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老家白杨,梦想开始的地方”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移风易俗
------一个敢于冲破世俗偏见的女汉子
李召武
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人好好高骛远,有人好低调行事;有人好讲究虚伪排场,有人好讲究节俭实用;有人好活在别人的眼中,装强作势,尽力去粉饰自己;有人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需别人的言辞说教,走自己的路;有人好糊里糊涂随波逐流;有人好移风易俗,自立自强,独树一帜。社会上有这样一种陋习:因为大面积流行性感冒,大多数人都得了,那个若不得,就觉得自己格格不如别人,似乎也非得一次不可。可偏偏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脱离世俗偏见又有智慧的女人。她就是八十年代白杨镇土生土长的初中毕业生杨亦凤(化名)。她出生在一户极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平时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以及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勤俭节约,细水常流,繁事简办的好家风,对她影响很大,使她从小就办事有主见,行事有魄力。别人都称赞她是说话有分寸,处事有魅力的女汉子。为什么呢?我们还得从她所办的几件事慢慢道来!杨亦凤初中毕业后,一溜烟几年过去了,她已是一位二十出头芳龄,落落大方,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也到女大当嫁的年龄了。媒人给她介绍了一位高中毕业,在村里当民办教师的青年人陈长顺(化名)。当结婚的时候,男方父母为了随和当地风俗习惯,即使家里经济并不宽裕,那怕东挪西借,也准备照样给她俩请吹手(响器,乐队),摆宴席,排场一番,生怕别人说自家太穷,办不起婚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候农村别说有电视机,连收音机也是稀罕的电器。杨亦凤出乎众人意料地向男方父母提出个人的主张,要求男方父母不必要这样浪费钱,只图一时浪漫排场而不实用。请乐队来即使再热闹也只是一时,干脆把请乐队的钱给我,我去买台收音机,至少让咱全家人高高兴兴听好几年,啥时想听啥就听啥。公公婆婆听她说的有理实在,就依了她。当要准备让她们完婚时,男方父母按常理要给她俩花钱大摆宴席,还要举行隆重的婚礼时,她又提出:大摆席,又花钱,让你们二老还操心,又费事,不用讲什么排场,把办婚礼的钱给我们俩,我们去旅行结婚,又省心又省事,还浪漫。双方父母拗不过她,又依了她。她们新婚夫妇拿到钱后,又舍不得多花一块钱,只到洛阳几个景区看了两天,在结婚的当天回来,夫妻双方两家二十几口人,欢聚一堂,在酒店摆了三桌酒席,就算把婚事办完了。街坊邻居、亲朋好友,无不为这位女子,移风易俗,敢为人先的做法赞叹不已!人活着是要吃饭的,但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增进人体内所需的营养即可。可现在的人往往偏离了这个最初最基本的目的,而要讲究什么色,香,味俱全,把最基本的初心目的给忘到脑后了,所以现代人由于偏离人体所需的营养结构,不该吃的吃,不该喝的喝,尤其是去进礼吃喝别人的,吃少了嫌吃亏,海吃海喝。长此以往,自觉不自觉地得了什么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乱七八糟的不应该得的疾病。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来也是件极简单很容易的事。从古到今,尤其是那些革命老前辈们在战争年代,一把水果糖,一把花生米,同事朋友欢聚一堂,结婚仪式就有了。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在四十年前他结婚时,家里把老母鸡孵化的一窝小鸡娃买的钱,给他就办完了婚事。因为结婚仪式大小,彩礼多少根本不重要。并不是说彩礼越大,结婚仪式越排场,两位新人以后就能相亲相爱,患难与共,白头到老,越幸福,根本不是。而是一对新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能相互包容,相互依靠,你有情,我有义,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和挫折,不离不弃,始终坚守,这才是目的,和彩礼的多少,婚礼办得排场不排场没一毛钱关系。就是这位杨亦凤和陈长顺,婚礼举办的如此简单,但她婚后和丈夫先后生了两女一男三个孩子,两人能相濡一沫,同心同德,携手共创未来,对公公婆婆关怀有加,非常孝敬。尤其当公公婆婆年老先后躺在病床时,她像亲闺女一样昼夜侍奉床前。当婆婆去世后,要过三周年的时候,按照当地风俗,有的要唱三天大戏,还要大摆宴席。可她并不是办不动,花不起钱,而是不声不响地,连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提前一个月,只在当天上午在大门上帖了副过三周年的对联,中午一家人去酒店吃了一顿简单的饭就算了事。现在的人好多都认识翻了,父母在世时,一些儿女懒得去侍候老人,甚至有的儿女众多,当父母老年时,连桶水都没人愿意去挑。可死后,又是唱大戏又是摆宴席,好像庆贺似的。常言说:生前去给父母端碗水,胜似死后烧那千堆灰;生前床前多尽心,胜似死后去花千万金。杨亦凤这位平凡的女人,敢于冲破世俗偏见,给我们后来者开了先例,指点了迷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众人学习的好榜样。作者简介:李召武,男,白杨镇二区人,退休教师,爱好广泛,乒乓球、书法、国学、写作等,皆为所好,现为宜阳县作协会员、白杨镇夕阳红合唱团团长。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