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年的营中求学记忆

文摘   2024-10-23 07:45   四川  


 ↓ 进入公众号,点关注 ↓ 

防止内容走丢




今天在家里找东西,无意间翻出了高中的毕业证。看着这张年代感十足的毕业证书,我的思绪被拉回到十多年前。

2007年营山县内的中考安排在各个中心场镇,我在老家附近的绿水镇参考。记得当时中考总分是600分,我的中考分数为503.5分。由于成绩还算不错,我的第一志愿就填报了营山中学,当然我也顺利地录取通知书。

记得到营山中学报道,是一个下雨天,我进入正大门,放眼望去,几乎没有行人,视野非常开阔。一条宽阔的大道摆在我的面前,感觉有10多米宽、100多米长。大道两边有花台,左边花台挨着学校的足球场,右边花台旁并排了3个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放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

当时,由于是乡下孩子,没来过营山中学,没有见到过足球场。所以,营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大,感觉当时从校门口走到老师办公室花了很长的时间。当然,随着入校时间越来越久,发现营中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20分钟就可以把整个校园逛完。

营中是营山的第一高中、最高学府,这里云集了全县各乡镇的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记得当时营山中学,整个年级有20多个班,共2000多人。我的入口成绩排名在800名以内,水平中等,差强人意。不过,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韧劲。我不骄不躁,埋头苦学,成绩稳步上升,到高三时,每次模拟考试都是在前100名。

营中读高中的生活相当艰苦,刚上高中时,爸妈也才外出深圳打工,家里经济不宽裕。所以,每个月的生活费(包括零花钱、小金额的学杂费等)只有400元,后面逐渐上涨到450、500、550元,但是我清晰的记得,直到高考毕业也没有超过600元。

当时学校食堂早晚是稀饭、包子、馒头和米粉,每天早晚花费大概在2-3元,很少超过4元。中午则是干饭和大锅菜,我最熟悉的两个饭菜标准:3.5元是米+素菜,5元是米饭和一荤一素,饭不够可以添。因为手头紧,三年下来的大多数午餐,我都是吃的3.5元的标准,5元的标准偶尔也吃,5元以上标准的次数屈指可数。

零几年的营中,教学和住宿条件并不比其他中学好多少。教室只有三四台吊扇,没有空调,宿舍连电风扇都没有。每到夏天的晚上,酷热难耐,经常热🉐到半夜都睡不着,必须冲几遍凉水进行物理降温,才感觉舒服一点。

当然,条件艰苦归艰苦,在营中的大多数时光是快乐的。除了认真听讲和自习做作业的时间外。课内我们可以眯瞌睡、看杂志、传小抄、各种小动作和龙门阵。课外到小卖部买零食,到运动场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足球,甚至极个别学生偶尔还会抽上一两根孤独和寂寞。现在回想起来,青春的年代,面对学习的枯燥和苦闷。总是有办法对生活充满希望。

高中三年的学习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考上大学后,我就很少回到营山中学。但是,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天我以营中为骄傲,明天营中以我为自豪”,我至今还记得。但是,笔者和大多数营中毕业生一样,没有让什么让母校感到自豪的事迹。

但是,我依然感恩营山中学以及营中的老师们,春风化雨,教书育人,帮助学生开辟出一条人生的出路。当然,我也感谢自己,感谢自己那段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岁月,感谢自己那段卑微渺小、满怀憧憬的青春!


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您的点赞被我更新的不竭动力,如有错误,感谢批,指正!


 推荐阅读



营山二中搬迁,新的历史起点,创造新的成绩


久违,感恩,营山学生资助中心


柏林:营山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双河:双流镇之于营山,即双流区之于成都


消水:营山的山水小镇、宜居村镇、文化重镇


安固:营山的古县城,今天是什么样?


安化:湖南有个安化县,营山有个安化乡

守望营山
营山小县城的守望者、记录者、见证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