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昨晚一脸愁容,趴在桌子上涂涂改改,笔摔一下捡一下的……
学校作文要求写《家乡的美味》,他问老师,“可不可以写我爸爸做的意大利面?”。
老师说,不可以。
我当然理解老师。意大利不是家乡,面听起来也没那么美味。
但我也懂儿子。
豆哥从小就爱吃意大利面,这是阿姨不会做、但豆果爸特别会弄的食物。周末在家,爸爸给娃们下厨,做得最多的就是意大利面。
他会把蘑菇、香芹、牛肉沫、番茄都先轻炒,再放进面酱里慢慢熬。面条煮好,孩子们自己拿个盘子去盛,再蓬蓬蓬的撒上一堆芝士屑。满满一大碗,豆哥都能光盘。
豆果爸平时忙,只有周末能抽出一个整天或半天在家安心陪孩子。有时候做面他会把两娃也叫上,分配个切蘑菇、洗芹菜啥的任务,一起在厨房里边捯饬,边聊天。做意大利面,吃意大利面,是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慢慢过周末的,不经意的小仪式。
豆果爸的意大利面也很好吃,每次都是光盘了,才想起没拍照。
其实不光是爸爸做的吧,豆哥去最要好的同学家,从前也是经常吃意大利面。
我们小区几个邻居家庭聚会,隔壁爸爸带着孩子们动手做的,还是意大利面。
分工合作,有说有笑,一大锅美味很快就上桌。
意大利面对于豆哥来说,可能除了好吃,还比其他食物更多频次的,跟这些美好、安全、温暖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12岁的豆豆,从小生活在上海。上海是他的家乡,也是个纳百川的地方,任何美味,都能在这里落地开花。
12岁的豆豆,有个天津爸爸,上海妈妈,但爸爸妈妈不做饭。做饭的阿姨有过安徽的、四川的、湖北的、浙江的,所以家里的饭桌上也没什么固定味道,大都是中华料理。
12岁的豆豆,小时候每年跟着我们去六到八个国家,从寿司到橄榄,从肉骨茶到汉堡包,所有这些食物,对他来说,跟上海“小笼馒头”也差不多。
只有“爸爸做的意大利面”,不一样。
那里头可能有和妹妹在厨房水池前打闹的笑声,可能有贴在高大爸爸身旁、一起被烟火缭绕的安全感,可能有全家人一周一次围坐桌前的天伦之乐……
12岁的豆豆不一定理得清楚这些,但我很确信,它们全都蕴含在“家乡”的意义里,是“美味”这种浅层感知的深层源头。
我其实很想看豆豆写“爸爸做的意大利面”。希望从文字里,读到这个少语又深情的小孩,日常中最真实的感受。哪怕我知道他会写得挺粗糙的,以他的语文水平,词汇匮乏,语句憨拙是常态。但起码,那是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文字。
可惜,后来他杜撰了个炒饭交差。
义务教育中的写作,虽然不是要培养文学大家,或是靠写字吃饭,但教会孩子用文字把自身和世界联系起来,鼓励他们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由此带来的所思所想,我觉得要比让孩子抠命题的字面意思、查一堆资料写成说明文、或罗列信息的工具文更重要。
如果我是老师,遇到平日的练习作业,只要孩子愿意写,哪怕乍看之下偏题跑题,我也会鼓励他先写出来,而不是用简单的“不可以”,抹杀所有的可能性。
再进一步,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好好分析下题目,读懂命题的含义跟延展性,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家乡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家乡的美味和其他的美味有什么不同?美味一定只能是吃的吗?等等......引导孩子把思路打开,挖掘有真情实感的,从自身出发的素材。即便不成文,能从命题里触发一点思考和感知,也是好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行你上呀,老师也不容易,都是要根据考题考纲、规则套路来的,发散延伸出去写,考试时拿不到分,别怪老师。
可我们送孩子去读书上学,真的只是为了写出“正确”的答案,考到“合格”的分数吗?
深夜,和豆果爸聊起这事儿,我俩说着说着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家乡的美味”,然后豆果爸忍不住,起来去煮了包茴香馅儿的饺子。
我对茴香无感,一个都没碰。那刻念起的,是小时侯外婆包的,只放筷子尖那么点儿肉的绉纱馄饨。
相关随笔:《从五星级酒店到小学生作文》
是一起玩!
我们有个玩教组织,叫做“娃游群”。专门集结信奉“玩学共进”的爸妈。
我们会在群里交流各自带娃旅行的经验、教训、血泪和收获;也会分享最新最in最小众或最经典的娃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信息;我们会从各自的小区里怎么玩,一直聊到如何去世界尽头看大海星辰火山极光;然后,我们会约个伴,说“带上娃,一起出发吧”。
疫情期间,娃游群派生出了“魔都群”,便于上海的爹妈们抱团取暖,组队探索那些适合于私密小团体验的新事物。
所以,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也请你在加了豆果妈微信(微信号:wayoumama)并获得通过后,开放你的朋友圈给我。并且告诉我,你孩子的年龄,今年去了哪些地方,喜欢怎样的旅行,以及为什么想加入娃游群,并转发我们的文章。我们需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孩子们未来旅伴的情况,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是涉及孩子的社群。
豆果妈微信:wayoumama。码字儿的时候可能无法及时回复,但我会找时间认真看你的介绍,抽时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