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闲身

文摘   2024-09-21 00:07   浙江  
也许,小长假里略带松弛感的生活,总会让人在特定的时空里精神愉悦。每每假期到来之际,往往让人拭目以待。或往山川湖海追风赶月,或择江南水乡投石问路,或抵高台峡谷谴心释怀,就是为了放松一下身心。也不知谁曾说过:“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言外之意就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安顿的灵魂栖所。一个人走得远不远,要看他站得高不高。唯有高瞻远瞩的人生规划,才有柳暗花明的人生道场。一个人选择走怎样的路,过怎样的生活,并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而是自己潜意识的意念使然。这就是为何我们最初不假思索地逃离自然,心无所住地奔赴红尘,多年后又极欲回归自然。


也许,回笼觉总是要待到节假日来补,漫时光里请容许自己偶尔虚度。大抵,现实就是这样,既没有林泉乐道的壮游,也没有赏花听雨的闲雅。贪安稳就没有自由,图自由得历尽风险。无奈,假日去不了罗马,只能蛰伏在家,慵懒地躺在床上,既不必为各种欲望求索,也不必为各种物象寻思。假期臻临之时总会让人翘首以盼,很多五花八门的想法在脑海翻腾,于是乎翌日各种整装待发的状态呼之欲出,于是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乎就出现了“一到假期就精神奋发,一到上班就萎靡不振”。所谓如影随形的“节假日综合征”,不过就是对吃喝玩乐缺乏抵抗力谁不渴望一个怡心冶性的乌托邦?谁不憧憬一个神醉心驰的欢乐谷?无奈一生之中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原点。



大抵,见过大千世界的风月,才深谙内心世界的荒凉。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怀揣着某种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外面的天地走走看看,不仅仅是为增长见识,而是为了提升内在的涵养。当我们蓦然跋涉,忽而眼前一亮,看到山头的一棵树,或山崖的一朵花,或江上的一叶舟,或山脚的茅草屋,可否想起些什么呢?是否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念想?是否想起“江山本无主,闲者是主人”的潇洒?是否想起“一慢一静一闲心,一山一水一浮生”的豁达?是否想起“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的得意?是否想起“唤取笙歌烂漫游,且莫管闲愁”的高远?是否想起“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惬意?几多人生快意,只是被俗世的锅碗瓢盆所替代,只是被现实的衣食住行所左右,哪有丝毫救赎灵魂的可能?当时下的繁重不堪的日子,让人身心动弹不得时,也就不必对生活觊觎何等光彩照人的厚望!


大抵,物质贫瘠的大地上,最怕就是精神世界的匮乏。一个人日子清贫拮据,并不为过,毕竟是有很多缘故。然而,尽管一个人潦倒落魄,他依然保留精神层面的富贵高雅,这便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不管世俗的风气如何恶劣,仍旧坚守内心的信仰和底线!这便是生而为人的一种了不起的高贵品格。很多时候,我们极易受社会环境和特定圈子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而事实上,那些抛开世俗的观念,恪守自己观念的思索者,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什么有事没事的时候,都应该去自然界走走看看?不必说“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需一笑不须愁”的从容淡定,不必说“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的一世淡泊,不必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的心灵奔放,不必说“鲈羹鸡片人嫌贵,薄酒清茶我惯尝”的质朴清淡,不必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的喜闻乐见,不必说“山光悦鸟性,禅房花木深”的幽静脱俗,不必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高远雄浑……生命一场,始于折腾,合乎体验,源于探索,终于成长,在折腾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如此而已。



必然,在悠闲的日子里,慢慢品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感受那份源自内心的满足与自在。弘一法师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年龄只是符号,把生活调成自己喜欢的频道,一地鸡毛,无需人知。人字有两笔,一撇写前半生,一捺写后半生,前半生写执着,后半生写释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这一辈子,能安顿好自己的心,就是一种圆满。

必然,悠闲放逐的日子,是生命觉醒的开端。可以放下手中繁忙的事务,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此刻,心中满是平静与愉悦。坐在海边的长椅上,轻柔的海风拂过脸庞,将烦恼与忧虑都吹散。悠闲的时光,就在这一刻静谧流淌。悠闲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我们可以暂时忘记时间的流逝,专注于感受当下的幸福。不论是品一杯香茶,还是静静地欣赏风景,这种放松与平静都让我们感到无比满足。慢享时光,细品生活,宠辱偕忘,岁月静好。


云作交游山作宾,道心为主自安贫。
柴门无钥见同物,竹帛有名终累人。
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闲身。
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


疏灯篱落
窗隔疏灯描远近,夜深篱落咏晨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