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融辉物流2024年会上,融辉物流宣布:自去年10月正式起网以来,不到3个月其已挺进“万吨俱乐部”——80天日均货量已破万吨。在超预期进入“万吨俱乐部”后,融辉物流下一步该怎么走?在笔者看来,2025年,融辉物流想要走得更稳,或许要在以下三个关键要素间找好平衡。
▍资本,最为关键的元素
融辉物流打得是一场互联网思维战。那么,烧钱就是放在第一位的。烧钱是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要想吸引资本来投资,就得有一定的流量。
物流业出身的祝建辉本身是自带有一定流量的。2024年9月融辉物流宣布投资20亿元人民币起网之时,主要还是得到了祝建辉老家浙江常山当地银行业的支持。
当时,在“920常山发布会”现场,融辉物流获得常山农商行综合授信10亿元、工商银行常山支行车贷授信5亿元、浙商银行常山支行供应链授信5亿元以及宁波银行常山支行网点发展授信5亿元。同时,融辉物流还与常山县国投集团、县城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另据《衢州日报》官方报道,与融辉物流签约的两大常山国资系成员目前已投8亿元,其中常山县国投集团投资5亿元,常山县城投集团投资3亿元。
而祝建辉本人也很懂如何去制造流量,从结果来看,正式起网3个月来,融辉物流在市场上打出的标签是:速度,速度,还是速度!要想在原本看似稳定的市场格局中撕开一条裂缝,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速度。这样的故事,上一次发生在快递市场。想必大家对这个故事的始末都不陌生,“外来者”极兔通过价格战、收并购等手段实现高速增长,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对于这种搅动市场的鲶鱼而言,“造名”“造势”都是企业的一种本能,“势”若成了,数年时间也敌不过转瞬之间。如今,零担市场的看点便落在融辉身上,其能否在大零担市场复制一个“极兔”?从货量维度来看,融辉仅仅用时80天,便达到了10000吨/天的货量规模。如果继续这样的速度跑下去,风头正劲的融辉物流亟需引起资本的进一步关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融辉要想短时间内获得如起网时那般数十亿的投资,好像还不太容易。
但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有时不能以普通人的眼光去思考判断。如极兔,谁会想到它会得到那么高的融资金额呢?再如前段时间陷入财务危机的哪吒汽车,最近又传出消息已获得约60亿元融资。也许,“风浪越大鱼越贵”,希望融辉物流能有这样的幸运吧。
▍网络,祝建辉最大的底气
为什么说网络是祝建辉最大的底气呢?要知道,融辉物流去年10月才正式起网,到现在才3个多月。
这,看一下融辉物流的网络拓展速度就知道了:截至2024年12月底,融辉全网的网点数量达到了7519个,业务范围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这意味着融辉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高歌猛进的势头,据称使得融辉全网的信心正在从“产粮区”向更多区域渗透。
这背后,是因为在快运市场打拼多年的祝建辉,吃定了当前专线没落这一发展趋势。
据2023年统计,全国约有40万家物流企业,其中90%以上都是一些小型专线公司。2024 年,专线行业正经历着倒闭潮。曾经看似稳定发展的专线企业,如今纷纷陷入困境,犹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
随着大环境的下滑,很多客户进一步压缩成本,降低货运单价,而企业成本每年上涨,导致专线企业整体收益的急剧下降。同时,资本的加入,头部平台公司的进一步吞并专线市场。而专线物流还处于原始的操作状态,技术落后,智能化较低,效率也偏低,竞争不过到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实打实得掀起了一股新的“加盟潮”。融辉物流赶的就是这波潮流,抓紧收编各地的专线企业。
熟悉快运市场的祝建辉也有其独特的打法。去年9月份融辉战略发布会现场,祝建辉就曾向网点代表郑重承诺,没有以罚代管,不会实施货量考核的罚款制度。
而如今,提前超额完成目标,祝建辉直接拿出1000万元奖励全网。据称在2025年,祝建辉将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将网点激励的规模放大到5000万元。
除了重激励之外,在年会现场,祝建辉还承诺将向表现优异的网点发放5000万股期权,旨在打造一个由“网点家人”共同拥有的上市平台企业,共享成功的喜悦。
这样大力度的加盟条件,难免不让一些经营困难的专线企业动心。
另据报道,融辉物流还在打造“共建共赢”的生态模式。其中之一,就是融辉旗下的共创生态新零售平台——“奋斗之露”新零售商城于2023年正式对外官宣上线。
“奋斗之露”商城最初的想法就是邀请物流人一起来做“选品官”,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优秀产品筛选出来。这些产品经过专业评估之后,可以加入“奋斗之露”商城供应链体系——镖族严选。让物流人在赚物流的钱的同时,也能赚到商流的钱。这样的想法虽好,但从目前“镖族严选”公众号的活跃度来看,其自2023年官宣之后,再未发布过新消息,因此,这一模式是否能够为融辉物流带来新的增长,目前尚未可知。
除了把钱花在吸引加盟商、建生态上,目前,融辉物流在全国布局了114个场地,场地面积超过80万㎡。通过节点拉线,其已经拉通全国线路近600余条,运力可达15000吨。据了解,融辉物流也在大规模购置运力,欲自建车队。车队及场地的基建投入,将为融辉物流接下来实力的打磨打下基础。
▍货量,融辉的致胜法宝
据统计,在进军“万吨俱乐部”的路上,德邦耗时16年,百世快运耗时5年,安能物流耗时4年,壹米滴答耗时3年,中通快运耗时2年,顺心捷达则是1年多。
而如今,融辉物流破万吨的时间单位开始以“天”计——80天。这的确快得有点让人惊讶。
其原因,除了快速增长的加盟网点外,也应该与融辉物流给予这些加盟网点发货一定的补贴有关。也就是说,这些加盟网点各自的发货,只要你愿意算在融辉物流的名下,那么你都能得到一定的补贴。这种补贴方式,在快递和快运领域都是比较普遍的操作。
按融辉物流的说法,其网络二期项目即将在今年上半年展开,届时将覆盖全国5000余个一级网点、20000余家门店。如能达到这样的网点规模,那么支撑融辉物流再上量是有一定基础的。
根据祝建辉起网时定的目标,2025年,融辉在货量上要突破20000吨/天的规模。如果以此来计算融辉物流2025年的业务量,则起码在730万吨/年。
这也可能是2025年融辉物流最烧钱的地方之一。
再往上,就是“千万吨俱乐部”了。据2024年公开消息披露,已家6家企业的年货运量达到“千万吨”级别,其中2023年顺丰快运的货量达到1296万吨,安能物流的货量为1204万吨,中通快运为1133万吨,德邦为1122万吨。
要进入这个“俱乐部”,光靠发货补贴的方式是不行的了。祝建辉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融辉会总投资20亿元,用数字化改革大零担网络。
祝建辉提到,产品、运营、末端是一条链,而如何把这条链高效地链接起来,关键推动因素是数字化。即利用信息化手段,用好信息化集货和线路安排,打通收转运等各个环节,并去除以往快运业的中转枢纽环节,从而直接一步到位把线路拉直,既提高效率,又加快速度。对此,笔者曾举过一个例子:以往由绍兴到滁州的零担货,要到杭州中转集货再发到南京,然后在南京再中转到滁州;现在由滁州直发,利用信息化沿途再加上另外的湖州到南京的货,在南京甩点这部分货后,直接到滁州工业园区下货。
这看上去很美,但如果确是这样容易,那头部快运企业早就应该投入实用了,可见实际操作可能会复杂得多。但不管怎样,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进一步增加融辉物流网点的密度、干线的密度、班车的密度,对于货量的提升肯定是有相当助益的。
视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