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 “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 材质·丝绸之路与它山来石~

旅行   2025-01-28 16:12   浙江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良渚古城给您拜年啦!

精彩活动不停歇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良渚古城春节活动



文化气息依旧满满

与小编一起跟随这篇文章

走进良渚博物院

“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跨年大展

读懂汉代玉器的材质


秦汉时期有关玉材的概念较为宽泛,东汉许慎释玉时指出,“玉,石之美,有五德。”汉代玉石种类包括玉、水晶、琉璃、琥珀、玛瑙、绿松石、煤精、青金石和石榴子等。

    

玉珠襦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中国史前时期玉器的玉料来源以“就地取材”和“就近取材”为主,如红山文化玉器玉料来源就以附近的辽宁岫岩地区所产的透闪石玉为主。


西汉中期,张骞通西域是“西玉东进”的重要节点。和田汉代称“于阗”,于阗产玉,在《史记》《汉书》中记载颇多,这是张骞带回中原的信息,和田玉自此正式进入中原皇室贵族的视野。后来,随着汉武帝对匈奴的多次用兵,以及后来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丝绸之路形成,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优质的和田子料逐渐得到皇室的喜爱并成为皇室用玉的主流。


汉元帝渭陵遗址出土一组圆雕器物

昆仑山脉东缘的青海和甘肃,与和田玉处于同一成矿带上,也产出大量的玉料,俗称青海玉。汉代墓葬中常见的青玉璧,经检测是出自青海一带的玉材。


甘肃马鬃山玉矿出土的玉料


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西汉形成,在两汉时期的中外商贸交往中,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输入的则是海外的奇珍异宝,其中,珠饰是贸易的重要物品。


玻璃珠串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藏)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北通中原,自秦汉以来持续不断地与海外各地进行交通贸易往来,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汉初年,在南越国的经营下,广州已是全国九大都会之一,正如《史记 • 货殖列传》所载:“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广州西汉中期以后的汉墓及广西合浦西汉晚期以后的汉墓里出土大量玻璃珠及玉髓、水晶、石榴石、绿柱石、琥珀等宝石类珠饰与焊珠工艺制成的金耳珰、多面空心金珠,正是《汉书 • 地理志》记载的“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之属。这些珠饰除了本土制造以外,有些在制作工艺上吸收了海外元素,有的直接属于舶来品。


红玉髓水晶玻璃珠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藏


琥珀玛瑙红玉髓玻璃金珠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藏


颜色各异的玻璃珠


汉代玉器玉质的提升与玉料的拓展,与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丝绸之路”的命名是从中国主要输出品的角度出发,如果从输入的角度,未尝不可视为一条“玉石之路”“珠宝之路”。



参考文献:

【1】陆建芳主编,李银德 著:《中国玉器通史·秦汉卷》,海天出版社,深圳,2014年。

【2】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20年。

【3】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第125-145页。

【4】徐琳:《和田玉东进时间问题探讨》,《玉魄国魂: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八)》,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2020年。





来源:良渚博物院、良渚遗址管理区微融媒体中心




良渚古城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