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公益路上的故事
----做最美的自己----
成长感悟
01PAST
公益是永恒的话题
这篇文章早就想写了,可一直没有动笔。记得2001年去北川的时候,感觉四面环山,空气特别清新,虽然当地人说话有点听不懂,但能感到他们的质朴和热情。在北川我们住在雄姐家,她给我们做了当地人最爱吃的米粉,当她用大大的洋瓷碗给我盛上来时,我两手不停地摇着说:“太多了,太多了,吃不了。”雄姐说:“没关系,你先吃,看合不合你口味。”实在推托不了,我只好夹起米粉吃了一口,很滑很香很有嚼头,一气吃完咂巴着嘴,小心翼翼地说:“我可不可以再吃一碗?”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雄姐高兴地说:“没问题,只要你爱吃,吃多少都行。”雄姐又盛来第二碗,我又是一阵吸溜就吃完了。我摸着鼓鼓的肚子说:“太香了!太饱了!太好吃了!”我问雄姐这米粉是怎么做的?雄姐从厨房拿来长长的米粉说:“很简单,米粉就是这个,样子和粉条差不多,但它是用大米做的,所以颜色是白的。先把干菜泡软切成丁和肉末一起炒,放点葱花和姜末,炒好后加点水煮一煮,放点盐,汤就做好了,把米粉另外煮熟盛出来,浇上做好的汤就行了。”看似简单的米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不管到哪我都寻找米粉吃,就是北川最好的一家我们也去了,可再也没有当时的感觉了,现在想来是雄姐加入的感情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吃完饭我们去一位患了癌症的老人家里看望,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老人家时,才发现身患癌症的老人,在面对疾病时是如此的开朗,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的话,你根本不会认为他身患重病。我们小心翼翼的问到他的身体时,他就像说别人的病一样很轻松,有可能就是他面对疾病的态度才能使他在得了癌症以后还能活到77岁。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羌族的汪家山,在山下的时候我的朋友告诉我,人们都住在半山腰或山顶,有的几家连成一片,有的就只有一家,他们如果要买盐巴等生活用品,就要一大早背着一背篓的玉米粒下山,等到山下市场卖了玉米换回盐巴,天黑了才能回到家。山很陡,我也是第一次走上了小说里描写的羊肠小道,路大概只有一米宽左右,45度以上的坡度,如果不小心踩空就会滚到山底,越往上走就越不敢往下看,只有硬着头皮勇往直前的往山上爬。等爬到半山腰一处较大而平坦的地方,我们找到了我们要看望的人家,他们距离附近的人家很远,孤立在山林中,全家围坐在堂屋里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新鲜的玉米在一粒一粒的往下抠,很悠闲的样子,这就是他们一天的饭,把剥好的玉米粒打成粘状,用手拍成手心大的圆饼形状,直接贴到大铁锅的四周,锅底放点水盖上锅盖慢慢去烤,等一边快熟了再翻个过,做的好的外呈金黄色,颜色非常漂亮,看着就有食欲,吃到嘴里外酥里软带着淡淡的香甜味。
他们的用水是等山上下雨时用水池慢慢攒下来的,很清凉;点亮也是用煤油灯或者蜡烛,一般是不用的,天黑了就睡,天亮了就起,而且晚上月光也很好,就是起夜四周也没人,祖孙三代五六口人,随便在房前屋后就地解决;家境好的会养头牛或几头猪,鸡就在院子散养着,没有围墙也不会跑。他们说山上不长什么东西,一年两料玉米就是他们的口粮,多余的拿去卖点钱,买些生活用品。住的房子是用山上的树和粗一点的树枝搭建的,房子很高,因为潮湿木床也很高,山上没有太高大的树,木头不够中间就用粗一点的树枝扎成排,房子很暗靠从树枝间的缝隙中透出点亮。对于他们的生活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没有漂亮的房子,没有家电,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奢侈的生活用品,更没有我们经常吃的山珍海味,一切几乎都是自给自足,来自天然的、简单的、勉强能糊饱肚子的玉米和蔬菜,不和外界接触,只有子孙去外地打工,才会给他们带来外面短暂的消息,一切都是闭塞的。
陕西爱暖人间公益中心
陈丽娟
2008年6月6日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