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ell biology:不依赖粘附的迁移过程中的力传递

文摘   2024-11-07 07:00   北京  

细胞迁移对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如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免疫反应和癌症转移。细胞通过施加力于基底来移动。传统观点认为,粘附点将细胞骨架的拉力传递给基底。但新发现显示,细胞在三维环境中可以不依赖粘附点迁移。我们的研究探讨了这种无粘附依赖迁移中的力产生机制。

牵引力显微镜揭示,细胞通过粘着斑能产生几十纳牛顿的力,表面力密度可达几千帕。但对于不依赖粘着斑的细胞迁移,其力传递机制和大小尚不明确。有理论推测非特异性摩擦可能解释细胞力传递,但这一理论尚未经实验验证,且摩擦力是否足以推动细胞移动也存疑。

我们研究了一种不粘附的Walker 256癌肉瘤细胞,看它们如何在不粘附的情况下移动。这些细胞能在悬浮状态下极化并形成水泡,它们不在二维平面上移动,但在三维空间里可以。Walker细胞能在多种环境如琼脂糖垫、3D胶原凝胶和特制的PDMS微流体通道中迁移,包括在不粘的琼脂糖表面,显示它们迁移不需要粘附基质。

我们研究了Walker细胞的粘着斑成分,发现它们在琼脂糖下迁移时不形成粘着斑焦点,踝蛋白表达降低也不影响迁移速度,即使在EDTA处理后,它们在3D胶原凝胶中仍能迁移,表明Walker细胞的迁移不依赖于粘着斑和粘附蛋白功能。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Walker细胞在受限条件下迁移时不会形成特定的整合素介导的粘着斑。

受限环境中起泡沃克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依赖性迁移。

我们用牵引力显微镜比较Walker细胞、HeLa细胞和粘附型Walker细胞。发现在软PDMS上,HeLa和粘附型Walker细胞有较大拉力;而在琼脂糖上,Walker细胞拉力小,说明非粘附迁移力小于粘附迁移。

我们研究了Walker细胞在微通道中迁移时的肌动球蛋白细胞骨架,发现F-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细胞边缘富集并向后部形成梯度,表明收缩力向后。激光消融实验显示,细胞后部的皮质收缩力对迁移至关重要。进一步观察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细胞内逆向流动,与微通道表面耦合。结果表明,Walker细胞的迁移是由后向肌动球蛋白梯度引起的皮质流动驱动的,不依赖特定粘附。


非粘附 Walker 细胞的皮质流驱动迁移需要最小的摩擦力。

我们研究了细胞在没有粘附时如何通过摩擦力迁移。实验中,我们用Pluronic F127降低了通道壁的摩擦力,发现在低摩擦环境下,Walker细胞不能迁移,肌动蛋白流也与基质脱离。而中等摩擦力下,Walker细胞能迁移但速度慢。这说明细胞迁移需要一定的摩擦力,后向皮质流通过摩擦力与基质耦合来推动无粘附迁移。

我们根据摩擦系数估算了非粘附迁移中细胞施加的力。假设摩擦系数恒定,我们用摩擦系数乘以皮质流速来计算力密度。结果表明,在BSA、BSA/F127和F127涂层通道中,细胞施加的应力分别约为1 Pa、5 mPa和0.5 mPa,远低于粘附细胞施加的应力,这与牵引力显微镜的观察结果一致。

我们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细胞如何在没有粘附的情况下移动。模型将肌动球蛋白皮层看作一个受内部收缩力、外部摩擦和介质阻力影响的粘性表面。模型显示,后向收缩力梯度可以通过摩擦力和肌球蛋白收缩力推动细胞。我们发现,细胞移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超过这个阈值后,细胞速度主要由肌动球蛋白流的速度决定。


不依赖特定粘附的迁移机制。

我们用理论模型验证了不同摩擦条件下的细胞和皮质动态,并量化了皮质流动。通过模型拟合,我们找到了三个参数,能准确描述细胞速度和流动分布,与实验数据一致。这些参数表明,大约50%的细胞外介质在细胞迁移时被推动,与实际观察相符。结果证实,非特异性摩擦力足以驱动细胞在没有粘附的情况下迁移。

我们用模型计算了Walker细胞在无粘附迁移时对基质的力分布。结果显示,细胞在通道壁上施加的总力很小,与它们受到的阻力平衡。这些力可以用力偶极子描述,它衡量了细胞推力和拉力的分离程度。正力偶极子意味着细胞从后面推动自己,而负力偶极子意味着细胞从前面拉动自己。力偶极子影响基质的变形,进而影响细胞的运动方向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使用粘着斑迁移的细胞会产生负力偶极子,因为它们前部的拉力和后部的收缩力相互抵消。而Walker细胞在无粘附迁移中则表现出正力偶极子,表明它们倾向于扩张基质,推力主要来自细胞后部。因此,尽管两种迁移都涉及肌动球蛋白驱动的流动,但无粘附迁移和基于粘附的迁移中力偶极子的方向相反。

在没有特定粘附的情况下迁移背后的力分布。

我们的研究显示,依赖粘附和不依赖粘附的细胞迁移在力传递上有很大不同。我们发现无粘附迁移产生的应力远小于粘附依赖的迁移,Walker细胞施加的应力大约只有1 Pa或更低,低于传统方法的检测范围。我们的研究方法结合了摩擦测量和机械模型,为从细胞形态和动态中提取力和物理特性提供了新方法。

研究表明,粘着斑产生的大力可能用于引导细胞迁移或探测基质硬度,而非推动细胞移动。过强的粘附会阻碍细胞移动,而摩擦力在一定程度后能维持细胞速度恒定。摩擦力的具体作用和体内基质的不规则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最后,我们发现摩擦驱动迁移中的力分布呈现正力偶极子,与粘附迁移的负力偶极子形成对比。这种区分也存在于微型游泳生物中,如推动者(如大肠杆菌)和拉动者(如莱茵衣藻)。这种差异对游泳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而研究体内迁移的“推动”细胞和“拉动”细胞之间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有趣方向。

我们是国内专注微小力学设备提供商提供细胞或类器官力学刺激培养设备,包括牵张、剪切、压缩以及一些定制设备。同时我们提供软物质纳米压痕仪可测样品包括水凝胶,单细胞,细胞外基质,类器官,组织,软骨等各种软物质的硬度,测试范围5Pa-1GPa因其独特设计适合极软物质的测量,数据重现性极高。如果您有相关设备需求,欢迎咨询。

此文简化了复杂的科学信息,以便于一般理解。鼓励读者查阅科学文章以获得详细的见解,并在科学界认识到这项研究的更广泛背景。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达文章链接。

力学生物学
东地科技专注生命科学研究,不断贡献生物医学及相关材料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广大客户一道,致力于使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概念成为现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