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作家 || 甘泉长流  冯清利 文

文摘   2024-12-14 00:00   河南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老家白杨,梦想开始的地方”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本期导读:(知识链接)甘泉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西南3公里,东临北冶乡张官岭村,南与石寺镇山岔村接壤,西邻石寺镇西沟村,北与北冶乡岭后村相接。地处丘陵,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常年干旱少雨,土质为沙土。 2016年11月,甘泉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2018年5月,甘泉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甘泉长流

 冯清利

看了樱桃沟,组织者又带我们去看河洛澄泥砚展馆,正赞叹不已,又被领到了太岳红色文化展示馆,接受了红色教育后,又被安排去北冶,看甘泉古村

……

到新安采风,组织者唯恐我们看得少、了解得少。一路走来,如沿着一条宽广美丽的河流行走,一景又一景,越走越有看头,越走越有嚼头。

当地负责宣传的同志说,咱们要看的甘泉村,有一眼泉水甘甜可口,村东几里地远,就是黄河。沿黄生态廊道在新安有160多公里,我们就是在跟着黄河走。是啊,跟着黄河走,就能走向辽阔、走向壮丽。

甘泉的声誉在远播。一批又一批的人来了,转了沟,看了窑,照了相,回去后也把村子给宣传了出去。省里的人慕名来了,对那些缸、坛、罐、盆等感兴趣,走后给村子送了个荣誉:河南省第五批传统古村落。再后来,来的人更多了,村子又多了个荣誉:第四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

古不古?村里现存古瓷窑遗址105处、古建筑233处、古民居936间、古墙址30余处,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一间旧屋前驻足,空空的门户和窗口,像是一位老人睁着深邃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过客。房顶上,那密密麻麻的茅草,不就是老人饱经风霜的缕缕白发?

但凡有甘泉的地方,起名一般都绕不过它。甘泉村的先人也喜欢甘泉,村名一叫千年。

智者乐水。聪明的甘泉人,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发现了本地土壤的特质,几经摸索,研制出了一些改善生活的日用器皿。就这样,泥土被重塑,生产生活方式似乎也转了个身。

甘泉村占了“地利”。村子地处豫晋古道,向北有黄河漕运,往南有崤函古道,做陶瓷及陶瓷交易,再适宜不过。

自唐末五代肇始,元代以前以青瓷、柴瓷为主,到明清时期发展为黑瓷、白瓷,陶瓷与时俱进,日臻精美。

时光如水,甘泉日渐成为豫西地区最主要的陶瓷生产销售基地,也曾骡马不断,也曾商旅不绝。生产贸易的发达,自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村中现在还留有南陈家车场、北武家车院等商贸遗址。怪不得,这个地处洛阳城西北且比较偏远的村子,历史上曾有“小洛阳”的美称。

走进村里,陶瓷的遗迹就在路上、在墙上、在沟边。有人顺手捡起一碎陶片,问:这是哪个朝代的?村干部老邱说:宋代的。这么肯定?他哈哈一笑:见多了呗!你看远处,那是窑厂倾倒废弃的陶片瓷片日积月累堆起的小山,我们这里最熟悉最不缺的就是陶瓷。

一面面用特殊材料垒砌的墙体,令人好奇。老邱当面普及:这种东西叫笼盔,专业说法是匣钵,是在烧制陶瓷时为防止釉面损坏而特制的容器。你看这笼盔,肚子中空,分量轻,防潮防腐蚀,耐用得很!

看我们很有兴致,老邱在一开阔处停下来,伸出四个手指,说:甘泉有“四多”,大家知道吗?他接着公布答案:村名多,姓多,窑多,井多。说一个“多”,他按下一个手指。

先说村名多。在北冶,提起丁家沟、碗窑岭,人们都知道说的是甘泉。丁家沟是因为传说有一丁姓人家在甘泉做陶器。碗窑岭,是因为产品以日用碗为主。

姓多,与用工需求量大有关。传统的陶瓷产业有十几道工序,采矿、选矿、选瓷、滤泥、炼泥……投亲靠友的,谋生打工的,传技学艺的,逃荒避难的,都聚集来了。他们在这里安身立命,伴着烈烈窑火和一窑一窑烧出来的器皿。

9个村民组1700多人的甘泉,曾有40多个姓氏,赵、蒋、邱、王、曾、武、于七个姓氏,逐步形成了七大家族。看来,老邱也是出生在大家族了!老邱咧嘴一笑。

他一边笑,一边用手一挥,说第三多就是窑多。全村大大小小105座窑,就像现在的特色产业园区似的。

是啊,规模出效应。遥想当年,烟柱冲天,火光闪闪,那是怎样一种繁忙景象!应该为最初想到用坩土来制陶的人点赞。他最初燃起的一缕烟,让这片土地上有了更多的人间烟火,也为后人留下了回味无穷的风景。

陶瓷生产,水的需求量很大。老邱说,村中虽有五六十口水井,但生活用水仍有缺口。1990年至今,村“两委”多方筹资,打深井一口,建高位水塔一座、高位水池三座,村民吃水不再难。

正如大河一般,有时汹涌澎湃,有时平静如镜。如今,陶瓷生产不再是甘泉的主业,但终有人不舍不弃、坚守赓续。蒋铁锤就是这样的人。认准了祖上遗产的珍贵,2013年,他毅然从三门峡返乡,以潜心研究、传承发展黑陶烧制工艺为荣为乐,成功烧制出青瓷工艺品和小巧精美的黑金釉碗。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今,他的三个儿子都继承父业。村民也在他的带领下,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参与制陶。

站在高处,回望村庄,窑洞、平房、院落铺展着,接天处是一座座新式楼房,发展的脉络如芝麻开花。

一辈辈留下的创造力、文化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黄河悠悠不绝,又如古老的甘泉水奔腾不息,流向远方……

(本文刊发于2024年12月13日《洛阳日报》)


   

作者简介:冯清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洛阳散文学会会长。十届县政协常委,县文联四级调研员。出版个人散文集《一路好奇》,作品入选《202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21年河南文学作品选散文卷》《洛阳文学年选散文卷(2020-2022)》《洛阳文学年选散文卷2023》,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第五届奔流文学奖优秀奖,主编《宜阳散文选》。





(本期编辑 :刘志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