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良渚古城,随着候鸟迁徙
悄然揭开了它独特的冬日面纱
飞羽寻踪,良渚古城观鸟研学一日营
活动结束后,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爆赞
快来看看孩子们是如何“寻踪飞羽”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水草丰饶,气候湿润,每年都有大批留鸟栖息,是候鸟、旅鸟迁飞路上的一处宝地。冬日时节,荻花如雪绽放,林间鸟影穿梭,雉鸡起伏于芦荡,北红尾鸲、灰背鸫、斑鸫、斑嘴鸭等鸟群纷至沓来,这幅美好景象让每一位观鸟人都流连忘返!
三道眉草鹀 摄影:宋兵
黑尾蜡嘴雀 摄影:吴金海
北红尾鸲 摄影:徐枚梅
白鹡鸰 摄影:吴金海
黑水鸡 摄影:吴金海
红嘴蓝鹊 摄影:吴金海
斑嘴鸭
徒步寻羽,自然探秘之旅
本次活动,邀请了专业观鸟导师——果丁老师,他是自然博物观察者、生态摄影师、自然教育老师。果丁老师观测与拍摄鸟类的技术非常厉害,还会用口技学多种鸟的叫声,课堂上的小朋友们十分崇拜。
认识了专业的观鸟导师,第二项必备就是专业的观鸟工具,只有解锁望远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进入鸟儿的精彩世界!
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望远镜的使用技巧,并学习了如何能在野外迅速寻找和观察鸟类。大家开始徒步寻找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鸟类,举起望远镜,静静地观察。
观察到䴙䴘正以优雅的姿态从水面游过,漆黑的羽毛在水中若隐若现,反射出淡淡的光泽,孩子们不由发出惊叹“我看到啦,它们在河道安静地游泳,好漂亮的羽毛。”
小䴙䴘 摄影:胡文昕
宁静的钟家港水域,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原来是数只白骨顶,正在欢快地嬉戏。
白骨顶 摄影:吴金海
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立在枝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清脆悦耳的鸣声在树林中回荡,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喜鹊 摄影:吴金海
喜鹊 摄影:王翠
观看“良渚鸟类”科普展
在西水城门区域,孩子们通过展板上的图片、文字,加深了对良渚古城的鸟类种类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激发了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之情。
现场专业老师还讲解了良渚鸟类动物考古成果,孩子们了解到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先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对良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探索。
左图小䴙䴘、右图白鹭 摄影:吴金海
自然课堂,鸟类结构的奥秘
在东门访客中心的研学教室,孩子们学习了鸟类的结构,老师告诉他们其实要了解鸟的结构,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身边的家禽出发,可以非常细致地了解禽类的骨骼构架。鸟的喙和爪子往往是判断鸟的种类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鸟的食性和栖息环境的重要依据。
对如何分辨鸟类都充满了好奇,还有鸟名猜猜猜,引起了现场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大家在课堂上踊跃互动,都觉得分辨鸟类好像也不难。
匠心体验,打磨良渚“玉鸟”
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飞鸟被誉为神灵的使者,现出土的良渚玉器中,“玉鸟”的形制也丰富多样。
下午匠心手作体验的课堂上,孩子们化身良渚工匠,亲手打磨出栩栩如生的“玉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对良渚文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观鸟有感,交流与分享
”‘良渚鸟类’科普展真的太棒了!良渚文化社教专员讲得特别生动有趣,我了解了五千多年前良渚时期的鸟类以及鸟在纹饰、玉器中的运用,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自然之美。“
“今天的观鸟研学,印象最深的是水中的小䴙䴘。我看到小䴙䴘潜水,它头往下一钻就进到水里,一会儿又冒出头来,真厉害。参加这个活动我特别开心,能学习很多鸟的名字,下次还想来参加良渚古城的研学活动。”
“在观鸟的时候一定要小声,否则会把鸟吓跑,也不能追着鸟跑,我还学会了怎么用望远镜。观鸟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今天的研学活动很有趣,我第一次发现身边的鸟类竟然有这么多品种。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希望大家可以爱护小鸟,让它们不要受到任何伤害。”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
与我们共同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愉快的观鸟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期待良渚古城下一次的研学之旅!
审核:良渚遗址管理区微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