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日子就接近十月的尾声,何以觅得风月花鸟的音讯?还是在清冷的早晨或者是凉薄的夜晚,都能感受到霜寒露重的凉意。天气果然冷了不少,但未曾有一点暖意。只看到那几只鸟雀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去,也听闻深山里啁啾的鹧鸪,但也为那叶落山空的景象所陶醉,只是不能亲见一番,实属遗憾啊!还记得吗?儿时的年月,父辈们就经常去大山里挑些柴火回来过冬,就是那种松柏落下的枝叶,对于烧火做饭的农村人来说,这个真是最好的燃料。可是在那样的年月,既没有便捷的工具,也没有平坦的道路,要将这些沉重的柴火挑下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然而对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观念里,是永远没有退缩和胆怯的理由!一不留神,日子就像隔夜的一杯水,咕噜喝下时,未免会脊背发凉。但也让人此时无比的清醒,谁能知道,在它还是热的时候,我通常来不及喝,待到想喝的时候,它就莫名其妙地凉了。这跟我这些年的状况一样,好好的打一杯热茶去上班,待到下班的时候,竟也没空喝口热茶。难道是不喜欢喝茶或喝水的缘故?可是谁知道,在这个慌不择路的年月,谁还能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话说天气转凉,所谓天冷加衣,也在寻常不过。可是谁会知道,在那天寒地冻的边陲,那戍边的儿郎,是谁的儿子?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父亲?所谓古人寄衣的说辞,一直广为流传。譬如“关山况是多风雪,寄去寒衣知道无”的深情,譬如“寒衣昨夜洛阳来,肠断空闺捣秋月”的思念,譬如“木叶初飞夫去时,家家连夜办征衣”的习俗,譬如“九月严霜塞下飞,连营回首望寒衣”的期待……在那个星遥路远的年代,人世间的冷暖凉薄,离不开亲眷的体贴入微!也许,在海阔天空的远方,总还是渴望有人知你冷暖。可还记得,那些年在南方的沿海城市里打拼,一个没有冬天的城市,自然也感觉不到冷啊!可是,在麻木不仁的圈子里蝇营狗苟,倒也见透了许多冷若冰霜的面目,也经历了冷酷无情的琐碎,当然也无需过多言及,对于许多扰乱心神的物事,大抵可以让那子夜的朔风吹散罢了!我也在想,也的确是好啊!没有冬天,就没有冰雪的世界,就没有那么冷,连买羽绒服的钱都省了。可能,这就是许多人义无反顾选择南漂的缘故!然而,那一年在武汉上夜班,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把人冻得瑟瑟发抖,以至于在休息室里都不敢出来,而反反复复喝了好几杯热水,才隐隐约约地从头到脚感到一丝暖意。如果不是轨道上的货堆满了,我才懒得去挨冻。可是,生活使然,责任在那里啊!无论是休息时间,还是吃饭时间,也都是卡点儿的啊!尽管没有人监督和要求,但是自己也要心知肚明!成年人的世界,管好自己,才是王道!天气再冷,心不能凉。我们总要怀揣暖光,一路向阳,日子自有芬芳!也许,没有谁知我冷暖,懂我悲欢,但也要诚心向暖,一往无前。你看那天上的云霞,无论是山崩地裂、沧海桑田的岁月蜕变,还是周而复始、寒来暑往的更迭,都以鲜活成趣的姿态凸显,却又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也是顺承着光阴的蛛丝马迹,细致入微的摸索岁月的足迹,却发现一切不过是人间的俗常而已。但我还是时常想起一些趣事来。那不是秋去冬来的事吗?某一日起来,因为井水都结冰,于是去屋侧的池塘打水,可我又想起那个发小跟我讲的鬼故事。十月的某个清晨,一个长辈去池塘挑水,一个水桶下去,看着水面突然浮出几个人头模样的东西,当时就吓得魂飞魄散,他腿一软,扔下水桶就撤,回去通风报信,等到大班人马来看,池水平静如初,并无异样,大家都带着怀疑的眼神说:“你该不会是昨晚喝多了、眼花看错了吧?还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自那以后,也是心有余悸,不敢独自去池边取水了,怕遇见所谓的“水鬼”。这都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糗事,不可深究。但最让人暖心的事情,要我说,那是冬天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围炉,烤地瓜,喝米酒,包饺子,炸丸子,听他们讲述一些十里八乡的绯闻。
着实,平和喜悦的活在当下,就是对自己和对人生最好的善待。十月,将远。夜晚,沾满了凉意。城市的灯火,在孤寂与清冷中伫立。或许,那些看不见的 ,听不到的,写不尽的,都即将成为过去,不复从前妩媚。我穿过白天的暖阳,穿过夜晚的薄风,穿过人来人往人潮拥挤,从来,都不是为了去寻找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我只是,为了认领回渐渐丢失的那个自己,让万般琐碎,即使是在这薄情的世界里也要温暖而美丽。
着实,幸福的生活从来都不是欲壑难填的贪恋,而是随时随地都能捕捉快乐的日常。我们终极一生都在自己的欲望里挣扎,却也不曾知道幸福的源泉。时间把山间的枫叶染红,所有的美好都闪着明亮的光。人生满是屈辱和痛苦。一切将人生和幸福联系起来的线索,都先先后后一根根地在人类的手里断掉了,尤其是金钱和情感的线索。当生命里仅有的底牌失真,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管怎么想方设法,也摆脱不了现实的僵局啊!
秋色未深先避雪,边声忽到又随霜。
曾愁天路罹矰缴,只想中原食稻粱。
汉使不归书不系,至今塞有客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