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值得用一生去回顾

文摘   汽车   2025-01-28 06:46   上海  

过了今晚零点就是新年了,如果用一串数字来概括2024这一年经历,则是:365天、9本📖、86km🏊🏻‍♂️、25000业内同仁、474篇原创、103万文字。感谢这一路有你相伴!

下面的文字是这件事物背后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以给未来的我一些提醒,也希望能给你带来些帮助。

图片来源: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人生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稻盛和夫先生曾经说过:人生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能力是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资质,芸芸众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热情,是努力的程度,这是后天的要素,由自己的兴趣和意志决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人生的思想和态度,则是此三者中最重要的要素,决定了人生结果。

这一人生公式一直是我前行的指引。我的能力或许平平无奇,但热情与思维方式却是我可以真正把握的,也是想获得好的人生结果的关键。让我把这件事情坚持做下来的背后,也正是源于热情思维方式,以及这个过程中获取的内在幸福。

那么,此三者要如何得到呢?


通过"以终为始",

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看待我们这一生。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会经历各种的风浪,与环境与世界建立各种链接,体会人间苦乐,或幸福或悲伤,当我们走向人生终点,在弥留之际,会如何评论自己这一生?我的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会如何评价我的人格?我是否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积极的东西?我是否还有遗憾?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时至今日,上面的这些问题答案,我不确定是都已正确地找到。但一次次地心灵之旅让我想明白了:我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是我的基本盘,我要尽一切努力守护好TA。

为此,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衡量事物、做人生选择的标准。无论何时,我的一言一行都会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个过程中,

是否能可以追寻更高的人生意义?我的人生意义又在哪里?这是我选择方向的罗盘。我每天都会朝这个目标努力,不懈怠。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将其称为"事业",是我这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通过以终为始,我明确了基本盘和人生准则、拥有了人生罗盘,找到了想要做的"事业",指引着我以正确地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面对到来的一切。


通过"认识自己",找到"热情"

热情,是努力的程度,这是后天的要素,由自己的兴趣意志决定。

首先是兴趣,兴趣源于对自己专长和天赋的探索。

那么,对于我们个体而言,专长和天赋是什么?TA是来自于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和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 专长。专长是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东西,不是盲目追求热点。兴趣和热爱,是通过长期经历挖掘的,TA是与你自身的本质和性格特点相关的东西。对于我们真正热爱的事物,可能一天花十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
  • 天赋。天赋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特殊能力和资质,不需要额外的训练或学习,就可以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色,往往在我们儿时就能提现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对我而言,从小喜欢整整齐齐,凡事都喜欢理得清清楚楚;专注力比较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沉浸其中,一坐能坐半天甚至一天;有好奇心、求知欲,享受问题澄清后的那种满足感;从小喜欢科幻,喜欢新鲜好玩的东西。这也是我孜孜不倦专注于前瞻产品技术方案的力量所在。

当我们每天从事的事情在不断发挥你的专长和天赋的时候,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专属的快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以,通过挖掘自己的专长和天赋,我们可以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其次是意志,意志源于对人生边界探索的渴望。
儿时的我喜欢玩游戏,每当开启一个新的地图的时候,周边一切都是模糊,只有通过一遍遍地打怪、升级、换装备,才能看到全貌。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想要去更大的世界,你就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意志与智慧。那么,如何磨炼自己的意志、获取智慧呢?
答案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我们日耕一事,不仅仅是为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只有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这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帮助我们形成厚重的意志品格。

所以,通过全情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可以获取智慧、磨炼意志。最终,将"兴趣"和"意志"转化为我们对待事物的"热情"。


通过"最小确定性",找到"内在的幸福"

什么是内在的幸福?

对我而言是一种"安静"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内心平和且充盈

然而,我们身处在一起快速变迁、喧嚣,且充满各种挑战的世界,求学、成家、立业、育儿,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如何找到那份"安静"?特别是,当我们努力地去面对生活,当时你会发现世界不是按照你的预期线性变化。当这份期望与现实不符的时候,会产生焦虑,情绪、身体状态也会朝不好的方向发展。此时,我们又要如何让自己内心平和?

这里面的关键是:找到我们的"最小确定性"。

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在刘同老师的Vlog中,它指的是在纷繁复杂、快速变迁的世界中,找到那些相对不变、可以确定依赖的元素或状态。这种确定性可以是具体的细节和瞬间,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转变,即通过和当下生活产生连接,抓住身边微小的确定性,从而真正接纳自己,构建生活秩序感

其实,"最小确定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已具备的。它可能来自于一本书、一次长跑、一次烹饪、一次冥想,或是一次和朋友的深度交流、一次和家人的远行。对我而言,则是一次次沉浸在某个专业话题中,通过查阅、分析资料,最终归纳总结成自己理解的文字、构成一篇篇文章的整个过程。

365天、474篇文章、103万文字,这些就是我的"最小确定性"。当我把这些确定性连成线,很多条线构成一个面,我链接到了很多我曾经想过、但一直没能做成的事情;我想当我将这很多个面构成一个个体的时候,或许可以发现期望的那个自己。我相信这些“确定性”,未来可以成为我眺望远方的高石。

通过最小确定性,将这份对事业的热情转化为内在的力量,日耕一事、孜孜不倦,感受过程中点滴的进步与快乐,使内心的平和且充盈,获取内在的幸福。


回顾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公式:人生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通过以终为始,帮助我们明确基本盘、人生准则、人生罗盘,找到了想要做的"事业",指引着我们以正确地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面对到来的一切。

通过挖掘自己的专长和天赋,帮助我们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过全情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可以获取智慧、磨炼意志最终,将"兴趣"和"意志"转化为我们对待事物的"热情"

通过最小确定性,将这份对事业的热情转化为内在的力量,日耕一事、孜孜不倦,感受过程中点滴的进步与快乐,使内心的平和且充盈,获取内在的幸福

回顾曾写下的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安心
  • 凡事都可以做到“想得开”:会思考、有收获、要开心
  • 要坦诚于内心、不压抑自己
  • 要去往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优秀的人
  • 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可以勇于表达
  • 可以成为一个闪光的人
  • 能找到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全情投入其中,感受慢慢的快乐
  • 可以与世界舒服的沟通
感谢这一年,我会继续朝着那个“他”努力前行。
以此文,自勉。
Mr.H 2025年1月28日凌晨 记

「SysPro 系统工程智库」内容架构


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一个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识库,
用系统工程,构建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知识体系,
用系统思维,探讨人生哲学;以终为始,坚持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推荐给身边的人
右下角点个在看☀,最好的支持

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SysPro系统工程智库」,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原创、坚持分享、坚持成长。期望用系统科学,构建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知识体系;用系统思维,探讨人生哲学,过好我们这一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