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长访谈│河北区检察院:​以有温度、有力度的司法服务,做深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政务   2024-11-28 15:21   天津  

11月27日,“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播出第十期,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瑞娟做客天津新闻广播FM97.2《法治纵横》直播间,围绕该院检察工作向群众汇报,回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法治纵横》节目,我是主持人国铃。


这里是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联合推出特别策划「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此刻,我们的节目正在通过调频97.2兆赫天津新闻广播、津云客户端、学习强国APP音频直播。今天做客直播间的嘉宾是: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瑞娟,欢迎您!


王瑞娟:主持人好!广大听众朋友、网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走进直播间,向市民朋友汇报河北区检察院工作。


主持人: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北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汪杰;第五检察部主任刘玥悦。欢迎两位!



汪杰、刘玥悦: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

今天的节目,从“初心”二字说起,在河北区人民检察院“红色检魂”教育基地,开篇序语就是两个字“初心”,当我们轻触“心”字的时候,便能触发数字流动、开启大门。王检,咱们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如何将这扇“初心之门”蕴含的精神,以有温度、有力度的司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司法动能?


王瑞娟

检察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交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赶考路上,我们始终把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做深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全力打造有温度的民心检察,努力擦亮司法“人民性”的底色。人民至上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与时俱进的不同内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有新的更高需求,对美好生活有全方位的更高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检察机关积极努力适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更多关注人民感受,更多关注社会问题,更多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以更高水平监督办案引领法治进步、助推时代发展、满足人民期盼。
你刚才说到的“红色检魂”教育基地,是2021年,我们融合党史和检察史发展脉络,淬炼党性教育,强化法治教育,精心打造的。同时,我们还依托位于河北区的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以觉悟精神为载体,塑造了“四觉四悟”党建引领觉悟工程。“初心”二字既彰显了我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也饱含着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深厚情怀,更寄托着一辈辈检察人传承的精神力量。
民有呼,我有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服务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担当。2024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我们围绕就业、食药、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聚焦老弱妇幼残等重点人群和金融保险、社保医保等重点领域,成立专班、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列明台账,细化制定了4个方面12项具体举措,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民生保障案件,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主持人

在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有一组数字很震撼,1次获评全国模范检察院、3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这对一个基层检察院来说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我相信,荣誉的背后是不变的初心、卓越的匠心。王检,我了解到,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有哪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呢?


王瑞娟

突出老年群体司法保护,这既是万千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全社会关心的“国之大事”。根据民政部数据通报,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比如我们河北区,区情特点之一就是老龄人口多,所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养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关心推进,着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打造“津牌养老,创新河北”服务品牌。我们检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区情实际,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将其列为“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多措并举深化检察履职,用法治擦亮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底色。比如,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打击治理养老诈骗工作,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时有发生,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积极协同公安、法院等单位深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综合治理,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管齐下”,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涉诈乱象问题。


这方面的情况,可以请我们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汪杰主任通过案例来介绍一下。

 

汪杰

好的,比如我们办理的一起养老诈骗领域典型案例,被告人冒充保险公司理财经理身份,私刻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以高息回报为诱饵,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非法集资,并鼓励向亲戚朋友进行推广,向社会面宣传,涉案人员40余人,集资款项达2300余万元。上当受骗的老年人积攒多年的养老钱被一骗而空。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最大限度挽回涉案老年人财产损失。此外,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监管问题,协同推动金融监管、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打击理财产品诈骗专项行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各部门执法大数据,形成打击合力,巩固整治成果。并坚持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录制反诈宣传系列视频,组建北检青枫法治服务队,依托扎根基层的“曹姐工作室”,进社区、入楼宇、上公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线索征集等,全方位增强老年人识骗防骗拒骗能力,切实守好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


王瑞娟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全社会的热切期盼。我们另一个重点推进的工作就是全力守护养老安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往往受限于年龄和身体状况,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容易受侵犯。对此,今年,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们认真抓好专项行动的推动落实,区民政局建立“检察+民政”协同履职机制,会签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意见,从信息共享、线索移送、风险排查、联动办案、从业监管、公益诉讼、学习培训、法治宣传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院联合民政、公安等多部门对辖区内26家养老机构679名从业人员进行入职查询,针对发现的问题同步通报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依法督促及时纠正解决。同时,会同民政部门深入养老机构走访调研,全面了解辖区养老机构基本情况、运行模式、配套服务、安全生产等,就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提出意见建议。检察官走进养老机构为从业人员开展专题授课,督促依法、安全经营,以法治力量守护老年人“颐养天年”。

主持人

俗话说,一老一小都是宝。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知道,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有个“阳光·冰凌”工作室,是全市打造的首个以检察官名字命名的专业化未检办案团队,“阳光·冰凌”工作室,如何为未成年人引路护航?


王瑞娟

好的,主持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称之为“朝阳事业”,是在做“守心”的工作,守的是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更是红色江山根基永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一直以来,我们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工作理念,深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强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携手各方、凝聚合力、持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阳光·冰凌”工作室是我们在全市打造的首个以检察官名字命名的专业化未检办案团队,寓意着阳光普照的法治温暖,让未成年人的人生如冰凌花一样,折射出七彩光芒。自建立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


主持人

在未成年人案件处理中,“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至关重要。王检,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实践中,怎样精准把控惩处“力度”,让“零容忍”对接上教育、感化、挽救的“温度”?有没有什么小故事? 


王瑞娟

我们在未成年人检察履职中始终坚持“双向保护”的理念,“双向”体现在一方面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另一方面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决“零容忍”、从严惩治。在打击犯罪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推进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犯罪信息制度、从业禁止制度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制报告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的严密防线。同时,积极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落实司法救助、心理疏导、身体康复、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途径。对于涉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分级处置、宽严相济、精准帮教。对主观恶性深、犯罪后果严重的依法惩治,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的,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体落实“教育、保护、管束”,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对于未成年人尚不构成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深入开展临界预防,及早干预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避免未成年人滑向犯罪深渊。在办案中,我们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把精准帮教贯穿始终,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平台,近年来,我们上线了全市首个互联网观护帮教平台,建立青少年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在爱心企业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形成多维度、全流程帮教挽救工作体系。


在检察履职中落实双向保护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司法保护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相互融合、协同发力。近年来,我们检察机关坚持监督不替代、到位不越位,既分工负责、又协同配合,以检察保护推动“六大保护”融合履职,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深更实。具体情况,请汪杰主任为我们介绍。


汪杰

好的。在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三个方面工作。在家庭保护方面,我们经常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办案中,有的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平时管教挺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我也想管,但就是管不好,也管不了”。比如,我们办案中就发现一个涉罪未成年人因亲子矛盾,长期夜不归宿。“问题”孩子背后通常存在“问题”家庭,家庭监护缺失或教育不当,是产生“问题”孩子的一大原因。我们坚持寓治理于办案之中,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家庭监护缺位、教育不力等问题,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强制亲职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科学带娃。在精准化家庭教育指导下,成功帮助长期离家的孩子化解亲子隔阂,顺利回归家庭。不是止步于涉罪事后的被动惩治、救济,我们将家庭保护前置为主动的提示、预防,设立家长课堂,举办主题讲座,进学校、进社区,加大家庭教育普法宣传力度。尤其今年,我们充分发挥梁启超纪念馆作为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的特色优势,联合河北区文旅局,在梁启超纪念馆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整合文旅、妇联、团委等多方资源,开展系列特色家风家教普法宣传活动,助力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在学校保护方面,深化检校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法治进校园等工作,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促推完善校园欺凌防范工作机制,通过检校合作、多方共建,共同推动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联合团区委组建津北护航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录制津北护苗普法微课程,选任16名法治副校长覆盖全区中小学校,融合思政课堂、法律讲堂、家长学堂、教师访堂,研发法治课程表,三年来共开展法律宣讲、自护教育259次,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律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社会保护方面,我们发现,很多涉罪未成年人背后都有社会治理层面的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源头治理才是治本之策。我们聚焦源头治理,通过检察履职推动完善监管,联合公安、文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履职,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排查、集中整治等工作机制,行政执法部门对辖区内酒吧、民宿、烟酒销售点等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饮酒、住宿、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加强对民宿、酒店、酒吧等重点社会场所的安全监管,完善网络预订平台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对实名登记、同住人信息核实、到店后信息认证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促进行业依法依规经营。

主持人

近年来,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民心检察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重点关注老弱妇残幼等特殊群体,加强综合司法保护,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哪些为民实事呢?


王瑞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上,综合运用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职能,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获得必要的司法救济和法律服务。在案件中,有些当事人因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在诉讼过程中未得到有效赔偿而生活面临急迫困难,我们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做到应救助尽救助、落实多元长效救助。近三年共开展司法救助47人次,发放救助金33万余元,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司法救助有一个原则是“辅助性救助”,意味着司法救助解决的只是燃眉之急,从根本上解决困境,需要从单一司法救助走向多元化救助帮扶。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多元救助格局,将司法救助融入社会救助,联合妇联、民政、教育、卫生、就业等部门,协调落实社会救助、诉讼救济、心理疏导、教育保障、就业指导等帮扶举措,构建多元扶危济困模式。

主持人

刚才您说到了司法救助,我记得今年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引起很大广泛关注:一起刑事案件后,祖孙三人生活陷入困境。咱们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创新运用了司法救助金提存模式,做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能不能给详细介绍一下?


王瑞娟

好的,司法救助的功能定位是救急救难,针对一老一小等自理能力有限的特定群体,为确保司法救助金专款专用,我们与河北区公证处创新适用司法救助金提存模式,对救助资金定期定额发放,强化资金监管。12岁的小华是我们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因案致伤,家庭困难,且未得到有效经济赔偿。对此,我们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向其发放司法救助金4万元。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特殊性,为确保司法救助切实用于生活、教育、医疗等专门用途,我们引入公证机关作为代管平台,负责司法救助金提存保管,按月定额发放。同时,将“解一时之困”延伸为“长期关怀”,对救助人定期开展回访帮扶,与街道、团委协力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治疗,与妇联、民政部门合力争取社会救助金,并组织检察干警志愿捐款,为困境中的受伤男孩点燃了生活希望。目前,在多方救助下,小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已经重返校园,生活回归正轨。

 

主持人

王检提到,我们的司法救助工作是一项暖心的工作,确实如此,为困境中的人点亮法治光芒,感受司法温情,确实让人很温暖。那咱们的另一项民心工程是支持起诉,请刘玥悦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支持起诉工作。

刘玥悦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灵活的新就业形态蓬勃而生,如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和传统劳动关系相比,存在就业缺乏稳定性,从业人员权益缺乏保障等社会困境。现实中,对于一些特定群体而言,因经济困难、法律知识欠缺等,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往往受限,但法律需求往往也十分迫切。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但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并非易事。对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或不便起诉的弱势群体,我们以支持起诉的方式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通过驻法院支持起诉岗发现案件线索后,我们依法对黄某等11人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起诉,为11名当事人讨回欠薪5.6万元。


保障特定群体权益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维度,也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司法为民,就要用法治力量为困难群体、特殊群众“撑腰”。为切实保障案件当事人依法享有、有效行使诉权,我们紧扣“支持”定位,坚持“必要”原则,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诉讼能力受限的特定群体,依法支持起诉,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与河北区法院协同履职,做实做细支持起诉工作,创新设立支持起诉岗,对弱势群体依法维权诉讼行为提供支持起诉,近三年来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31件,为弱势群体讨回欠薪、追回补偿821万元。


在检察办案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延伸治理,把劳动者权益保障列为“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履职重点,与河北区总工会会签劳动者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在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依法惩治恶意欠薪、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和务实合作。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听一段录音。刚才的录音中,群众对一起危墙拆除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那录音背后有什么故事呢,请王检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瑞娟

好的。这个案例是我们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办理的一件民生实事:在河北区某社区出入口有一处危墙,因年久失修,墙面破损开裂,墙体明显倾斜,随时有倒塌危险,危及过往行人与车辆安全。我院的公益诉讼观察员发现后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进行了线索报送。同时这名公益诉讼观察员作为政协委员,也向民盟河北区委会提交了提案。我们依托与河北区政协建立的“政协+检察”公益诉讼协同监督机制进行协同履职,在实地走访、查阅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发现危墙因历史原因已无法找到权属主体,但从民生安全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可以明确危墙安全的归属责任。因此,我们联合河北区政协,与相关单位、街道、开发建设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座谈磋商,就危墙拆除的责任主体、整改时限达成共识。为督促落实整改,我们向相关单位依法制发了检察建议,河北区政协转办了政协提案,通过“政协+检察”双向协同发力,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拆除了危墙,消除了风险隐患,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主持人

在这个案例中,我注意到王检提到了“政协+检察”公益诉讼协同监督机制,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项创新机制吗?


王瑞娟

好的,主持人。“政协+检察”公益诉讼协同监督机制,是2022年以来,我们与河北区政协立足检察监督和民主监督双项职能,深化监督协同、融合双向履职,落实公益保护、助推社会治理的一项创新机制。在凝聚思想共识的基础上,我们与区政协会签《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领域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从合作领域、协作方式、线索移送、融合监督等方面明确联动工作范围和具体职责。在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办案支撑作用,从政协委员中选聘20名公益诉讼观察员,入驻“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这些公益诉讼观察员分布在基层各行各业,在公益诉讼线索收集、调查见证、公开听证、公益宣传等事项上提供协助。为保障公益诉讼观察员精准有效履职,我们还从宣传引导、线索移送、专业协助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对观察员反馈的线索及时回应、严格评估、依法处理,目前已依托此机制收集公益受损线索25条,转化成案18件,公益诉讼观察员参与办案62次,实现了“政协+检察”的精准履职、协同监督。我们的一名公益诉讼观察员还被评为全国“益心为公”优秀志愿者。

 

主持人

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是一项神圣的职责,那除了这项创新机制,我们公益诉讼检察还有其他领域的工作吗?


王瑞娟

检察机关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司法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公益诉讼检察履职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最初的4个法定领域,变成“4+10”格局,4,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4个诉讼法明确列举的领域。10,即10个通过单行法增设的领域,包括英雄烈士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除了4+10这14个法定领域之外,我们还在其他领域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比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暴力治理等。

 

主持人

从王检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益诉讼检察的履职范围十分广泛,那结合河北区区情实际,我们又为区域发展增添了哪些检察新动能呢?


王瑞娟

一直以来,我们强化检察履职的政治担当,顺应司法改革的形势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结合河北区区域特点,找准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守护舌尖安全,攻坚污染防治,保护国有财产,传承文化底蕴,保障民生民利,为社会治理法治化增添检察力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府检联动,凝聚合力。坚持开门监督履职,积极推进“府检联动”机制,与区市场监管局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行刑双向衔接落地见效。与区应急局建立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与区民政局会签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意见,与河北消防支队建立消防安全联动监管机制。教育局会签协作配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实施意见,近三年来与行政机关会签协作机制25项,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凝聚公益保护合力,这些机制在公益保护的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增添动力。自觉将检察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立足河北区文化特色,积极探索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今年以来,河北区全力推进商贸文旅服务业融合发展,聚力打造意风区、天津之眼“两大商圈”,聚焦各级文物、建筑旧址,工业遗存等文化载体更新,先后推进北洋法政学堂、云贵会馆、圣心教堂盘活改造,做大做强觉悟社、梁启超纪念馆等IP,推出“觉悟薪火”等红色研学项目,谋划建设“百年中山路”城市文化体验街区项目,打造“觉醒之路”红色旅游路,塑造“百年天津看河北”文化品牌。我们围绕河北区109处文保建筑,加强对辖区内名人故居、文物古迹、旅游胜地等点位的公益保护调研,针对部分旧址、故居、纪念馆内文物保护、房屋修缮、游客管理等问题提出保护性建议。联合北京军事检察院、市检二分院协同履职,助推北洋法政学堂遗址修缮工作,点亮“文化城区”的时代特色。聚焦觉悟社、梁启超纪念馆等文化IP打造,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活化利用。围绕百年中山路、意风区、天美艺术街等文旅项目,聚焦“海·河·山”文旅品牌和“津味”美食品牌建设,加强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综合司法保护,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和场景发展,积极打造检察助力文旅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回应社会关切,精准发力。2023年,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首次立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先后出台施行,其中均专门设置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赋予检察机关更重法治责任。近年来,我们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先后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下面,请刘玥悦主任介绍具体情况。













刘玥悦

好的。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要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男女平等意识。但在社会实践中,侵害女性平等权利的行为依然存在。我们办理的一起维护女性平等就业公益诉讼案件,针对用人单位在网络招聘中限制性别、同工不同酬、差别享受福利待遇等隐形就业歧视问题。我们积极与相关监管部门、妇联组织召开座谈磋商,就有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进行沟通研讨,明确整改思路。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加强网络招聘服务管理,全面排查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严把发布审核关。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用人单位法律意识,共同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办案的基础上,我们延伸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与河北区妇联会签《关于在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加强协作配合,增强公益保护合力的意见》,从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专业支持、宣传联动、交流培训等方面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双方专业优势,形成妇女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合力。聘请各街道妇联主席、专干作为公益诉讼观察员,通过座谈会、现场教学等形式,就公益诉讼适用范围进行说明和培训,持续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共同探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侵害妇女合法权益问题。


另外女性公共场所隐私保护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出门在外给宝宝哺乳时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部分公共场所母婴室要么被锁、要么被占用,无法满足宝妈们的合理需求”。今年3月份,我们收到这样一条来自“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对此,我院联合区妇联深入辖区大型商场进行走访调研,对母婴室规范化建设、设施配备、安全隐私、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公益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母婴室混用占用、安全性不足、堆放杂物等问题,通过检察公益诉讼推动问题整改,强化母婴室场所监管,更好彰显公共服务人性化,体现社会对妇女儿童的特殊关爱。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纳入为民司法重点领域,采取预防性监督、体验式办案、标准化治理的方式,督促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协同共治,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最佳公益保护效果。比如,我们办理的无障碍盲道公益诉讼案件,针对盲道铺设不规范、不连续、障碍物压占等问题,我们通过座谈磋商、盲道体验、制发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全面开展排查,认真落实整改,共排查整修盲道38条。此外,我们还就无障碍公厕设施建设不达标、标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开展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修缮公厕24座,加装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124处,新增指示牌332处,让检察有爱、生活“无碍”。

针对图书馆盲人阅览室未正常开放等问题,依法督促行业监管部门排查整改违规问题,指导图书馆全面开放盲人阅览室,并改造提升无障碍设施,为视障群体打开阅读之门,保障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共享社会文化服务成果。

 

主持人

今天的节目也将接近尾声,王检,如何持续打造有温度的民心检察,我们后续还有什么展望吗?


王瑞娟

好的,谢谢主持人。检护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抓住民心所向、民生所急,聚焦重点人群、聚焦重点领域、聚焦民生热点,高质效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
精彩持续 敬请期待

11月18日开始,全市17家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将陆续做客直播间,与广大听众交流,分享基层检察故事。节目精彩内容还将通过“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来源 | 河北区检察院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唱响法治建设主旋律,传播天津检察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