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蜀漆
别名:鸡尿草、鸭尿草、七叶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晒干。
药用部位:嫩枝叶
产地: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福建、广西、甘肃、西藏、台湾等
科:虎耳草科
原植物:常山
蜀漆药材性状:嫩枝圆柱,细弱,有纵皱纹。叶皱缩破碎,褐绿色或黄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长5-17cm,宽1-6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或光滑无毛,叶柄长1-2cm。多嗅有特殊闷气,味微苦。
蜀漆药性:
【本经下品 蜀漆 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坚症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阳胆经。荡浊瘀而治痎疟,扫腐败而疗惊狂。
蜀漆苦寒疏利,扫秽行瘀,破坚化积,清涤痰涎,涌吐垢浊,是以善医痎疟惊狂之病。洗去腥用。
【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生川谷。又名常山。
【产地】产我国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江浙亦有之,生于山野阴湿之处,为落叶小灌木,根名为常山,苗即为蜀漆。
【性味】味苦辛,性寒,有毒。
【主治】蜀漆为驱痰截疟要药,主祛老痰积饮,治新久诸疟,能引痰上行使吐,下行使下,逐水消肿,杀虫,疗蛊。(春夏用蜀漆,秋冬用常山)
【别录】疗鬼蛊往来,水胀,洒洒恶寒,鼠瘘
【甄权】治诸疟,吐痰涎,治项下瘤瘘。
【容川】为治疟要药,痰疟是积湿而成的,常山苗能透达以吐之。
【药征】主治胸腹及脐下动剧者,故兼治惊狂火逆疟疾。
【用量】普通八分至三钱。
【禁忌】凡真气虚者忌,忌葱菜及菘茗,得甘草吐疟痰,酒炒用良。
【性味】 味苦;辛;性温;有毒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除痰;截疟。主症瘕积聚,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未。
【注意】
1.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括楼为之使。恶贯众。
3.《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畏豪吾。
4.《四声本草》:桔梗为之使。
5.《得配本草》:胃虚,老幼虚弱,二者忌用。忌葱者。
【各家论述】
1.《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涵坚痞结,积聚邪气 。
2.《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
3.《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痊,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
4.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附方】
①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②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纲目》千金汤)"