行间距均匀规整,这也是“插正”的另一层意思。可见,插秧技术并不简单。农业生产队时期,为保证秧苗插正插直,还使用一种叫做划线器的工具,提前在秧田里打线划格。人们插秧时,按横竖线的交叉点来插,犹如下围棋时将棋子一个一个摆在棋盘格上。这样,插下去的秧苗在稻田里横排竖行都成直线。也有用拉绳子的方法,插秧的人顺着绳子站成一排来插。严苛的行直距等要求,绝不是为了追求美观,而是为了在保证秧苗正常发棵生长的前提下,绝不浪费每一寸农田资源。谚语道出秧要“插正”这个技术要点,“上讨露水下讨粪”,指向上承接阳光雨露,向下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秧苗就能健康快速生产,用以说明秧苗插正的重要性。“薅”指薅田,也称薅秧,谚语意思是秧田要薅三次,第一次薅,手脚要轻;第二次薅,要精细,薅上三次,稻谷就能丰收,“出黄金”,形象的指出秧田薅三遍的好处。还有谚语“秧薅三次出好谷”,也说明田薅三次对稻谷丰收的重要性。稻秧插到田里后,为防止水田里的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要适时进行薅田(薅秧)。其目的是扯稗子,除杂草,搅动泥水,有时还边薅边施肥。搅动泥水其实就是将散落在泥与水中的肥料搅匀,以促进秧苗均匀旺盛地生长。有经验的老农对薅田十分重视。他们熟知薅田技巧,常常下田以身示范,对年轻一辈耳提面命:“薅田时要做到草薅死、田薅平、泥薅溶。”旧时薅田以人工为主。人们手执竹竿,卷起裤脚赤足下田,一脚站立扎稳,另一脚顺着行距、间距在秧苗周边薅动,踢扒泥士,踢拔稗、草。所以薅田时携带竹竿用以支撑平衡身体。一般薅田要到三次。插秧后大概月余,秧苗转青开长,就要进行第一次薅田了。第一次薅田,秧苗的根刚刚落稳,来回薅动不宜用力过猛,容易造成秧苗松动倒伏,见到有扎根不稳的秧苗,还要用脚将秧苗的根往泥里踩,使其深扎进泥里。秧子“封林”前薅第二遍。第二遍薅田就要更为精细,将田里的杂草、稗子等仔仔细细清除干净。薅第三遍时,对遗漏和新生野草进行再次清理拔除。这时秧苗已经长稳长高,而且第二遍薅田基本清除了影响水稻生长的杂草,薅起来比前两次要轻松容易,起巩固补充作用。到秧子拔节抽穗时就不再薅了。薅田手脚并用,费力辛苦。农民为助兴鼓劲和缓解疲劳,三五人或七八人站成一排,边薅边唱,因此当地还流传有“薅田歌”。谚语指明田薅三次对于稻谷丰收的重要性,精准总结三次薅田的不同要求,语意简明,意指之道却不简单。此谚语总结的是晚稻种植的一个关键技术——晒田。传统农业时期,西塞河口一带水稻一般种植两季,分别为早稻和晚稻,也称为早谷、晚谷。水稻种植自然少不了水,“要水”是常理,可“又要晒”就有些奇怪,谚语通俗的称此习性为“是个怪”。根据当地农民经验,晚谷种植,不能让水田一直保持蓄水状态,而是需要间歇性晒田。晒田从秧苗成活之后开始。晒田时,将稻田里的水排干,让田暴露在太阳下晒一晒,一般晒5到7天左右,再灌水进田。整个晚稻生长过程中,要晒上4到5次。在稻子快黄了的时候,要进行一次大晒,晒到田里泥土可“上人”(即人可以在上面站立)为好。另有相似谚语“要想晚稻返青快,早上灌水晚上排”“晚稻是个鬼,要干又要水”等。为何要晒田呢?在17世纪的《沈氏农书》中已有相关记载,“惟此一干,则根脉深远”。晒田能使水稻根系深扎,促进水稻生长,以此达到增产丰收的效果。时至今日,晒田依然是夺取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晒田的作用有:其一,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通过晒田,可使高位幼小分蘖芽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其二,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时间内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导致耕层土壤内通气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缓慢,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晒田,可使土壤内的通透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耕层内氧气的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强了吸收能力。其三,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通过晒田,控制营养生长速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同时也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稻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较紧密,增强了株体抗倒伏能力,也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复水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了幼穗发育,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满足了幼穗生长发育的养分的供应量。其四,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水稻的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稻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如稻瘟病在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晒田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湿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晒田虽然利于水稻的生长,但是一定要适度。若晒田偏轻,则达不到增产作用;晒田过度,又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进程,严重的对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晒田要遵循多露轻晒或先露再晒的原则,同时注意观察田间水稻的根系,如根部已经出现发黑,就需要及时排水露田、晒田,让根系呼吸到氧气,促发新根。所以,晒田也是一项很辛苦的农活。农民需要三天两头就到田里,密切关注水稻生长和田里的干湿变化,及时进行排水和灌水。而对晒田时机和“火候”的把握,农民当然也自有门道。西塞地方有一句俚语:“摸土巴的”,是农民常用的一句自谦语,“土巴”是方言,指泥巴,意思是农民的工作是与泥土打交道,是下里巴人。这些出自农民之口通俗简短的农谚,浓缩提炼出在与泥土长期打交道中摸索积累的“种田经”,譬如水稻种植插秧、薅田、晒田的门道,谁说不是大学问呢?从中我们见识到农民的大智慧与不简单。农民,是躬耕于野的智者和大学问家!编审:周国英
作者简介
张慧,曾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文字,喜欢世间一切的美好,更喜欢将这些美好述诸笔端,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精神的家园。
关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