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星级酒店到小学生作文

旅行   旅游   2023-09-18 11:27   上海  

上周进城参加马尔代夫奢华酒店路演会,明明就一天,却给了我借口,在都心桃源——瑞金洲际住了大半周。



路演会在丽晶(原浦东四季酒店),我却抱着执念住黄浦江另一边的瑞金,理由很简单,这里有我的小时候:大弄堂、小马路、红砖房子、牛奶箱子、法国梧桐、车水马龙......和一种也许是叫做“乡愁”的东西。


“乡愁”这么文邹邹的词,原本不太会出现在我拼命外拓的生活里。关注到它是因为去年此时,豆小哥的中秋节大作业主题为“乡愁”。要孩子们调查、研究、思考、对比、写作古今中外的乡愁,并“着重于中国人的乡愁”。


还没弄明白“乡”是啥,这题目倒已经把小男孩“愁”得不行。老母亲也没辙,只能在娃游群里吐槽解忧。



豆哥刚上小学时问过我,“啥是‘老家’?别的小朋友都有老家,我和果果有没有啊?”


我说,你爸是天津人,你们可以勉强算“老家天津”吧。


但两娃总共就去过天津3天不到,挖出乡愁,是没可能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来世间的前18年,天天往返于奶奶家(如今的田子坊)和外婆家(如今的思南公馆旁)之间,学校也在同一条路的另一端。


于是这条叫做“瑞金”的南北向马路,便成了连起那“三点”的“一线”——虽然总共不到两公里。



而路上这座宁静的花园式宾馆,现在就成了播放所有儿时记忆的漂亮剧场。



那晚办好入住手续已经8点多。我放下行李,转身就奔田子坊。


你大概听说过这个魔都曾经的“网红景点”。百度的词条上是这样的:

“田子坊”街区空间格局的历史衍进,反映出上海海派文化的积淀过程,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意向表达。街区内的建筑样式丰富多样,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有传统民居、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等,其风格上又受到了西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折衷主义等多种风格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遗产价值......有人称之为中国的“苏荷”(SOHO区),也有人把它称呼为“国际艺术工厂”。这里有100多家外国人开设的各类工作室、设计所、展示中心等......


老爸老妈去年搬回了那里的老屋。疫情三年,租房子开店铺的商家活不下去,换了一波又一波。老爸说年纪大了需要接地气,平房比楼房好,那就回去自己住吧。



但说实话,田子坊的弄堂不怎么好看。



如果说曾经的石库门还有点浑然天成的风韵,那成为旅游景点后,过浓又缺乏章法的妆面实在适得其反。



千篇一律的小商品,塞满了花花绿绿的店铺,卑微地蜷缩在日月光商场和办公楼亮丽简洁的现代身姿下。



对外来的游客而言,如今的田子坊已经跟成都锦里,北京南锣鼓巷没啥区别。机器压制出的“地域特色”皮儿,裹着统一味道的“义乌生产”馅儿,和一枚流水线上的速冻饺子无异。


但步行在从瑞金洲际到田子坊不过800米的路上,我却觉得有久违的心安。


不开车,不接娃,不是赴约,也不用开会,没有任务没有目标的去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也只有“老家”了吧。 


小时侯,外婆家所在的思南公馆区域,也就是紧贴着瑞金洲际的那一圈,在我心目中是比田子坊高级太多的所在。


房子好看是原因之一。



小孩子当然讲不清楚美不美。但现在回过头看,遮天蔽日的梧桐道,联排的法式红砖小楼,叶缝间漏下的阳光打在拉花水泥墙上的斑驳光影,都会勾起人本能的喜欢和舒服。



且外婆不管我学习,不给我压力。外婆家没有评判,没有规矩,只有无底线的宠爱,周末去住两天,像我小小的度假天堂。


如今的老外婆家,早已人去楼空。 


我每次住瑞金洲际,都要留足时间,穿过马路,到这边的老弄堂里来走走,看看。



身旁穿梭着各种物是人非,脑海里却上演着小辰光一个个跳脱的、零碎的闪回。



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


摘隔壁夹竹桃花沾了一手黏液以为自己会被毒死而惶恐不已;千辛万苦攒了钱去门口烟杂店买娃娃头雪糕,到柜台却发现钱丢了;类似这种,不晓得算不算“乡愁”......


但也许是因为隔着时光,精神躲进了从前里,好像就可以短暂的不被当下的繁琐而困扰,不被闹心的事物所攻击跟纠缠,人一下子就觉得平静、放松下来。


瑞金洲际附近的法租界老房子,大多基本还在。用作商业改建的如思南公馆,也都修旧如旧,起码外立面没太大改变。


里头则走典雅、暗奢的老钱风,搭配城市腹地难得的大手笔草坪、树林,呆着怎么都是舒服的。




住在瑞金洲际的4天里,我去了两趟田子坊的爸妈家,又来来回回走了几遍花园坊、复兴坊、思南公馆;还把绍兴路、永嘉路、茂名路、陕西路也绕了几圈。



手边的相机、iphone都拍到没电。



脑海中各种词句翻滚,心里头百感交集。包括但不限于:


路过祖传瑞金医院,想起我妈和她的女儿,以及她女儿的儿女都出生在这里,一阵唏嘘;



谈了马尔代夫28家每晚五位数以上酒店,都不如眼下这间千把块的小破洲际更撩动心绪,那面叫做“童年”的滤镜实在无敌;



老房子周围的小吃铺早没了踪影,瑞金洲际里的小馄饨却还是现包的鲜肉味道,为这一口,我又在招行的酒店权益外延住了一晚(钻卡权益只要900)。2400块的小馄饨,大概是这辈子吃过最贵的了;



老弄堂和新大楼,在这里共处得很融洽。我也可以在迷乱时,疲惫时,坐时光机逃回这里,在回忆中平静和疗愈。但我的孩子们呢?等豆果长大,他们又会去哪里怀旧呢?



......


但直到回来整理好照片,啰啰嗦嗦写下上面一大堆字,才发现,自己也没能扯出篇像样的“乡愁”来。甚至都没搞明白,“乡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这还是个在国外学习生活过好多年、嫁了个外地老公、生了俩不会说上海话的娃、兜兜转转回到老卢湾呆了段日子、又开启了“旅育人生”的文艺女中年——


这配置应该很符合写“乡愁”的设定吧,尚且不知所云,所以你让个10来岁的孩子,怎么写乡愁呢?


据说他们那个作业小组,最后几个人分头去找李白、杜甫、屈原、莎士比亚表达过的乡愁,拼凑了些诗句名言,整出了篇研究对比型的海报,算交了差。



我想起豆哥最初的念头,“乡愁就是跟妈妈和妹妹出去玩的时候想回家、想爸爸”。


那应该是他阅历的极限了吧。如果顺着这念头展开,也许还能写出点真情实感来,虽然不见得是学校想要的“乡愁”。



曾经写过两篇“老上海”味的酒店文:一篇建业里嘉佩乐《两日品阅嘉佩乐,百年梦回石库门》,一篇就是这次住的瑞金洲际《上海宝贝 ∣ 魔都腹地桃源秘境,时光机里的安慰之旅》。


当时只是随感而发,但很多读者说,阅见童年,读出乡愁。


造这些五星级酒店的人,发心肯定不是让住客都去怀旧,但它们就是比那些刻意让人们去观摩、追忆、抒情、学习些什么的“纪念性”建筑,更能触动情绪。



虽然我并不会为了缅怀从前,而特意带豆豆果果来住酒店——没有周边小弄堂里年年岁岁的生活体验,酒店对他们来说只是个豪华的房子。


但我仍希望学校能鼓励孩子多写点他自己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哪怕是写跟妈妈、妹妹出去玩的时候,他怎么想家、想念爸爸。


说到底,五星级酒店的精砖细瓦,小学生的字斟句酌,表象之下真正打动人的,还是是居住者和阅读者自己的情感折射。


国庆所有娃友结伴推荐几乎全部满员,目前只有香格里拉的桃园藏居秘境亲子野奢还有3个席位 ,点击链接《别信“22度的夏天”,除非是有雪山、森林、冰湖、草甸加持的度假庄园!》了解详情。


比玩更重要的,

是一起玩!


我们有个玩教组织,叫做“娃游群”。专门集结信奉“玩学共进”的爸妈。


我们会在群里交流各自带娃旅行的经验、教训、血泪和收获;也会分享最新最in最小众或最经典的娃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信息;我们会从各自的小区里怎么玩,一直聊到如何去世界尽头看大海星辰火山极光;然后,我们会约个伴,说“带上娃,一起出发吧”。


所以,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也请你在加了豆果妈微信(微信号:wayoumama)并获得通过后,开放你的朋友圈给我。并且告诉我,你孩子的年龄,今年去了哪些地方,喜欢怎样的旅行,以及为什么想加入娃游群,并转发我们的文章。我们需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孩子们未来旅伴的情况,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是涉及孩子的社群。


豆果妈微信:wayoumama。码字儿的时候可能无法及时回复,但我会找时间认真看你的介绍,抽时间接头。


娃游记
记录、分享和交流亲子旅行的见闻、心得、攻略、经验、教训、困惑。推荐有深度、有态度的亲子旅行。给孩子更大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