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清溪、泳池 + 荷风、雅宿、美食 = “外婆家”才有的松弛

旅行   2024-08-08 14:11   上海  

暑假里,对娃游妈妈们来说,

最奢侈的不是去法国看奥运;

不是在瑞士、英国或土澳上两月夏校;

不是在甘肃新疆自驾;

也不是敦煌和西双版纳的游学;



而是那该死的、迷人的——松弛感!


前两天,从建德“外婆家”回来的一位群友,给了些反馈。



我整理了下大意,就是非常舒适、松弛。孩子现在幼儿园中段,每个月都有旅行,暑假更是忙碌。这种情况下,飞凤“外婆家”的度假可以排进前三。飞凤的庄主一直陪着大家,但没有刻板地宣讲介绍庄园、拉着孩子们上课、按部就班地进行活动等,而是很自在地跟大家互动,为大家提供不落痕迹又很周到的服务。孩子参加了太多亲子游学、研学、旅游后,可能对被安排得严丝合缝、明明白白的“课程”有了些排斥,而飞凤正好完成了“张弛有度”中的松弛部分,让大家都有舒服喘息的空间。


天呐,这不正就是我要的“松弛感”旅行吗?

静心想来,这个行程,就是按去年此时,我和大闺蜜带着果果和妞妞、妮妮三个小闺蜜一起去建德飞凤庄园度假的经历,依样画葫芦设计的


初衷就是复现那种“山里外婆家”的感觉:


小孩无拘无束,
妈妈无牵无挂;
不用上课,
不用上班,
不用赶场子,
不用操心旅途中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娃有娃的乐子,
娘有娘的享受;
只有外婆外公和汪星管家们忙里忙外,
但那就是他们的幸福,
都写在眉眼笑意里。


高铁下来有人接,然后你就开启了甩手掌柜模式。

不管啥时候到达,热菜热饭都是准备好的。(中午到的话会送手擀面条。) 


吃好回屋休息,房间也是惊喜。


清爽的色调,宽敞的空间布局,提前打好了空调让你进来就全然放松。


海洋球、双层床、小帐篷、阁楼空间.....亲子房和Loft的房型瞬间收买童心。



不愿回房的,就在“客堂间”里玩。再大的孩子,也还是孩子,你给她空间,她就有自己的玩法。


通常上一顿晚餐还没消化完,就喊你去吃夜宵了。 

小朋友在自家大厨房里,跟着叔叔阿姨姥姥外婆一起玩面粉、搓面条。倒也不必非要做成什么样,反正弄熟后的那一勺精华卤,肉酱的、番茄的,都确保夜宵不会翻车。


爹妈嘛,可以袖手旁观,最后饭来张口、评价鼓掌就行。

我后来一直琢磨,为什么住了这么多酒店、民宿,只有飞凤是“外婆家”的感觉?

“吃”可能是原因之一——谁没有个被外婆从早到晚精心投喂的童年呢。跟那些拥有七八个餐厅的度假酒店不同,你不用套着手环叫上电瓶车到处觅食,只需到点儿等着食来觅你就好。

只不过那一声声“吃饭啦”,变成管家在群里文字,和狗狗管家的左右不离。
下楼落座,碗筷前菜都已经在等你。


我也写过一篇飞凤的食记,点击躺平式遛娃,我要在黛山碧水的头牌亲子庄园里饕餮度假!查看。

另一个不易察觉的点,是“‘外婆’一直在家。 

娃游记的飞凤度假日,它家庄主“瑾爷”女士,基本从头到尾都在场陪伴。


如群友所说,她不吆喝,也不迎合,有啥活动,自己不紧不慢先弄起来。你有兴致,就一起动动手、唠唠嗑;你若有别的事,也可以尽去忙自己的,不会有压力。


有个镇场子的“外婆”,才有了去“外婆家”做“女儿客”的松弛;
没有“外婆”的酒店民宿,也很漂亮舒适,但有种强烈的感觉,自己只是个“消费客”。


松弛感的标准之一,是睡到自然醒。

早饭后趁着天还没那么热,掏鸭蛋,找鸡蛋,出身汗,擦擦干,回到空调厨房里做鸡蛋粿。


小时候外婆或妈妈搞吃的,蛋饺啊、鱼丸啊、葱油饼啊,这种可以边做边吃的,我总喜欢在边上“帮忙”,做两个蹭一个,还没关火就满嘴冒油了。

这鸡蛋粿也是,飞凤庄园的阿姨一边灌蛋液一边煎,旁边孩子和妈妈们也都跃跃欲试。


一个出来大卸八块,分到半口都赞好吃。妈妈们赶紧开始留神制作步骤,小孩就翘首以待下一块到来。


食到半饱,小馄饨,咸蛋,腐乳,榨菜,清粥再上来垫底。胃里那个舒坦呀......



38度天,烈日空调房里吃饱后无牵挂的午睡,是老母亲奢侈又清淡的享受。大孩子们不需要懂,她们有自己的玩法。



等到外头的太阳收了毒辣,空气也不再那么滚烫,就跟着庄主、管家和大人们,一起去溪边,像儿时那样乘傍晚的凉。


溪水不过腿肚深,魔毯备好,桨板拿来,西瓜葡萄都已冰镇。


孩子们在水里玩,妈妈们在林间摆荷花午茶。


那边大叔卵石堆上煮起了小龙虾,这边阿姨支起炉子烤出了羊肉串。



我们就带着孩子搞最省力的。竹筒饭填一个,叫花鸡抹两只,干一会热了继续去水里猫着,肚子饿了再上来有吃有喝。


没腔没调,没规没矩,也不管好不好看,有没有范儿。浴巾一裹,小串一捻,这就是外婆家最自在的无忧童年。


玩够了,吃撑了,天黑了,蚊子都出来了,我们也坐上小车回程了。

进屋前路过荷花田,每人找朵中意的,把事先准备好的茶叶裹进花体里,扎好。第二天一早温度还没上来前,边赏花边取出茶叶,就有了那半日的休闲——荷花冷萃茶。






忘了我是什么开始察觉到的,假日里的孩子们,其实不喜欢被安排好几点几时、干啥玩啥

豆哥二年级的时候就不太爱去同学生日会了,因为“总要做这个那个活动,还有人来带着上课,就不能让我们随便玩玩嘛?”
“随便玩啥?”
“玩抓人啊,丢沙包啊......啥都行”。


女孩和小小孩比较听话,手作的,撒野的,听课的,旅途中的一切都愿意参与或尝试


但若不是他们自己发现、或不知不觉投入进去的欢乐,顶多也只是打发个时间。


这时候不如就随他们去吧。有小伙伴和狗狗管家陪伴,孩子们可以在留白里,找到自在和松弛带来的欢乐与能量。



关于飞凤的狗狗管家,群友也特别提醒我要昭告天下,重点表彰。


而老母亲们,也需要暂时逃离工作、逃离家务、逃离相夫教子、逃离鸡娃遛娃。心情对了赏赏花,兴致来了泡个茶,若真啥都不想干,也要允许自己,无负疚地窝在沙发里刷手机。


好吃懒做也没有关系。因为在“外婆家”,凡事都有妈妈的妈妈兜底

这不又到了饭点,荷花宴邀你悠然入席。


这一餐延续夏日主题,把荷花请进每一道菜,继续书写色、香、味、意。






我从小是被外婆宠大的。6年前写过一段文字:

父母在我18岁才回到上海,所以我的整个童年,就是在思南公馆旁的外婆家和田子坊里的奶奶家度过——周一到周五在奶奶家,周末就到外婆家。 


奶奶是书香门第,典型的人民教师,严格,不讲情面。奶奶的态度晴雨表直接和我的分数挂钩,话不投机一通吼,犟小妞行为规范稍有偏差的后果——比如上饭桌晚了几分钟——就是一顿揍。


外婆相反。她是文盲,识字量估计比豆小哥多不了几个。但我心里所有柔软的部分,都来自于外婆。


外婆宠我,极宠,拿现在的标准,绝对是无节制的溺爱。我小时候的所有要求,她都竭力满足,满足不了的,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抱歉的抱抱,换个别的法子弥补。


外婆家没有规矩。她从不要我做作业,不识字的她反正辅导不了。连“要好好读书”这样的叮嘱也很少说,只是在我看书写字的时候,会来端茶送水打蒲扇。她也从没要求过我几点起床,我至今记得,那些在床上洗脸刷牙吃早饭的放纵。


有时候,我会不顾已经在旁酣睡的老人,独自在电视机前等小鹿纯子和神探亨特到深夜,直到屏幕上出现那个花里胡哨的色块球时才罢休。在外婆家吃饭,我是先动筷子的那个,我吃得多吃得好,外婆就开心。而在奶奶家,我是要跟一堆表弟表妹抢牛奶的命运。 


我就是我外婆的信仰。外婆盲目地相信她有世界上最好的外孙女:读书好,性格好,白白胖胖,没有缺点。也许因此,她觉得无需给我定任何规矩,只给我毫无杂质的宠爱。 


于是,那方小小的亭子间,成了我的整个童年世界里,最自由无度的留白。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变成骄纵的坏孩子。几十年后回首,那些无管教无规矩的周末,无意中平衡了周一到周五的严苛,成为我高密度童年生活里的低密度区间,一片空隙,透进肆意而耀眼的光。


那些周末的留白,像一个个有足够空间的容器,把小女孩周一到周五的紧张、惶恐、小心、压抑、自律、委屈和不满,全都收了进去,揉碎、接受、消化,让她清清爽爽的,有盼头也有勇气的,去面对接下来严谨而规矩的五天。


而等我有了孩子才发现,那些任由他们被他们外婆宠溺的短暂时光,也曾是我最最松弛的日子。外婆总是不经意地宠所有人,她的孩子,她孩子的孩子

夏天的娃娃们总爱泡在水里。


飞凤这边就准备了吃的喝的放在池边,西瓜、葡萄、火龙果......


孩子们耍两圈,游过来要点儿吃的,妈妈们就人工投喂,省得他们爬上爬下。


我想起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天井里,我们几个小孩抢那张可以看到屋内电视的躺椅。抢到了就可以舒舒服服窝着,一旁还有外婆的蒲扇轻风,和大人们光怪陆离的聊天。星星都上来后,不知什么时候,手边又会多一碗绿豆汤。




建德飞凤在娃游记的名单里,是个很奇葩的存在。

它没有让人荡气回肠的吸睛风景,
没有能带来广博知识的有趣名师,
没有让所有孩子既兴奋又服帖的魅力营长,
没有炫酷的游乐设施,
没有能带来巨大反差感的异域特色活动,
没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户外探险内容,
它既不国风古雅,也不简约现代,
顶着个村头农家乐的名字,
照片里怎么看都是高级老干部康养中心的风范。


但它有掏心掏肺、整日陪伴的“家长”庄主和员工,
有相当舒适敞亮的起居空间
有一天8顿的投喂式美食,
有2800亩可以花式撒野的田园山林,
有小溪、有泳池、
有鞍前马后“累成了狗”、又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狗狗管家,
最关键的,
它是个能给紧张一暑假的老母亲以松弛感,让孩子无条件被溺爱的“外婆家”。 


所以在8月的尾声,你若有点儿累,有点儿乏,孩子们也经历了足够的折腾、见识、挑战、拓展,想有个真正放松又不完全躺平的小假期的话,扫码,来外婆家。

比玩更重要的,

是一起玩!



我们有个玩教组织,叫做“娃游群”。专门集结信奉“玩学共进”的爸妈。


我们会在群里交流各自带娃旅行的经验、教训、血泪和收获;也会分享最新最in最小众或最经典的娃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信息;我们会从各自的小区里怎么玩,一直聊到如何去世界尽头看大海星辰火山极光;然后,我们会约个伴,说“带上娃,一起出发吧”。


疫情期间,娃游群派生出了“魔都群”,便于上海的爹妈们抱团取暖,组队探索那些适合于私密小团体验的新事物。


所以,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也请你在加了豆果妈微信(微信号:wayoumama)并获得通过后,开放你的朋友圈给我。并且告诉我,你孩子的年龄,今年去了哪些地方,喜欢怎样的旅行,以及为什么想加入娃游群,并转发我们的文章。我们需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孩子们未来旅伴的情况,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是涉及孩子的社群。


豆果妈微信:wayoumama。码字儿的时候可能无法及时回复,但我会找时间认真看你的介绍,抽时间接头。




娃游记
记录、分享和交流亲子旅行的见闻、心得、攻略、经验、教训、困惑。推荐有深度、有态度的亲子旅行。给孩子更大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