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常会遇见到这样的学生:学期刚开始,他们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最后演变成破罐子破摔,听课不认真,作业不做也不交等等。
这就是“积懒成笨”的典型表现。
换句话说,这些孩子其实并不笨,他们只是陷入了“积懒成笨”的困境。
“积懒成笨”这一现象,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并不陌生。
当然,这并非真的智力下降,而是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综合作用。
学生要走出这种困境,需要了解具体的原因。
查阅相关资料,“积懒成笨”的成因与以下几个关键词有关:
01. 习惯
心理学中的习惯理论认为,一个行为经过重复会形成习惯。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懒惰状态,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完成任务或学习新知识时,这种懒惰的行为就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懒惰的习惯被不断强化,个体变得越来越难以改变这种状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习惯不仅影响了个体的行为模式,还逐渐侵蚀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效能感。
02.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
长期懒惰的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往往缺乏信心和动力,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这种担忧和消极情绪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更加不愿意付出努力。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更容易选择逃避和拖延,从而加剧了懒惰的程度。
03. 动机
众所周知,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力量。
长期懒惰的个体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他们可能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对任务的难度感到畏惧。
为了逃避困难和挑战,他们选择保持懒惰和拖延的状态,以避免面对失败和挫折的风险。
04. 拖延
拖延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表现为将任务推迟到最后期限临近时才开始行动。
个体在拖延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心理舒适区,即避免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现状的安逸感。
然而,这种短暂的安逸感是以长期的负面影响为代价的,它会导致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不佳,进一步加深懒惰和“笨拙”的印象。
05. 负面情绪
懒惰和拖延往往与负面情绪紧密相关,如沮丧、焦虑、无聊等。
当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他们可能缺乏动力去积极行动,更容易陷入懒惰的状态。
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心理状态,还通过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懒惰和“笨拙”的程度。
一言以蔽之,积懒成笨指的是一个人因为长期的懒惰和拖延,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最终看似变得“笨拙”。
然而,这些孩子真的笨吗?并不。
在我接触的众多孩子中,不乏一些在某个领域展现出非凡天赋的“懒孩子”。
他们或许在学习上表现“糟糕”,但在音乐、绘画、体育等方面却有着亮眼的表现,舞台表演,比赛获奖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足以证明,他们并不缺乏智慧和创造力,只是没有将这份能力用在学习上罢了。
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在学习上“积懒成笨”的孩子走出困境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自律和独立思考能力。
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学习和成长。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自律和责任感,就是燎原之火。
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线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再次,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让他们明白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
另外,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拒绝诱惑和干扰,比如游戏,比如电子产品等等,以保持专注和自律。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可以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老师也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沟通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以树立孩子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潜力和可能,只是,有的孩子需要我们特别用心去发现和引导。
以上种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才能看见期待的样子。
就像“积懒成笨”,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同样的,要走出“积懒成笨”的困境,当然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