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指眼睛表面长出隆起的“肉样”组织,它本质上是一种结膜新生纤维血管组织,这些结膜变性组织以一种侵袭性的方式生长到角膜即我们的黑眼仁上。
翼状胬肉通常位于鼻侧,但也可以在颞侧或鼻、颞侧同时生长。肉眼常常可以观察到,因此影响患者的外观。翼状胬肉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红、刺激、干燥、流泪等,当胬肉生长至瞳孔区则会导致视力的下降。
常见的病因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长期紫外线辐射暴露是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如生活在炎热、日照量大、多尘、污染地区或长期户外工作者,翼状胬肉的发病率较高。其次眼表的炎症也会增加翼状胬肉的发病,如结膜、角膜的炎症刺激。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食辛辣刺激食品、抽烟饮酒、经常熬夜等也会诱发翼状胬肉。
如何治疗翼状胬肉呢?
翼状胬肉的治疗初期可采用保守治疗措施,如使用润滑剂和佩戴太阳镜。当保守治疗无反应,或引起视力障碍,或患者出于美容目的,以及存在局部治疗不能改善的复发性炎症时,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但手术切除后仍然可能复发。术后如何有效预防及减少复发是眼科医师关注的重点,中医上认为翼状胬肉是心、肺二经风热外袭、气血瘀滞所致,因此适当运用中药包括赤芍、川芎、当归、红花、桃仁、生地黄、车前子、连翘、荆芥、薄荷、菊花、大黄、黄连、黄芩、黄芪、白术、防风、密蒙花、菊花、牡丹皮等,可起到益气疏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以促进术后修复,减轻结膜充血,以及减少术后复发等可能。
日常预防
如前所述,在过度暴露于太阳辐射的人群中翼状胬肉发病率显著增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眼睛被紫外线照射,包括直接照射,或经水面、雪地反射。渔民、农民等从事户外作业人群,户外运动人群以及高原地区生活人群,同时还包括一般的户外活动散步的中老年人群,在户外期间,尤其是炎热夏季,应尽量避免被日光照射,并根据情况佩戴墨镜。同时,对环境中烟雾、灰尘等对眼睛的刺激也不容忽视。并且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感染导致慢性炎症。为了保持健康,也应注意休息以及合理膳食。如发生眼睛不适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也是减少翼状胬肉发生的一环。
光华眼科:张馨月 张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