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散 文 I 陈敦海:《眺望马六甲海峡》
文摘
2024-10-31 00:00
湖北
眺望马六甲海峡
陈敦海
一
在
亚洲东南部,
在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有一个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
海峡,她就是美丽的
马六甲海峡
。
初识
马六甲海峡
,应该是在小学或者中学的地理书上,是教科书
开启了我
们
对马六甲海峡的认知。
我
曾
在书
本里
“
眺
望” 马六甲海峡。那线条勾勒出的形状,宛如蜿蜒的巨龙卧于海洋之中。
她
连接着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广阔无垠,犹如一条蓝色绸带在世界地图上悠然飘荡。
在其
标注的经纬度
(
东经
9°26′~104°35′,北纬5°40′~1°65′
)旁,仿佛隐匿着无数未知的奥秘与热切的渴望。我畅想海风的方向,思索着它如何温柔地拂过海面,那波涛奏响的乐章,又会演绎出何等雄浑的交响。地理书上的
她
,是神秘的远方,勾起我无尽的遐想,让我对那片海域充满了向往之情。
马六甲海峡
,有着
“海上十字路口” 之美誉。
她
也曾是我们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为何如此说呢?只因
她
曾
“
现身
”于
恢复高考后的文科试卷中,或是一道地理填空题,或是一道
多项
选择题,虽仅占一分,却让众多死记硬背的考生束手无策。
有人
说
,一分微不足道。然而,对于考生而言,这一分实乃命运的岔路口。我的
一个
姨妈,连续三年高考失利。第一年,仅仅差了一分;第二年与第三年,也仅是几分之差
。
最终
她
无奈放弃高考,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条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姨妈未能成功跨越人生的那道海峡。
于我而言,
我也是众多高考落榜者之一,也是没有跨越高考这道海峡的人。
但是,对于真正自然意义上的马六甲海峡,我
向往
已久。
二
再识马六甲海峡,或许来自
中学历史课本
了。郑和,一个伟大的航海家,将我们的历史认知与马六甲海峡联系在了一起。我
怀着崇敬与好奇,
借凭想象的翅膀,
深情地
“
凝眸眺望
”
马六甲海峡。
郑和的庞大船队
,
曾浩浩荡荡驶
向马六甲海峡
,
又浩浩荡荡从马六甲海峡驶向远方。
那扬起的风帆如云朵般洁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们携带着中华文明的璀璨曙光,在这片广袤的海域
上,
播撒友好与希望。东方的文明与友谊在这里广泛传播,贸易的繁荣让不同的文化得以相遇、交融。各国的商船来来往往,货物琳琅满目,丝绸的柔软、瓷器的精美、香料的芬芳,在这里汇聚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同的文化于此交融碰撞,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火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书上的马六甲海峡,神秘而珍贵
,
每一个字符、每一幅插图,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
她
曾经的辉煌。
她
承载着人类文明交流的厚重历史,让我们对
她
的过去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与强烈的探寻渴望。我渴望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感受那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去聆听那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驾驶着简陋的船只,在汹涌的海浪中前行。他们面对风暴的肆虐、疾病的困扰,却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他们
在这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为这片海域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然而,西方列强的觊觎之心,
也
使得这片海域历经
了
战火的洗礼与纷争。硝烟弥漫,炮声轰鸣,美丽的海峡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自
1511 年,葡萄牙舰队攻占马六甲,开启了马来西亚地区的殖民历史
以后,
马来西亚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多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先后经历了
葡萄牙殖民时期
、
荷兰殖民时期
和
英国殖民时期
,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马来西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1957
年
8
月
31
日马来西亚联合邦宣布独立。
三
真正相见马六甲海峡,便是此时了。在中马建交
50
周年的
2024
年
10
月下旬,我跟随旅游团来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在马六甲市,我站在海峡的岸边极目远眺,一片壮阔的海域瞬间映入眼帘。哇,这便是地理书上的马六甲海峡呀!只见天际与海水在遥远的地方交融,竟让人难以分辨究竟是海融入了天空,还是天空坠入了海洋。海浪持续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宛如奏响了一曲自然的和弦。那节奏时而激昂澎湃,恰似万马奔腾;时而舒缓轻柔,仿若潺潺流水。海风轻柔地拂过脸庞,带来海洋独有的气息,咸咸的味道中夹杂着湿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人顿感神清气爽。远处,船只点点,在海面上缓缓驶向未知的远方。那些船只,有的高大威武,满载着货物,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有的小巧玲珑,或许搭载着勇敢的探险家,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炽热梦想。
海岸边,马来传统的高脚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恰似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彩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夺目,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蓝的像海,仿佛是大自然用最为绚丽的色彩精心绘制而成。人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绝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洋溢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客人的热忱欢迎。热闹的集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精美的手工艺品,雕刻精细入微,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各种香料散发着浓郁醇厚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仿佛编织成了一张无形的香气之网。美食的香气四溢开来,沙嗲的浓郁香味、娘惹糕的香甜气息、椰浆饭的独特风味,让人垂涎欲滴。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和传统,让人在品尝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我们在一个叫“娘惹村”的饭店里用餐,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姑娘小伙们跳舞、拍照,享受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大家开心得不亦乐乎。吃罢晚饭,我们又来到街头,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异国风情。马来传统音乐在街头巷尾响起,节奏明快的鼓点如同跳动的欢快音符,充满了蓬勃活力。寺庙里香烟袅袅升起,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这些不同宗教的建筑彰显着宗教的包容与和谐,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中华元素亦随处可见,听导游说,这里的华人虽然占比不多,但春节时舞龙舞狮热闹非凡。那威武的巨龙在空中飞舞盘旋,灵动的狮子欢快地跳跃腾挪,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
导游还告诉我们,
流传
在
马六甲海峡的民间传说
很多,其中有“海精灵守护传说”:相传在海峡中有一位神秘的海精灵守护着这片海域。传说当船只在海上遭遇风暴或者其他危险时,海精灵就会出现。它身形闪烁,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船只安全地抵达港湾。这个海精灵被描绘成是海峡的守护者,象征着安宁与希望,它的存在让航海者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海域中也能怀揣着一份安心。还有“海底城市传说”:据说海峡深处藏着一座神秘的海底城市,那里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墙壁镶嵌着各种宝石,城市的街道由发光的珊瑚铺就,珍珠如同沙砾一样遍地都是。无数勇敢的冒险者被这个传说吸引,他们梦想着找到这座海底城市,获取宝藏或者探寻魔法的奥秘。这个传说不仅增添了马六甲海峡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对财富、奇幻力量的向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是“郑和与神鸟传说”:相传郑和下西洋途经马六甲海峡时,遇到了一只巨大而美丽的神鸟。这只神鸟有着五彩斑斓的羽毛,能口吐人言。它引领郑和的船队找到了一处安全的港湾躲避风暴。神鸟告诉郑和,这片海域是上天眷顾之地,有着神秘的力量守护。此后,郑和便在这里传播中华文化,并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传说也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在当地民间记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友好交流的美好向往。
四
借助旅游的机会,我还参观瞻仰了
郑和文化馆和马六甲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
。
郑和文化馆位于世界遗产马六甲古城内,2005 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展示由中国人开启的十五世纪伟大的航海活动,由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主席陈达生博士创办了该文化馆。
主要内容有:
郑和在中国
、
郑和在马六甲
、
郑和宝船
,等。“
郑和在中国
”,
介绍郑和的生平,包括他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航海家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人们了解郑和的背景和成长环境。
“
郑和在马六甲
”,
重点展示郑和与马六甲的深厚渊源,如郑和曾多次率领船队驻留马六甲,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贸易等活动,对马六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郑和宝船
”,
展出了宝船模型以及与航海相关的各种文物,如瓷器、海产品等。这些展品反映了当时中国航海技术的先进水平和海上贸易的繁荣。
另外还有
特色展示
,
除了静态的展览,文化馆还通过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郑和船员的生活场景,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当时航海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马六甲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矗立于宝山亭西侧。1942年1月15日日军占领马六甲,一千多名华人因抗日而殉难。日本战败之后,华社合力找回部分残骸
,
将抗日殉难义士的遗骸合葬于三宝山南麓,并建碑悼念。当时中国国民党主席蒋介石为纪念碑题字曰:“忠贞足式”,颂扬义士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为后人楷模。1947年,抗日纪念碑落成,由马来亚联邦总督贞特爵士揭幕,总领事主持祭祀。当时,华团代表和殉难者家属群体到场公祭。每逢四月清明节,华人社团代表都在此举行公祭。
站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的心中感慨万千。马六甲海峡,你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马六甲海峡,你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通道,更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
五
马六甲海峡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无数传奇,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跟随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华裔女性。她用汉语、英语和马来语为我们讲解马来西亚文化,同时还不时地谈及自己的家世。她说她祖籍是广东梅州人,家族来到马来西亚已有好几代了。当讲到父辈的父辈创业历史时,她感慨地表示,华人聪明,华人优秀的品质是爱挣钱、会挣钱,但也不是人人都挣到了钱。她说,挣了很多钱的父辈都移民去了新加坡。她的意思是她的父辈是没有挣到很多钱的人。但马六甲海峡都是大家来淘金的地方。这是一个“海上十字路口”,每一个淘金的人都来到这个“十字路口”,怎么能淘金关键看你怎么走好这个“十字路口”。
听着导游的话,我陷入沉思。人生的确存在着许多至关重要的
“
十字路口
”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必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抉择,这些抉择恰似一个个
“十字路口”,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前行方向。而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也自然存在着诸多意义重大的十字路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国在不同的时期都曾伫立在关键的抉择点上。从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到近代工业革命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再到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世界始终在持续不断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十字路口”
。
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究竟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度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是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全然忽视长远的生态影响呢?在国际关系中,是选择合作共赢,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还是陷入消极躺平与零和博弈,进而加剧冲突与矛盾呢?这些“十字路口”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紧密关系着整个人类的未来福祉
。而我们国家坚定选择
“
全球命运共同体
”
理念,这无疑为这个星球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远景画卷。
如今,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头,当我以一种敬畏与憧憬的目光眺望马六甲海峡时,“和平与发展”“战争和杀戮” 这些极具深意的字眼,犹如闪电般瞬间闯入我的脑海。在我看来,当今的马六甲海峡,是和平的阳光照耀下的马六甲海峡,那波光粼粼的海浪,温暖而深情,仿佛诉说着人们对和平的珍视与向往。
在这里,
有着
来自不同国度的船只
来往
穿梭
,
那一艘艘庞大的货轮,装载着来自各国的货物。它们如流动
的
使者,传递着经济合作的纽带与文化交流的星火。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汇聚于此,他们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梦想,共同汇聚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广阔海域。
不同
语言的交流
,不同
文化的融合
,
共同书写着
马六甲海峡的
繁荣
和
壮丽,为世界的蓬勃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时的马六甲海峡,
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上的通道,更是世界共同进步的强大力量
;她的
美丽
也
不仅仅在于
她的
自然风光,更在于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融合。
她就像
一部厚重的史
书
,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沧桑变迁,如今又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肩负起更加重大而神圣的使命。
踏着沙滩,踏着海浪,
我仿佛能清晰地听到世界前进的脚步声。那是和平与发展的激昂旋律,是人类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壮丽乐章。
我翘望,这一片湛蓝,
愿和平的风,永远吹拂,
让这片海,永远流淌着希望。
(写于
2024
年
10
月
29
日星期二)
编审:周国英
作者简介
陈敦海,湖北阳新人。一位从山水画卷中走出的行者。在他的世界里,文字是心灵的画笔,摄影是时光的留影,运动是活力的源泉。
关注投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jk0Nzk3MA==&mid=2247530776&idx=1&sn=081c7fec9c969af85f7a7a03f9ca45cc
黄石文学
湖北省黄石市文联主管,黄石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文学微刊。《黄石文学》立足黄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微刊不厚名家,不薄新人。 打造鄂东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网络平台,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最新文章
【黄石文学选刊】I 卡卡发表在《长江文艺》2024年第10期上的小说《归去来兮》
散 文 I 张兰花:《银杏》
散文 I 张慧:《夕阳晚照红枣香》
散文 I 邹胜珍:《援疆日记之十五:骑马有感 快乐前行》
小说 I 邓静河:《遍地狼烟》
诗 歌 I 孙火秀:《默默开花》(外一首)
散文 I 冯踏:《奔跑在郑州:一场与历史和文化的邂逅》
短篇小说 I 卡卡:《玩偶》
诗 歌 I 黄玉香:《怀念父亲》(组诗)
寓言故事 I 袁文华:《凌霄与碧波》
散 文 I 邹胜珍:《援疆日记之十四:-----舌尖上的味道 麻城的炸磨粉》
随 笔 I 肖千蓉:《藏在岁月深处的薯香》
文 讯 I 相聚海观山下 共品《海观山下》----长篇小说《海观山下》分享会在海观山举行
散 文 I 李相良:《遇见苏东坡》
随 笔 I 黎汪洋:《大爱无边——读周瑞玲老师报告文学集<因为爱>有感》
随 笔 I 佟炳文:《第一次当官》
诗歌 I 姜飞:《人鸟共居的村庄》(外三首)
散文 I 朱卫红:《此处安心是故乡》
散 文 I 钱旺明:《跟着大妈走罗田》
随笔 I 黎明:《大爱无边--读周瑞岭报告文学集<因为爱>》
散文 I 刘家云:《崖畔的桂 雪中的梅一一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观后》
诗歌 I 刘晖:《挥别秋天》(外二首)
散 文 I 洪合林:《渴望旅游》
小小说专刊 I 程时斌:《演出服》
随 笔 I 彭钢:《红色传奇腊子口,永恒的精神灯塔》
随 笔 I 康成钢:《边走边想》
散 文 I 陈敦海:《眺望马六甲海峡》
散文 I 邹胜珍:《援疆日记之十三:边疆明月夜 情满援疆人》
小小说专刊 I 范小天:《破局》
【大冶湖系列采风启动式专刊】周国英的诗歌三首:以波浪为界的大冶湖/ 在渔家傲的文武传家里/活得明明白白
诗歌 I 明晓明:《黄颡口采风印象》(外一首)
散 文 I 邹胜珍:《援疆日记之十二:浓浓团圆意 暖暖援疆情》
散 文 I 吴国正:《鸡鸭缘》
诗 歌 I 刘和清:《直面自我》(外一首)
散 文 I 陶诗秀:《父亲的村庄》
【大冶湖系列采风启动式专刊】曹红英:《永恒的村庄》(一)
【大冶湖系列采风启动式专刊】李相良:《回不去的故乡》(组诗)
诗歌 I 石灵智:《迟开的桂花》(外二首)
散 文 I 潘刚华:《老家柿子树》
诗歌 I 黄玉香:《那天,人人笑靥如花》(组诗)
小说 I 李威:《我变成了大白鹅》
散 文 I 邹胜珍:《新疆移动大巴扎》
诗歌 I 王慧:秋天的星星落在了地上(诗歌三首)
散文 I 徐新洋:《奶奶的桂花树》
诗歌 I 陈华贵:一个人要独行多久/才能送走匆匆的梦中人(诗歌三首)
诗 歌 I 吴灿明:一生中难得的一次相遇/像风中飘来遥远的琴声(诗歌三首)
诗歌 I 翁德云:芦苇最终只剩下情义(组诗)
散 文 I 黎汪洋:《小白山广场的那棵桂花树》
散 文 I 邹胜珍:《援疆日记之十一:边疆的雨,故乡的情》
散文 I 钱旺明:《我爱秋天》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