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老吴的口述人生(二)
文摘
2024-09-17 20:06
四川
↓ 进入公众号,点关注 ↓
上次讲到,老吴到安固石桥沟老王家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老吴的命运从此和老王家绑定在一起。实际上,漫长的生活没办法一笔带过,老吴融入新家庭的过程很曲折。老吴把他的丈夫叫老王,老王的父亲解放后在部队当过兵,脑子灵活,转业回农村后,从石桥沟的农民一步一步走到绿水片区农机公司的工作岗位,有工资、也有土地,是半工半农性质的身份,老王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老王是家里的幺儿,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后面还有一个妹妹。尽管,老王在家里是被父母偏爱,但姊妹众多、资源有限。所以,老王这个石桥沟人人艳羡的“富家子弟”的家庭,在90年代初的农村,也不过就是一年到头吃饱饭的次数比村里其他家庭多一些,仅此而已。老王家的“富”是相对的,穷才是那个年代石桥沟的主旋律。石桥沟虽然距离县城不到20公里,但是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山高路陡、土地贫瘠、人多地少,没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所以,石桥沟的老百姓和川东北其他山区农村老百姓一样,都是在土里刨食,艰苦为生。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下武昌、上海、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老吴知识和认知水平有限,懂不起什么叫“南方谈话”。她只知道那年是猴年,自己怀孕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条件做产检,不知道是男是女。还有就是每天从早到黑忙不完的事情,捡柴、割草、放牛、育秧苗、收小麦,喂养家禽家畜等等。一直到生产前一天,都还在忙农活。没办法,这就是真实的农村生活。这里插一句,老吴十多年后到深圳打工,她不关心“南方谈话”,却成为了“南方谈话”真正的受益者。言归正传,石桥沟的农历四月正是插秧的季节,老吴知道自己快生了,但算不准哪一天。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生孩子很少进去医院,所以老吴就让家里人提前跟村里的接生婆(侯婆婆)打招呼。终于,四月的某天半夜,老吴老感觉腹部剧烈疼痛,她赶忙让丈夫老王去请侯婆婆。凌晨两点十五分,老吴在家里生下了一个男孩。老吴一辈子性格粗枝大叶、脑子简单不记事,但是她唯独对一双儿女的生辰记得十分清楚:老大是凌晨两点十五、老二四点十五。老吴生了孩子后,老王好逸恶劳和痴迷赌博的心性稍微有所收敛,但有时候还是管不住自己,对此老吴和老吴的父母、亲戚颇有微词。老吴没办法,抱怨归抱怨,日子还是得继续。坐满月子后,她很快就捡起家务和农活继续干。那段时间,有一件事差点让老吴和老王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老吴因为生活劳累或者是精神压抑,奶水非常少,想方设法都挤不出来几滴,孩子经常吃不饱,老吴只能抱着去村里其他妈妈家找奶吃。由于缺乏母乳喂养,生下来一个月,体重从6斤半降低到5斤多。满月后不久,娃娃拉肚子,甚至到了奄奄一息的状态。老吴束手无策,只有数不尽的焦虑。老吴和老王二人的矛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离婚的想法不止一次在老吴脑子里闪过。老吴的母亲既恨女婿的懦弱无能,又担心外孙身体健康,帮忙到处寻医问诊。最后,她在新店找到一位老中医,娃娃的病情在老中医这里有了明显的好转。老吴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地来,有孩子就有未来和希望。日子还是和往常一样,在磕磕碰碰当中度过。在爷爷奶奶细心照料下,娃娃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一双黑黝黝眼睛随时都在转悠,灵动活泼,仿佛会说话。老吴看到孩子这么聪明有灵性,下定决心要好好扶养孩子,再也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老吴死心塌地留在老王家,很多人并不看好。但30年后,老吴用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没有错......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您的点赞是我更新的不竭动力,如有错误,感谢批评指正!
推荐阅读
营山二中搬迁,新的历史起点,创造新的成绩
久违,感恩,营山学生资助中心
柏林:营山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双河:双流镇之于营山,即双流区之于成都
消水:营山的山水小镇、宜居村镇、文化重镇
安固:营山的古县城,今天是什么样?
安化:湖南有个安化县,营山有个安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