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巨头上市,能否开启新跨越?

创业   2025-01-15 18:59   北京  


2024年12月30日,经过多年酝酿,中航集团旗下国货航终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成为国有“三大航”中第二家完成货运业务分拆上市的企业。作为拥有多年货运发展历史的航空运输企业,国货航能否通过上市之路而实现新跨越呢?



回望来时,二十四载改革路

2001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下属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货运分公司开始实行模拟独立法人经营核算。2003年,组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航集团以飞机、发动机、库房及地面设备等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1%;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占25%、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占24%。

2006年6月30日,国货航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证》。

2007年10月28日,国货航首架喷涂“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新标识的全货机执行飞往美国安克雷奇的航班,这是国货航独立使用货运航权执飞的第一个航班。国货航作为中航集团的控股公司和指定空运企业,承接了国航在美国、德国、英国、丹麦、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全货运航权。

2011年5月6日,中航集团与国泰航空货运合资项目正式完成,股权重组后的国货航在北京举行开业庆典。合资后,中航集团持有国货航51%的股权,国泰航空持有25%的股权及24%的经济权益。双方提出,努力把国货航打造成立足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货运企业。

2020年11月9日,中国航空资本、国泰货运、朗星公司、菜鸟供应链、深国际、杭州双百、天津宇驰与国货航签署《关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约定国货航有限注册资本增加至106.9亿元,其中菜鸟供应链出资23.48亿元,认缴国货航注册资本16.03亿元。2021年9月,国货航办理完毕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据悉,国货航作为中国唯一载有国旗飞行的货运航空公司,先后参与了中国民航多项航空货物运输标准的发起和制定。通过不断努力,其形成了快运、邮件、危险品、鲜活易腐、活体动物、贵重物品、定制产品、普通货物等多种产品服务体系,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据国货航官网显示,依托中航集团、中国国航的物流资源,以及与全球重要航空枢纽货站的紧密合作,国货航建立起了包括上海、北京、成都、重庆、郑州、杭州、台北、芝加哥、马德里、列日、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纽约、东京、大阪等城市的全球货运保障体系,可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1月8日,在国货航接受9家机构调研的调研会上,据国货航相关负责人介绍,国货航拥有全货机22架,其中正在执飞的全货机17架,4架已退役待转让。此外,在2025-2026年,国货航拟引进5架B777-200F货机,5架A330-200飞机,B777-200F货机预计2026年前完成交付,A330-200飞机计划于2025年完成交付。

同业比较,它已被竞争对手超越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国货航的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29.09万吨、99.11万吨、105.15万吨、72.28万吨。

同比,顺丰航空2021年全年运输货物近88万吨,2022年航空总货量89万吨,2023年货邮运超95万吨,2024年数据暂未出来,但据1月1日,丰采翼翼发布消息显示,顺丰航空运输货物超700万吨,实力显然不容小觑。

从基础设施来看,国货航更是难望顺丰航空的项背。顺丰航空尽管在2010年才投入运营,但目前不仅已经拥有包括单通道、中型宽体以及大型宽体货机在内总数多达89架的机队规模,更是以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基地、开始打造其覆盖全球范围的航空货运网络。

即便与“三大航”中的同行相比,国货航也不占优势。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国货航的货邮运输量占行业总运输量的比例分别为17.64%、16.31%、14.3%、17.32%。同期,东航物流的货邮运输量占行业总运输量的比例分别为19.86%、18.81%、19.65%、18.37%,目前均高于国货航。

另经计算,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国货航全货机的货邮运输量占总货邮运输量的比例分别为33.5%、34.43%、36.33%、23.48%,不足四成。然而,在经营模式相似的情形下,东航物流、南航物流的全货机运输业务占比高于客机货运业务。

从业绩来看,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东物流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也均比国货航高。

据2024年12月11日的招股书,国货航表示,航空货运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东航物流及南航物流,主要系各方全货机和客机货运业务规模占比不同所致。东航物流及南航物流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客机货运业务占比不高,导致整体毛利率更趋向于全货机毛利率。而国货航全货机与客机货运业务规模均较大,使得其整体毛利率不及可比公司。

在黄金的发展年代,它为何被拉开了差距?

传承国航的基因,国货航可谓是衔着“金钥匙”出生。国货航的客户资源丰富,与许多全球知名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其中不乏大牌客户,比如苹果公司、华为和菜鸟供应链。自2023年起,国货航的前五名客户中,菜鸟供应链超过苹果公司成为其第一大客户。

尽管诸多优势加身,但在近10多年航、空货运大跨步发展的时代里,国货航却逐渐被一个又一个对手超越了,为何?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受民航业“重客轻货”思想影响,规划引领不足、投入不足。在系统内部人士看来,国货航有着诸多的国际、国内民航航线,机腹资源丰富,还在北京、成都、重庆、天津和杭州五地有6大货站资源,本身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鸡”。却未想到,现代航空物流发展已从“天”到“地”。而规模和品质的背后需要巨大的资本支出,要建仓储,建分拣中心,要买飞机、买车,招飞行员、配送员,然后这才能搭建起一个完整且高效的配送服务体系。这个成本需要多高呢?从顺丰2019-2023年的财报来看,其资本支出累计花掉了928.3亿,这些钱基本都投入到了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

其次,在航空物流领域、快递化、快运化是大趋势。国际上,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巨头早已占据了航空物流的主流地位。对于如今的国内快递企业来说,航空物流无疑是其饱受内卷、价格战之困的“救命稻草”,将物流竞争从地面带上天空,争夺航空物流市场,就是在争夺快递市场的未来。传统航空物流企业也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再者,不得不提国货航也受中航集团体制机制的影响。在中航集团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离市场较远,对市场、对客户的需求反应较慢的问题。国货航虽然是中航集团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锋,但受国企考核机制的影响,向外拓展的步伐不快,不太适应跳出企业“舒适区”及固有市场。

在新起点上,国货航能否实现新跨越?

在国货航上市仪式上,中航集团副总经理、国货航董事长阎非表示:“此次成功上市为国货航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机遇,国货航将以此作为新起点,在中航集团及各方股东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打造新质生产力,提高航空物流全链条资源配置与服务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努力以优良的业绩持续回馈社会和广大投资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虽然被一些行业对手超越,但国货航还是具有其独特优势的,如品牌优势:国货航是国内唯一载旗货运航司,深度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任务。股东优势:有多元稳定的股东结构,且与股东开展了紧密的战略合作。航空资源优势:公司独家经营国航系机队腹舱资源,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主要货源地及国际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航线和航权资源,在国内重要枢纽机场拥有自有航空货站。

从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布局特点来看,航空货运业务依然被业界广泛看好,国货航犹有追赶甚至超越的机会。

不过,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局面,国货航必须要拿出壮士断臂的勇气与魄力来,还必须大步流星地跑起来。

首先,是增强硬件实力。据报道,通过本次上市融资采购,预计至2025年末,国货航全货机机队将达24架,2026年进一步增加至27架。这是一个好消息,国货航的全货机数量将在“三大航”中处于领先位置。在传统航空运输服务基础上,还要将服务链条进一步延长至生产商及末端配送,为客户增加航空货运业务两端外的增值服务,提供满足客户综合航空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务。

其次,要走出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舒适区”。欧美市场当然是航空货运的高利润区,但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波动较大。为分散风险,可考虑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中通道,保障国内先进制造业供应商和跨境电商国际业务拓展。

再者,要打破大力只做平台网络、主要倚靠货代商的销售模式,增强前端市场拓展能力,与更多直客建立合作关系。

显然,这些都是上市之后国货航需不断破解的课题。

“中国物流100人(智库)”系列丛书首卷:《汪鸣:与物流同行》


限时优惠来了!

优惠多多,欢迎扫码订阅!

视频精选

精彩推荐
(1)迎新年!典藏特刊重磅揭晓“2024物流时代名人榜”!
(2)物流业十大新闻,揭晓!
(3)2024,让物流人失望了吗?
(4)极兔的优势,正在消失?
(5)铁路货运,将奔向何方?

编辑|君子
审发|Cindy




物流时代周刊
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物流行业权威媒体《物流时代周刊》官方公众号。提供中国物流业快捷动态信息、深度行业思考、强力品牌塑造。权威、客观、理性,中国物流业专业价值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