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志忠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电子物理系)
本文选自《物理》2024年第9期
图2 2021和2022两年在美国各大学或学院获得物理学士学位的学生完成物理学位之诱因的统计结果[3]
附注: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1)记得当代许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后,都特地感谢高中科学老师启迪了他们研究自然的兴趣,从而走上终生坚守科研的道路。
2)我个人对芝加哥的一个主要记忆是,1980年代中期就读博士班时,偶尔和(台湾、香港、大陆)同学晚上驱车单程两个小时从普渡大学到唐人街享用中餐,回到学校常已接近破晓了。
3)(1)Giordano家里书房书架上的收藏,几乎都是物理书籍;我家里书房的收藏,则几乎都是非物理书籍。南辕北辙,遥隔太平洋。(2)刚加入他的实验室第一年,圣诞节前几天适逢他的生日,师母用心准备了意大利肉丸和中餐请大家共享。
4)我个人猜测,首届CUSPEA计划中许多学生选择普渡大学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当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范绪箕的哥哥范绪筠教授在普渡大学物理系任教。据说,范绪筠教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厉,但他似乎每年都会接待CUSPEA计划的学生到家里聚餐,唯我不在其列。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历史与教训——纪念原子核裂变现象发现6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回顾与展望——纪念量子论诞生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上)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美丽是可以表述的——描述花卉形态的数理方程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一本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经典著作 ——评《晶格动力学理论》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熵非商——the Myth of Entropy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普渡琐记——从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天气预报——由经验到物理数学理论和超级计算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纪念Bohr的《伟大的三部曲》发表10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专业建系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材料中的拓扑相与拓扑相变——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通用量子计算机和容错量子计算——概念、现状和展望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谈书说人之一:《理论物理学教程》是怎样写成的?|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时空奇点和黑洞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物理学的新篇章——超越朗道范式的拓扑量子物态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变换的低速极限是伽利略变换吗?| 《物理》50年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