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80年代经典爱国歌曲《啊,中国的土地》

文摘   2024-11-13 06:55   美国  

     音乐评论 (Music Review) 是从理论上研究、分析音乐现象的一种实践,是音乐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具体来说音乐评论是对音乐的创作背景,作品意境,音乐风格,和审美价值作出评价。音乐评论注重其客观性与主观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批判性与指导性等属性的统一。



      《啊,中国的土地》是一首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爱国歌曲,由孙中明作词,陶思耀作曲。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复苏期,当时社会逐渐恢复生机,人们对祖国充满希望和热爱。歌曲以直白而感人的方式表现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深厚依恋,象征着从苦难中奋起的坚韧精神。


创作背景


      8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和复兴的时期。经历过动荡和痛苦后,国人对土地、对国家的热爱被重新唤起。《啊,中国的土地》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歌曲的歌词将祖国比作慈爱的母亲,而“我”则是扎根于土地的“种子”、路旁的“杨柳”、蓝天里的“百灵”、高山上的“青松”等意象,寓意着与祖国的紧密相连。这首歌既是对祖国母亲的歌颂,也是人们在祖国母亲怀抱中的归属感、安慰感的真实写照。


作品意境


      《啊,中国的土地》的意境清新质朴,描绘了大地母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子女的画面。歌词中的“种子”“百灵”“青松”等意象传达了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和奉献精神。歌曲通过“生生死死不分离”“朝朝暮暮在一起”的词句,细腻地展现了人们与祖国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情感,表达了愿意为了祖国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这样的意境赋予歌曲一种既朴实又深情的韵味,使人不禁感动于这种无私的爱国之情。


音乐风格


      《啊,中国的土地》旋律优美动人,整体曲式简单而富有感染力,采用了二段式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轻柔婉转,通过低音表现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带有抒情的委婉美。歌曲在第二乐段进入高潮,以富有激情的旋律将情感推向顶点,调性上通过离调的变化产生新的色彩,使人们感受到澎湃的爱国情怀。音域虽然不宽,仅跨九度,但通过旋律上的跌宕和节奏上的起伏增强了歌曲的气势。这种音乐表达使《啊,中国的土地》虽简约却不失大气,成为传唱度极高的声乐作品。


审美价值


      《啊,中国的土地》因其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深受听众的喜爱。歌词和旋律在平实中流露出浓厚的民族情怀,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它并未采用激昂的手法,而是以温柔的抒情风格描绘人与土地的关系,赋予了“母亲”与“儿女”这种具象化的表达,使人产生深切的共鸣。这种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加之动听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使得《啊,中国的土地》不仅具有很高的传唱价值,还带来了深刻的审美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歌曲通过委婉动人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传递了爱国主义的深情厚意,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


延伸阅读(略):


音乐评论|80年代经典老歌《鼓浪屿之波》

音乐评论|90年代经典流行歌曲《千万次的问》

音乐评论|经典流行歌曲《成都》

音乐评论|百年经典老歌《送别》

音乐评论|经典草原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

音乐评论|80年代经典老歌《读你》

音乐评论|经典流行歌曲《雨中飘荡的回忆》

音乐评论|百年经典民歌《茉莉花》

音乐评论|经典草原歌曲《游牧时光》

音乐评论|经典艺术歌曲《两地曲》

音乐评论|50年代草原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音乐评论|经典俄罗斯民歌《三套车》

音乐评论|经典流行歌曲《梦中的妈妈》

音乐评论|50年代草原歌曲《敖包相会》

音乐评论|90年代经典老歌《爱的代价》

音乐评论|30年代经典老歌《长城谣》

音乐评论|50年代经典老歌《绿岛小夜曲》

音乐评论|经典流行歌曲《只要平凡》

音乐评论|80年代经典老歌《祖国慈祥的母亲》

音乐评论|经典民歌《西部放歌》

音乐评论|60年代经典老歌《红梅赞》

音乐评论|70年代经典老歌《祝酒歌》

音乐评论|70年代经典老歌《红星照我去战斗》

音乐评论|60年代经典老歌《珊瑚颂》

音乐评论|70年代经典老歌《北国之春》

音乐评论|90年代经典老歌《涛声依旧》

音乐评论|30年代经典老歌《在银色的月光下》

《音乐评论》概述

《音乐评论》合辑(1-20)

《音乐评论》合辑(21-40)

《比较音乐学》概述

《比较音乐》合辑(1-21)


公众号简介 |《橡树果》自画像(2022年元旦更新)

橡树果
《橡树果》是自媒体公众号,主要发布藏书类、书稿类、人物类、实证类、微视频等原创推文。与此公众号关联的视频号《橡树叶》,主要分享原创视频诸如:复旦记忆,上海记忆,聚会集影,寻游剪影,记忆相册,异域文化,经典老歌,经典名曲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