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一朝农民逆袭成君王,便开百年基业传数代,福荫后世数百年。
从一个放羊娃,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踏上征程,最终问鼎王座,是一部充满血性的奋斗史;但短短42天王朝便崩塌,令人惋惜哀叹!因而许多人都知道有李自成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有一个叫大顺的朝代。
有人说他独爱美人,不爱江山;有人说他机运不佳遇到鼠疫;所以才败于瞬然之间!
试问,谁当皇帝不爱美人?谁在位期间没遇天灾?
李自成号称闯王,确实闯得一片天下,最终也称王为帝,但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美人也不是天灾,而是不懂法治,不会用法律管理国家,国家体系治理混乱,或不得章法,最终奋斗了半辈子得到的成果,毁于一旦。
总被遗忘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其实打仗有套路
借着农民起义的春风,李自成一步步做大,说他没有带兵特长那是虚假;李自成很具有军事谋略,其所提的"以走致敌"战术,便是说用用小的利益来引诱敌人,然后一以击之,是深谙人性心理的诱敌战略,也取得不少战果。
他在军事上善于避实击虚,出奇制胜,以远程奔袭、诱敌 入伏 、声东击西、围城打援等战法,在行军战过程中曾经连下多州,一往向前,最终的胜利也证明了他带兵作战能力是一流的。
李自成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 甘肃武都 )、陇州(今 陕西陇县 )、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 侯良柱 。
这个简短的介绍,足以说明其骁勇善战,有军事才能和取胜才华,最终确实也攻克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
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很具力量和战斗力,是明末封建社会时代,农民反封建压迫,反帝制腐朽的重要力量。
当时农民在渴望翻身做地主的思想驱使下,配合他田地均分的口号,行军打仗力量无穷,取得战果无数,但他在巩固胜利果实方面确有欠缺。
上述种种只能说明李自成确实不仅是一个能打仗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打胜仗的人;但他的其他举措无疑暴露出他不善治国理政的缺点。
特别不懂法治,不善于用法律制度来经营国家,导致王朝早早夭折。
李自成打而不理,没有扎实的根据地是不善法治的体现
他提出的“均田免赋”在战争初期确实顺应了民心,快速壮大了部队;从而所到之处无不开门迎闯王。最终也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大明帝都,将强大的明朝推翻,建立了大顺国。
但经过18年的起义战争,好不容易争得一片天地,大顺王朝却只生存了42天,就吃了一个满月酒时间,就和外面美好的世界说拜拜。
究其原因,没有扎实根据地是败亡的重要原因,上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且治国理政的根基就是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这些都需要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体系来推动和完成。
他攻下一城,掠夺一番,虽然快速积累了财富,但却不重视经营,不懂得管理和维护,不制定律法来稳固胜利果实,根基不稳。
如果在当时,李自成能在边打边理的治理模式下,我想大顺即使要灭亡,也不会来得如此之快。
每攻下一个城池,那都是自己的国土,是自己休养生息的庇护所,是自己向前攻战的后备仓。一是要爱惜它,用心经营它;二是要懂它,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开展治理,才能稳定并繁荣起来。
这样的城池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城池,可以做到数上有名,账上有钱,战时有力。这样将胜利的果实经营起来,发展起来,形成根基扎实的根据地,后方民心才稳,前方人心才稳。
但这些恰恰是李自成没有做的事情,他并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可以让他迂回成长度过危机。
从古至今,名传千古的开国皇帝都有一套自己的治理体系,虽各有特色,但不变的是用法治的理念,用规范的制度体系,用看似公平的律法去管理国民,才能做到良好的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李自成多处屠城,放纵士兵烧杀抢掠是不懂法治的目光短浅
打下一城,一进城门就烧杀抢掠,甚至有屠城的行为,随意践踏生命,关键是里面绝大多数是普通民众,他们并没有参与战争,也是被压迫的对象,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孤苦大众知道送走了一个豺狼,迎来了一个虎躯。
只有一个目光短浅的将领才会放任手下去践踏法治。毕竟胜利是一时的,治理是一世之时,唯有法治的公平能带来稳定和繁荣。
若将一时之胜利欢乐建立在一世之治理之上,会纵容犯罪,更会让刚打下的城池人心涣散。
最好的做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理清情形,对有罪的人处罚,对无罪的人保护,民心才会安定下来,才知道该如何做可以保命,该如何努力可以适应新帝的管理。
只有颁布法令,制定规则,让大家共同遵守,包手下的众功劳将领,包括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模范引领,这样才可以让城池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才能成为继续战争的后院动力。
李自成在刚开始进入北京城时,提出的不扰民政策深得人心,顺利进入北京城,也得到了老百姓及明朝旧官员的拥护。
然而,没过多久,火烧明皇陵,秋后算明官之账,其实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财富的二次掠夺。这样必然引起明朝旧臣的反对和民众愤怒,就是灭亡的新开始。
如果他当时懂得安抚后的及时治理,尽快将自己说的话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宣传开,及时制定秩序维持的律法,及时成立执法部门对不守法,乱法乱民众的将领予以处罚,或许结局不会如此。
远离群众鱼离水,而群众要求并不高,只要感受得到安全,感受得到公平对待,不会被忽然秋后算账,那样便可安心为他生产劳动。
说李自成不懂民心,其实他战争时一直喊的口号,确实是顺应民心,大得人心的,所以才能快速成长起来。
他不懂的是法治的思维,用钱收买,用财富奖励来的战力是不持久的,唯有稳定的制度秩序才能带来正确的前进的方向,才能保障大家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依法而行,守法而固,奉法而为。
法律,治国之重器;善法者,会用法管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任何一个朝代,在治理国家上必不可少的是律法,在他之前法治管理国家,已经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方式,而非理治。
李自成不仅没有将这个重器用起来,也没有尽快颁布一些基本的法律来维持秩序,反而纵容手下的违法犯罪行为。
他不但没有实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方式,而且用人不当,导致良臣被错杀,也不能用制度来发掘各种人才。
其实军人和民众一样对公平和正义有自己的朴素追求,如果处事不公,制度不稳,何来的军心稳定,必然造成军心涣散。
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城后,错杀了十分有才能的李岩。而且当时他手下并没有懂治国理政的文官人才,治国靠的是文人,武将打江山可,治国却粗枝大叶,许多会凭喜好来,这样何谈稳定的法治秩序,便没有规范运行的国家体系。
所以,李自成没有拾起治国之重器--法律是其错之一,纵法而行,任权势违法乱来是其错之二,这是灭亡的前奏,可惜他没有及时警醒。
可能有人会说,你不能要求一个农民什么都懂。其实,农民只是他出道时的身份,在18年的行军打仗过程中,积累和学习的知识,对人心,对人性的把握早已学习很多。
在成立大顺国前,我想他有一番自己的构思和规划,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在法治的道路上多做思考,而且之前的王朝灭亡多与秩序和矛盾的冲突不可调和有关。
他不是不知法治之重要,而是不想不做。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首选,是一个皇朝稳固江山的重器,是一个皇帝可以快速树立权威的最有效方式,可却悄悄被他放弃了,所以王朝夭折也在情理之中。
李自成不善法治之“免徭役”
“免徭役”的政策在打江山夺地是能顺应人心,及快的获得壮大。
但打下城池,但在建国稳政时并不适用,一个国家的根本运行基础是良好的经济制度。
虽然李自成在建国初期财富很多,但大多都是掠夺而来,总有花完的一天。只有一个规范的财税体系,才能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源源不断动力。
一个国家的财税制度的规范是法治运行保障。后期的“免徭役”制度无疑是失败的。
明末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的财税制度只能初步稳固人心,需要及时出台一系列更加适合当时经济形势的法律,来鼓励经济发展,时机成熟应该废除“免徭役”制度,毕竟国家的根基是以此为税收。
当然,君王有君王的考虑,但从现在回看,李自成的治理制度和治理思维确实配不上一个皇帝应有的水平。
皇帝不一定要事事皆知,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在治理国家时的思维和模式一定要顺应国家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情形。
没有完全选择和遵循法治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国家的运行秩序必然混乱,国度不稳,内忧严重,何以御外敌呢?
结语
法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在古时候,法治也是经济之保障线,而经济又是上层建筑的支撑点,李自成刚好没有找好法治这个点。
李闯王如其名号,闯得一片天下,最终称了王。但大顺并没如其国号,大大的强大,并顺顺利利的成长。
大顺之大大不顺就是,没有顺应时代的需求,选择法治的道路来治理国家,没有用法治的思维来顺应民心,没有用法治的方式来顺应发展需求。
当然,大顺灭亡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从法治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